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面对这妖物毫无办法,只能命令众门人借助三昧真火来烧它。就在这时,哪吒、金吒和韦护三人一同施展三昧真火,熊熊烈焰瞬间将那妖物包围。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马善竟然在火光中大笑起来,然后借着火光一同消失得无影无踪。
杨戬在火光中看到马善逃走,心中十分不悦,而子牙也感到非常懊恼。众人无奈之下,只得各自返回府中。
且说马善逃回营中,见到殷郊后,将自己被擒、如何被斩以及如何借火光逃脱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殷郊听完,大喜过望。
而在子牙的府中,他正坐在那里沉思。突然,杨戬走上殿来,向子牙禀报说:“弟子想去九仙山探听一下虚实,看看那边的情况如何。另外,弟子还打算前往终南山,拜见云中子师叔,借他的照妖鉴来看看马善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样才能找到对付它的方法。”
子牙听后,觉得杨戬的想法很有道理,便点头应允。于是,杨戬立刻离开西岐,借助土遁之术,如闪电般迅速地朝着九仙山飞去。没过多久,他就抵达了九仙山的桃园洞。
杨戬进入洞中,见到广成子后,赶忙行礼,口中尊称:“师叔!”广成子微笑着问道:“前日我让殷郊下山到西岐,与子牙一同伐纣,他的三首六臂可还厉害?等拜将之日到来,再让他回来。”
杨戬回答道:“如今殷郊不但没有去讨伐朝歌,反而起兵攻打西岐,还用师叔您的番天印打伤了哪吒等人,他在那里横行霸道,十分残暴。弟子此次奉子牙之命,特来探听一下实际情况。”
广成子听闻此言,不禁失声惊叫:“这畜生竟敢违背师言,必定会遭遇意想不到的灾祸!我将洞内的珍宝全部交予他,谁能料到今日会发生如此变故!”他转头对杨戬说道:“杨戬,你暂且先回去,我随后便到。”
杨戬领了命令,跟广成子打了个招呼,就像屁股着了火一样,“哒哒哒”地直奔终南山。没过多久,他就到了终南山。进了洞府,杨戬瞅见云中子,一个箭步冲上去,行了个礼,嘴里喊着:“师叔,西岐来了个叫马善的家伙,这人可怪了,怎么砍都砍不死,水火也拿他没办法。也不知道是啥东西在捣乱,我专门来跟师叔借您的照妖鉴用用。等我把这妖邪除了,马上就还给您。”
云中子听完杨戬的话,啥也没说,麻溜地把照妖鉴递给了他。杨戬谢过云中子,揣着照妖鉴就出了终南山,“嗖”的一下往西岐去了。
没一会儿,杨戬就到了相府,拜见姜子牙。姜子牙问:“杨戬,你去九仙山见广成子,事儿办得咋样?”杨戬把之前的事儿一五一十跟姜子牙说了,还把借到照妖鉴的事儿也讲了。姜子牙听了,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戬就骑着马,提着刀,到营前叫阵,指名道姓要马善出来打一架。探马得了消息,撒丫子就往中军帐里跑,跟殷郊报告。殷郊一听,马上让马善出营应战。
马善接了命令,“嗖”的一下就到了军前。杨戬一看,偷偷拿出照妖鉴,对着马善一照,嘿,你猜怎么着,那马善居然是个灯头儿在里面晃悠。杨戬心里乐开了花,赶紧把照妖鉴收起来,然后催动战马,抡起大刀,就朝马善砍去。
两匹马如疾风般交错而过,刀枪相交,瞬间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两人你来我往,激战了二三十个回合,难分胜负。
杨戬毫不犹豫地拨转马头,疾驰而去。马善见状,并没有追赶杨戬回营,而是直接去见殷郊,向他禀报与杨戬交战的情况。
殷郊听后,点了点头,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兵家的要诀。你此次没有去追赶他,做得很对。”
杨戬回到营中,进入府邸后,姜子牙立刻询问道:“马善究竟是何物作怪?”
杨戬回答道:“弟子观察马善,发现他竟然是一点灯头儿,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这时,一旁的韦护插话道:“世间有三处地方各有一盏灯,分别是玄都洞八景宫的一盏灯、玉虚宫的一盏灯以及灵鹫山的一盏灯。难道就是这其中一盏灯在作怪不成?杨道兄不妨前往这三处地方查看一下,自然就能知晓其中的端倪了。”
杨戬听后,欣然同意,决定先前往玉虚宫一探究竟。他随即辞别姜子牙,驾着土遁,如飞鸟般急速离去。
杨戬此前从未到过昆仑山,如今见到这里的景致如此美妙,不由得被吸引,停下脚步,尽情欣赏起来。
杨戬一路来到麒麟崖,饱览了昆仑的壮丽景色后,却不敢擅自闯入玉虚宫内,只好站在宫外静静等候。
过了许久,终于看到白鹤童子从宫内走了出来。杨戬赶忙上前施礼,口中尊称对方为师兄弟,并询问道:“敢问师兄,老爷面前的琉璃灯是否还点着?”
白鹤童子答道:“点着呢。”
杨戬暗自思忖:“此处的灯点着,想来应该不是这里的问题。那么,还是去灵鹫山看看吧。”
主意已定,杨戬当即辞别玉虚宫,径直朝着灵鹫山的方向飞驰而去。
杨戬进入元觉洞后,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拜倒在地,口中高呼:“老师在上,弟子杨戬拜见!”
燃灯道人见状,缓缓抬头,面无表情地问道:“你来此所为何事?”
杨戬赶忙回答道:“老爷,弟子前来是因为您面前的琉璃灯熄灭了。”
燃灯道人闻言,猛地抬头,定睛一看,果然发现那盏琉璃灯已经悄然熄灭,不由得惊叫一声:“呀!这孽障竟然走了!”
杨戬随即将之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燃灯道人讲述了一遍。
燃灯道人听完,略作思考,然后对杨戬说道:“你先回去,我随后便到。”
杨戬领命,向燃灯道人辞别后,施展土遁之术,如流星般疾驰而去,径直赶回西岐。
不多时,杨戬便抵达相府,前来拜见姜子牙。他将在玉虚宫见到燃灯道人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姜子牙。
姜子牙闻听燃灯老师即将到来,心中大喜过望。正当他与杨戬交谈之际,门外忽然传来门官的禀报声:“启禀丞相,广成子道长到了。”
姜子牙赶忙起身,亲自迎出门外,将广成子接入殿前。
广成子见到姜子牙,满脸愧疚地说道:“贫道不知发生如此重大变故,实在没有料到殷郊竟然会心生反意。这都是我的过错啊!待我出去将他招来,当面问个清楚。”
说罢,广成子也不耽搁,当即出城,直奔军营而去。
到了营前,广成子高声呼喊:“传与殷郊,速速前来见我!”
探马得令,急忙飞奔入中军大帐,向殷郊禀报:“启禀千岁,营外有一道人求见,说是要与千岁答话。”
殷郊心中暗自思忖:“莫非是我师父来了?”想到此处,他连忙出营,果见广成子立于营前。
殷郊在马上欠身施礼,言道:“老师,弟子甲胄在身,不便下马叩拜,请老师恕罪。”
广成子定睛观瞧,只见殷郊身披王服,心中不禁大怒,厉喝一声:“畜生!难道你不记得山前我对你说过的话吗?你今日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
殷郊泪流满面,哭诉道:“老师啊,请您在上听弟子诉说。弟子领命下山后,又收了温良和马善,中途却遇到了申公豹。他对我说,要我保纣伐周。弟子怎敢违背师言呢?弟子深知我父残虐不仁,肆意妄为,得罪于天下,弟子绝不敢有违天命。只是我那幼弟,他又有何罪过呢?竟然将太极图用在他身上,让他不知去向!他与你有何仇怨,要遭受如此惨死?这难道是有仁心之人所为吗?这难道是以德行仁之主该说的话吗?弟子痛心疾首,老师您反而要我侍奉仇人,这到底是何居心啊!”殷郊说完,放声大哭起来。
广成子说道:“殷郊啊,你有所不知,申公豹与姜子牙有隙,他说的话是骗你的,切不可轻信啊。此事乃是你弟弟咎由自取,实乃天数。”
殷郊说道:“申公豹的话固然不可信,可我弟弟的死又说是天数,难道他是自己走进太极图中去寻此惨酷极刑的吗?老师您说得真是好笑!如今兄长尚存,弟弟却已亡故,实在是可悲可叹啊!老师,请您回去吧,待弟子杀了姜尚,报了弟弟的仇,再商议东征之事。”
广成子说道:“你可还记得你发下的誓言?”
殷郊说道:“弟子自然记得,就算因此遭受厄运,死也甘心,决不愿独自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