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继拿下汝阳已有半月之久,永庆帝也是和朝中朱紫之人明争暗斗了半月。
开始所争执者不外乎茺州州牧之职,难得上朝的永庆帝一连开了三日朝会。
但依旧无果。
后被永庆帝直接搁置,转而便议起如何对韩继的封赏。
朝中众人皆知这横行于茺州的韩司马,便是数百年前的兵家韩氏后人。
明眼人一看便知,永庆帝是准备重用那厮,就连那厮在茺州的胡作非为,永庆帝和朝中众人都视作不见。
挡不住的,韩继的崛起是任何人都挡不住的。
就是因为有韩继这个变数,朝中这些贵人不得已之下,放弃了在青州陈氏身上的谋划,直接打起草原的主意。
一是暗中鼓动草原蛮族南下,糜烂幽州。
二是借机看能否逼迫被朝廷征召的两路大军能否回防,间接拯救青州陈氏之围。
到时候韩继一家之军,便会陷入孤掌难鸣之境。
可谓是一石二鸟之策。
所以永庆帝力排众议,给韩继的四品振威将军改封为三品平东将军,并加封青州巡抚使、兵司马!
同时遥领散骑常侍、翰林阁学士、御史大夫。
前面的三个官职倒是实职,但也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好处。
从四品的杂号将军改成三品,没给一点点的实惠,后面的青州巡抚使和兵司马现在也还在叛贼手中。
完全是慷他人之慨。
后面三个虚职也没什么用,不过多了一项直达天听的上奏之权罢了。
简单来说,就是看起来高大上,实则没啥实际用处的东西。
军资、粮草和武器甲胄等,依旧是一概没有。
这也是朝臣顺利通过给韩继加封的原因。
封赏赐的圣旨经过南宫政事堂加印后,便由传旨的黄门从皇城承天门而出,向北方而去。
这次李昭没去,临近年关他有太多的事要忙。
只是李昭没想到的是,传旨的黄门天使一出神都,就被人拦下。
或者说不是拦下,而是‘偶遇’!
黄门眉头直皱,可看见拦住自己一行人的也是寺人打扮时,便是一愣。
“不知是哪位殿下当面!”
话音一落,对面马车内传出一道温和的声音。
“姬六无意冒犯天使,只是一时情急,还望中官不要怪罪!”
声音依旧温润如玉,令人如沐春风,话语中表达出明显的歉意。
他不称孤道寡,而是以姬六自称。
黄门神色也跟着温和了许多。
传闻这位六皇子性情温和,从不参与纷争。
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虽说擅自拦截天使乃是大罪,但毕竟是皇子,他也不好说什么。
难道真的将之告到宗人府去?
黄门淡淡道:“奴见过六皇子,六皇子当面,不知有何指教!”
“奴使节在身,无法全礼,望殿下恕罪!”
使节在身,身俱天意,就算对方是皇子,他态度也是不亢不卑!
姬六连道不敢。
黄门显然也是个急性子,开门见山道“不知六殿下拦住使节行冕有何事?”
言下之意就是若没什么事,我就不奉陪了,免得误了时辰。
黄门是个官职,看起来很低微,但在内廷之中其实地位并不低。
仅在中常侍和几个掌印太监之下。
不说现在使节在身,就算是平时,他对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子,也不需太过在意。
对面车厢内明显沉默了一瞬。
“确实有一事想麻烦中官!”
“敢问中官可是去茺州汝阳传旨?”
黄门对六皇子知晓这个消息丝毫不感觉惊讶,直接应道:“不错!”
“姬六平日深居简出,也攒下些许薄财,想清中官交给那韩司马,算是姬六对前线将士们出了一份力!”
说着车厢内飞出一只储物手镯。
黄门随手摄过。
神都中没有秘密,这些时日朝中对远在茺州的那个韩司马的封赏讨论了数日。
但却没丝毫提及钱财资粮之事。
如今这六皇子竟打算出手资助,让他倒是觉得稀奇,一脸的古怪。
在朝皇子和在外领兵将领结识可是大忌,他不相信这个六皇子不懂。
“反贼猖獗,孤心忧之,却只能在这神都内徒奈何......”
“一点财货,算是聊表心意......”
顿了顿,马车之内的人继续道:“为了不必要的误会,还请中官勿要声张此事......”
在京皇子私下结识在外统兵将领乃是大事,小黄门犹豫了。
“中官大可放心,只是送上些许财货罢了,你大可对那韩司马隐瞒孤的身份,只说是父皇的赏赐便是!”
听得此话黄门依旧面带犹豫,先是仔细检查了一番这个容量惊人的储物镯。
见里面只是大量的钱财,细细一感应怕是不下百万贯。
另外还有诸多各类法宝、和天地灵财。
普普通通,没什么不对劲的。
“殿下忧国忧民,东西奴一定帮殿下带到!”
“多谢中官...”
车厢内的儒雅声音再次传来,语气明显一喜。
随后,使节车队再次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