“今有青州陈氏,不尊圣命,欲裂土称王,吾等奉当今天子之命......”
韩继身披玄黑重甲,长刀拄地,霸气不凡地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整齐排列的士兵。
小白虎也是威风凛凛的站在韩继身侧。
说话的同时,韩安娘来了!
她一改往日的朴素,此次穿着盛装,身披价值不菲的绒帽披风,头戴金步摇,中间最显眼位置,赫然是当初韩继送她的那支枣木珍珠发簪。
带着几个丫鬟和数十妇人抬着酒坛和酒碗,冒着寒风来到了校场。
四个丫鬟带着一群妇人,开始给士卒倒壮行酒,同时交给了每个士兵一个拇指大小的锦囊。
这是韩安娘这段时间带着这群妇人连夜缝制的,里面有她为虎贲营士卒改好的名字,且记录了士兵的基本信息。
点将台下,旌旗飘扬。
士兵们在寒风中肃立,口鼻中不时喷出阵阵白气。
面无表情,目视前方,伸手接过妇人们依次递过来的酒碗。
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且枕戈待旦。
“尔等皆是大好儿郎,今日随某出征......也是尔等建功立业之大好时机,功名马上取......”
“杀!杀!杀!”
韩继话语一毕,高台下的士兵们立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回荡在校场之上。
“此去千里,郎君还请饮下这杯壮行酒,奴家...待郎君平安归来。”
点将台上,韩安娘不知何时从一旁走了上来,递给韩继一碗清冽的酒水。
声音虽柔却果决,话语中带着浓浓的不舍,只是她隐藏的很好。
韩继双手接过,又伸手重重握了握她的小手,再次转身望向台下。
面上带着猛鬼面具,看不出表情,只露出一双虎目,端着酒冷声道:
“愿吾等沙场建功,均平安归来,饮甚!”
他仰头一饮而尽,酒的热辣顺着喉咙一路烧到心底,随即将陶碗重重摔在地上。
“饮甚!”
啪~
台下众士兵起身高呼,声震云霄,同样将碗中酒饮尽,酒碗清脆的碎裂声也跟着响起。
韩安娘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但她依旧坚强地站立在一旁,默默支持着她的继哥儿。
韩继挥刀指天,宣布道:“出发!”
整个校场顿时沸腾起来。
士兵们在各自的队正和伙长带领下,整理武器甲胄,分配各自的战马。
一时间,校场上尘土飞扬,战马嘶鸣不止。
在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时,韩继转身望向了韩安娘。
一旁的韩安娘也迎上了韩继的目光,或者说,她的目光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韩继。
“妾身......和腹中的孩儿,等候郎君归来,郎君在外,自当一切保重!”
韩安娘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
她知道韩继是个有主见之人,所以她自始至终都没阻止过韩继什么。
只是不停的叮嘱韩继,一定要小心,提醒韩继,不要忘了她们母子两人还在家中等候他......
“安娘放心,我...去去就回......”
戴着覆甲眠手套的大手,抚了抚那俊俏的脸庞,语气平静,清澈的眼眸中看着韩安娘的杏眸。
听到韩继那一如以往的自信语气,韩安娘不安的心,也渐渐平定下来,重重的点点头。
韩继拉着韩安娘的小手,走下了高台,对一旁的一位老妪拱拱手,沉声道:“拜托了!”
鹤发童颜,拄着拐杖的谢家老妪那慈祥的面上泛起一丝笑意,欠了欠身子道:
“大当家自可放心,族长有令,老身......自当尽心尽力!”
韩继点点头,便翻身上了乌骓马,在马俊、赵成、李玄三个亲卫的簇拥下,往村口行去。
虎贲营上下足有六百人,全部一人双马,且还带了五十个有朝廷徭役经验的村民,驾驶着五十辆马车的物资。
主要为战马粮草,以及行军帐篷、十日的干粮、和一些备用的武器和甲胄。
其中,光是战马所需的粮草,便占用了足足三十辆马车,但也仅是千余匹战马十余日之需要。
上千的村民们今日均没有上工,都在校场远处为自家儿郎送行。
人群中不时传来大声的叮嘱声:
“狗儿,注意安全,一定要听从大当家号令行事!”
“二郎,保重安全呐!一定要听将军的话,家里有你大哥在,不必担心......”
“......”
大当家和将军皆是村民们对韩继的称呼,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不时有人微微扭头望向人群中,挥一下手,回应自己爹娘的叮嘱。
密集沉重的马蹄声,响彻在小河村中,很快便出了村口。
队伍一字排开,来到官道一路往南边而行。
韩正率领一队的重甲骑兵垫后,魏大成率领二队随同韩继打头阵,接着便是谢宣的三队,马六的四队......
而六队的队正是石海,和他搭档的是张河,两人都是边军老兵。
六队的整体实力和士兵们的个人实力,在如今的虎贲营都不算出众,甚至只能算是垫底的存在,就连他们队正石海,不过二品淬体境中期。
因为六队并不是训练战阵之法,主要方向是斥候,也就是夜不收,以侦查为主。
以如今韩继三品养气境五层的实力,可感知范围也只有方圆三里多,一般情况下够用,但是放在战场上还是不够看。
所以二人带领的夜不收斥候队伍,主要是侦查队伍周边三里外的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敌人,并在傍晚时提前挑选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
“将军,前面便是永安县城了,是否...要避开?”
身后的谢宣打马上前问道,他也是穿着新式的玄黑重铠,但身下的战马没有覆甲。
不仅是谢宣,其余队正以及伙长也都是穿玄黑重铠。
但是只有韩正率领的一队百人及韩继的三个亲卫才是着重铠,且人马具着甲。
魏大成的二队和谢宣的三队,都是穿暗红色的大周制样铠甲,而且马匹没有着甲。
四队和五队也没有着甲,但六队作为斥候为主的百人队,有三分之一的人穿着了半身甲。
倒是武器都差不多,均以三米多的马槊为主,配以少量的双手斩马刀,长度在两米五左右。
副武器为环首刀和弓箭,配二十支箭矢,以及马背上两排共十二支投掷短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