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飞虎纵身一跃,稳稳地落在了神牛背上,这神牛可不一般,它力大无穷,速度惊人,两头皆可迎着日光疾驰一日,能行八百里路。
黄飞虎松开缰绳,任由神牛狂奔而去,没过多久,便瞧见前方,有两个人影正晃晃悠悠地走着。
黄千岁定睛一看,认出正是方弼和方相两兄弟,当下高声大喊:“方弼、方相,你们慢些走!”
听到呼喊声,方弼回过头来,见到来人竟是武成王黄飞虎,心中不禁一喜。
毕竟他们已经多年未见,于是赶忙在道路一旁屈膝跪地,恭恭敬敬地问道:“不知武成王此番要前往何处?”
黄飞虎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好啊你们两个家伙!为何竟敢抢夺散宜生的定风珠?”
方弼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连忙解释道:“千岁有所不知,我们只是向他讨要一些过渡的钱财罢了,绝非有意抢夺他的宝物啊!”
说着,方相赶紧将手中的定风珠双手奉上给黄飞虎。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黄飞虎伸出手去准备稳稳接住那珍贵无比的定风珠之时,突然间,一声清脆的喝令声如晴天霹雳般炸响:“着!”
众人还来不及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何事,只见原本稳稳握在方相手中的定风珠竟然如同被一阵无形的狂风卷走一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尤其是黄飞虎,他瞪大了双眼。
满脸惊愕地吼道:“到底是何方神圣竟敢在此撒野?快快现身!”
然而,任凭他如何呼喊,四周却是一片死寂,没有丝毫回应传来。
此时的环境异常安静,甚至连一丝风吹草动的声音都听不到,仿佛整个世界都凝固了一般。
黄飞虎眉头紧皱,警惕地环顾着四周,但无论怎样努力观察,都无法发现任何异样之处。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深知此事定然非同小可。
一旁的方相兄弟二人也是面面相觑,满脸惊慌失措。
他们急忙凑到黄飞虎身旁,焦急地问道:“黄千岁,这可如何是好啊?定风珠就这样不翼而飞了,我们该怎么办才好呢?”
面对两人的询问,黄飞虎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此刻的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等会儿回到营地之后,真不知该怎样向散宜生等人交代这件事情。
光是想想就让他感到头痛欲裂,心中烦闷不堪。
随即他,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又接着对方相二人问道:“那你们二人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哪里呢?”
方弼叹了口气,回答道:“自从当年与大王分别之后,我兄弟二人就在盘河一带讨生活,日子过得实在是苦不堪言呐!”
黄飞虎听闻此言,略作沉思,然后说道:“如今我已然舍弃了成汤王朝,归顺了周国。
那周武王当真是一代圣主明君,其仁德堪比上古时期的尧舜二帝。
现今,周国已然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二的领土。
近日又听闻太师在西岐征战讨伐,却是屡战屡败,难以取胜。
你们既然尚无归属之处,倒不如跟随我一同归顺武王陛下吧!
这样一来,在御前效力也定然不会亏待了你们,少不了一个封侯拜相的爵位。
否则,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你兄弟二人这身通天彻地的本领吗?”
方弼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当即叩头谢恩道:“多谢大王的提携之恩!若能得大王引荐,实乃我兄弟二人的再生之福啊!我们自然愿意追随大王,归顺武王!”
黄飞虎满意地点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快快随我来吧!”
话说那二人紧紧跟随在武成王身后,胯下坐骑如疾风般飞驰而来,转瞬间便抵达了目的地。
只见宜生、晁田见到方家兄弟竟然也跟随着一同前来,直吓得他们二人魂飞天外、魄散九霄,浑身颤抖不已。
紧接着,武成王翻身下马,面色凝重地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
然后他又接着说道:“定风珠原本好好地在我们手中,谁曾想半路上竟有人施展通天彻地之能,隔着老远就将其凭空收走了!我等一路追查,但终究还是追赶不及啊!”
散宜生听完这番话,刹那间面如死灰,心中万念俱灰,只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一般。
他绝望地想着,自己此番任务失败,还有何颜面回去面对丞相以及诸位大仙?
一念及此,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就要自刎当场以谢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旁的晁田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死死地拦住了散宜生。
散宜生此时已然情绪崩溃,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痛苦与恐惧,当即放声大哭起来,那哭声犹如野狼哀嚎一般凄惨悲凉。
“今日借珠怎会遭遇如此多舛的波折!待我等回去之后,又该如何向丞相和那些大仙们交代啊!”
散宜生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声嘶力竭地呼喊着。
晁田听了这话,也是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一时间,他亦是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安慰散宜生才好。
正在众人陷入一片哀伤之时,黄飞虎走上前来,轻声劝慰道:“二位莫要太过悲伤,此事尚有转机。
不如你们二人先行返回,我则带着方弼、方相继续追查定风珠的下落。”
于是乎,宜生和晁田听从了黄飞虎的建议,两人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赶回了西岐篷帐。
到得此处,早已等候多时的子牙连忙迎上前来,急切地问道:“取定风珠一事进展如何?”
宜生不敢隐瞒,赶忙将渡过黄河时遭遇劫难以及后来遇见黄飞虎所发生的种种情况详细讲述了一番。
子牙闻听此言,不由得怒发冲冠,瞪大双眼高声怒斥道:“究竟是何方贼子,竟敢如此胆大包天,盗窃我等费尽心力借来的定风珠!若让老夫知晓此人身份,定叫他碎尸万段!”
正当众人皆气愤填膺之时,一旁的灵宝大法师忽然长叹一声,面露难色地说道:“哎呀呀,这下可让贫道如何向我的好友渡厄真人交代啊!”
众人一听这话,心中不由得一阵难受,眼看着就要找到破阵之法了,却没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到了如此地步!
就在这时,只听见那广成子缓缓开口道:“那明日又该如何去破这风吼阵呢?”
他的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在了燃灯道人身上。
燃灯道人见到众人投来的殷切目光,心知自己无法再推脱下去,只得硬着头皮言道:“诸位莫急,明日之事,自然会有分晓。”
说完这句话后,他便闭口不言,不再理会众人。
然而,在场之人哪里肯罢休,纷纷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测起明日可能出现的情况。
与此同时,姜子牙正在营帐之内与众人紧张地商讨着明日破阵之法。
他们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试图找出一个万无一失的策略。
再说那商营这边,此刻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一幕。
只见远处天边突然划过一道耀眼的火光,如流星般迅速朝这边飞来。
没过多久,这道火光便来到了闻仲的营帐之外,紧接着轰然落地,溅起一片尘土。
待到尘埃落定之后,一个身影渐渐显现出来,此人正是那火祝子。
只见火祝子大步流星地走进了营帐之中,里面原本焦急等待的众人一见到他归来,顿时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之色,一个个满怀期待地紧盯着火祝子。
尤其是那闻太师,更是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急切地问道:“师侄啊,此次行动究竟如何了?”
火祝子先是向着闻仲深施一礼,然后抱拳高声答道:“师叔放心,师侄我幸不辱命,已经成功将那定风珠抢夺回来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欢呼雀跃起来,特别是董天君,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随后,火祝子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那颗定风珠,慢慢地摊开手掌,将其展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这颗珠子通体圆润,散发出迷人的珠光宝气,宛如一件稀世罕见的仙家宝贝一般,令人啧啧称奇。
随即,一场盛大的欢庆结束之后,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议起明日阐教弟子如何破解风吼阵的应对策略。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日清晨。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亮了大地。
姜子牙和燃灯道人率领着一众阐教弟子,整齐地点起兵马,浩浩荡荡地一同出阵。
只见前方不远处,闻太师威风凛凛地骑着墨麒麟,其身后紧跟着诸位天君。
他们气势汹汹地抵达阵前,与阐教众人对峙起来。
闻仲等众人见到阐教弟子前来破阵,遂有董天君骑着神鹿而出,来到阵前大声喊道:“你们这些阐教之人,今日究竟派谁来破我的风吼大阵?”
阐教众人心头一紧,纷纷看向彼此。
就在此时,只见燃灯道人环顾四周,发现左右竟无一人适合率先进入那凶险无比的风吼阵。
正当燃灯道人为难之际,忽然瞧见黄飞虎带着方相、方弼二兄弟快步走来。
他们来到姜子牙面前,拱手行礼,并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
姜子牙听完后微微颔首,表示理解和认可。
这时,燃灯道人走上前来,向姜子牙询问这三人的身份来历。
姜子牙微笑着回答道:“这位乃是黄飞虎将军所收服的二位猛将,名叫方相、方弼两兄弟。”
燃灯道人听后若有所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天数已定,万物皆难逃命运的安排啊!既然如此……”
说着,他转头看向姜子牙,接着说道:“就让方弼前往那风吼阵上一试吧。”
姜子牙听闻此言,略微思索一番后,果断地下达命令,安排方弼上阵迎敌。
可怜那方弼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罢了,他又如何能够承受得了这风吼阵中的恐怖威力?
只见阵内风火交加,熊熊烈焰伴随着狂风呼啸肆虐,无数利刃如雨点般攒射而下!
刹那间,方弼的四肢便被这些凌厉的攻击绞碎成了粉末,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董天君见状,顿时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响彻云霄,充满了嘲讽和轻蔑。而阐教众人目睹如此惨烈的一幕,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无尽的悲痛之情。
尤其是方相,眼见自己的兄弟就这样惨死在眼前,悲愤欲绝,痛哭流涕,不顾一切地想要冲上前去与董天君拼命,以报杀兄之仇。
然而,他却被身旁的同伴们死死拦住,无法前进分毫。
就在这时,燃灯道人心知不能再坐视不管,于是再次下令让慈航道人前去破除这凶险无比的“风吼阵”。
慈航道人欣然领受法旨,随即高声唱起一首道歌:“自隐玄都不记春,几回苍海变成尘。玉京金阙朝元始,紫府丹霄悟妙真。喜集化成千岁鹤,闲来高卧万年身,吾今已得长生术,未肯轻传与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