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玄素盘坐于地面之上,双眸微闭,灵光内敛,五心朝天,胸口起伏吐纳,气息悠长。
灵气自周围的空间之内涌来,汇聚如一,伴随着吐纳,沿任脉行进,到达第一节点——中丹田,并以此为中心发散,融入五脏,走肺经、心经等六阴经脉。
六阴经脉与五脏相对应,具备储藏精气之效。这一步是以五脏为引,接引天地五行灵气,以人体呼应天地,借天地之力,洗涤己身。
之后进一步向下,于第二节点——下丹田中汇聚,以此贯通串联任督二脉,进而由阴转阳,贯通六阳脉。
六阳脉与六腑相对应,具备着消化传送之效。这一部是以六阳脉为媒介,将接引进来的灵气进行消化提纯,调整灵气比例,对于黄玄素来讲,就是要求五行平衡,调整完全之后,多余的灵气顺着经脉,被黄玄素排出体外。
这两步完成之后,阴阳相合,以十四经为主,全身经脉贯通,灵气如潺潺溪流滋润着每一寸血肉与经脉,带来生机与活力。
但这只能日常修炼中的第一阶段,通过不断的吐纳,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气作为能量与工具。
接下来,随着法门的运行,在体内积蓄充足的灵气,仿佛受到了牵引,归纳于下丹田,灵气氤氲,包裹着那唯一的道种,
黄玄素的道种如同轮盘,此刻轮盘四环运转,一种玄妙的角度,将周围的灵气混同熔炼,形成了团团“云雾”。
这“云雾”分为五色,代表木与春的正青,代表火与夏的正赤,代表金与秋的正白,代表水与冬的正黑,以及代表土的正黄。
这五色云雾之中,又以正黄色最为特殊,其它四色位居四方,不断轮转,而独它位居中位,并且相比于其他四色云雾,唯独它具备一种凝实与颗粒感。
若按照原本《四气调神大论》的运转这些“云雾”应该全部坐镇于下丹田,如做中宫,调控八方,通过经脉控制周身灵气,模仿四季轮转。
然而黄玄素所修行的乃是自己结合三门法门共创的三丹田同修之术,而与原本法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
五行在此刻开始分化,代表土的正黄色向下沉去,如同飞沙坠落,并不断扩大,将整个下丹田覆盖了一层黄土之色。
而木火金水,春夏秋冬则化作四色云环,向上升腾,仿佛脱离大地,一直飞入中丹田。
四色轮转之间,一种难以描述的玄妙颜色展现出来,那种颜色包容一切,仿佛是吞噬万物的黑洞。然而却没有那种毁灭与衰亡之感,反而有一种超脱与高昂之意。
天地玄黄,地为黄,天为玄,那种颜色便是玄天之色,高傲,冷漠,包含一切。
天者上升,地者下沉,以此仿效天地开辟之景象!
随后,天时开始运转,于是四季就此生发,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种种来自天地四时的伟力在黄玄素体内不断上演。而在那高渺到难以触及的玄色“天空”之中,四种独特的颜色依次短暂的闪现,恍若白驹过隙,仿佛时间在此刻被加速了一般。
一瞬之间,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天空”有了如此变化,“大地”自然也不会甘于寂寞,下丹田中尘土般的棕黄色颗粒不断向中心汇聚、堆叠。
每一粒尘土虽然微不足道,但是积土成山,当无数的尘土汇聚,深厚广博的大地也就因此成型。
当大地与天空成型之后,阴阳相合,天地呼应,玄黄合一,那独属于天的广袤与深邃,那是独属于地的厚重与仁慈,开始共同汇聚,形成了贯通于天地之间的山峰。
这“山峰”上抵玄色之天,下踏正黄之地,山石如同玉质,晶润透明,映射出五色光晕,端庄威严,山峰四周又有四色云彩环绕,艳丽多姿,飘渺出尘,仿若仙境。
凭借着这一座“山峰”,下丹田与中丹田成功合并,精气二宝开始交融,无形的力量从天空与大地汇聚而来。
如同传说中天父与地母的结合,草木萌发,风雷兴起,江河雨落,矿藏深埋,地热与天光交汇,生灵开始在大地之上诞生。
原本属于炼体法门的灵魂被引动了,在黄学素发现与创建的法门联结之下,它们顺着经脉抵达了这一方“天地”。
如同自然界经历过无数次的轮回,在四季的磨砺之中,在彼此的争斗之下,杀戮,联合,侵占,以及最终的改变。
明明最初只有四个孱弱的虫豸,它们对于这片天地来说微不足道。
但是它们面对外界的压力,内部的侵碾,开始不断地发展、奋斗,突破一切阻碍,并在在穷途困境之中的升华与变通。
从河流到大海,从微弱到广大,它们必将发展,必将蓬勃,直到充满整片天地。
生命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再也无法阻挡,无论怎样争斗,生命最终都会获得胜利,并且必将胜了又胜,摘得最终的桂冠。
就如同黄玄素现在两个丹田内展现的一样,全新的物种在战斗之中演化生成:覆盖着鳞甲、长有六条腿、如同犀牛般的微型巨兽;一个头,两个身字片长有两对蜻蜓翅的长蛇……
哪怕是在源头稀少的情况下,它们也在不断的变换,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快速,更能适应战斗,更能适应环境。
在生命的争斗与天地的相融之间,一种玄妙的事物被牵扯出来,它没有具体的形体,但是却存在于万物之中,无始亦无终,它不会因为外物而改变,只会为自己而倾倒,它影响着世间万物,但却浑然不觉。
它的名字叫做道,更准确的讲是黄玄素所感受的道。
它在很久之前便已出现在其中,只是在黄玄素赋予了物质形态之后才得以显现。
在这无形之物的牵扯之下,一片无形的海洋降临了,那海洋透明且虚幻仿佛根本不存在这个世界之上,哪怕是存在这一方天地中的生灵也无法察觉。
在那透明海洋之上有一座浮岛浮岛上三座大小不一的山峰,山峰上还存有几道伤口,在最高的那一座山峰上有一座亭子,而亭子中站着一个人的身影,而那个声音赫然便是缩小无数倍的黄玄素。
原本位于上丹田的心境,在大道的牵引之下,在这一方天地之中显现出来。
上中下三个丹田本就是一体,它们三个组合在一起才是这一方天地,才是完整的内景。
作为黄玄素意志的显现,那一方微小人影,抬手一抛,明明手中空无一物,却有宏大如同雷鸣的声音响起。
咔哒,咔哒,咔哒,仿佛机械的齿轮在一旁运转,一个半透明的青铜轮盘陡然浮现在了“天空”之上,这个轮盘何其的广大,覆盖了整个天穹,囊括了整个内景。
当它出现在这一方天地之中,所有的事物也都忍不住向它看齐。一瞬间,内景天地之间大放光明,万物无存,重归寂寥,唯有一道轮盘缓缓转动。
………………………………
黄玄素睁开双眼,吐出最后一口废气,结束了短暂的修行。
他现在身处在一个两米间方的房间内,除了面前石门上贴了张告示之外,没有任何杂物位于其中。
而在告示最上方,有一行像是房间号一串的编码:。
这里是六合军营内,当黄玄素刚踏入林城的时候就被传送到了这里。
在那一瞬间,黄玄素虽然感知到了有一股波动向自己涌来,但却没办法做出任何的反抗,连修为都被封禁,直到不久之前他的修为才得以恢复。
而在面前的告示上,则写了很简单的几句话:
1.记住自己的编码。
2.一分钟后修为恢复,十分钟后,房间内安全保护失效。
3.考试期间为十五天,除去在考场内的时间之外,期间只可在住宿区域内活动。
最后还有一个笔迹极其张扬狂放的落款:王
黄玄素略一思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很明显是被王家直接传送到房间内了。
这跟他印象中的不太一样,无论是书上还是口头相传,都说王家是儒雅之妖,可这样一番作为却十分的霸道。
不过,很快黄玄素就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看到了一片海洋灵气的海洋,他的周身尽数都是极为浓郁的灵气,比外面几乎浓郁了近十倍,这样修行起来速度就要快升十倍。
而且周围的石头虽然看似普通,但黄玄素一摸上去就知道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玉石,能够让人神思安定。
在一感知,就能感知到周围有一股庞大的阵法布置,这个阵法不仅能够自主识别对象,并扩大修行者的感知范围,而且还具备促进肉体愈合,促进灵气涌动的效果,能让修行速度再翻上三番。
雅,确实是雅。
不过嘛,黄玄素再次走到门前,详细查验那三句话。那三句普通话之中暗藏杀机,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十分钟之后安全保护失效。
而且阵法为什么要扩大修行者的感知范围?
说明这里并不安全。那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是谁?当然是一同参加比赛的其他人,不过这道也不排除其他可能。
但是黄玄素不在乎,修为恢复之后就直接在原地修行,面对未知,尽可能的增长自己的力量才是保证自身安慰的第一要素。
不得不说,在这个地方修行速度要快上许多,黄玄素的修为明显地发生了进步。
当然这也归功于他所修行的法门,三丹田共同修行,精气神合一,共同进步,大大提高了黄玄素本阶段的上限,不然的话,他的修为早就到上限,不可能有任何的进步。
黄玄素侧过头向右看去,忍不住发出一声轻笑,他能感觉到有一阵明显的波动,仿佛大日初升,散发出刺眼的光芒,其中挑衅的意味不言而喻。
黄玄素本就擅长感知,阵法对他的增幅效果自然更加明显,这阵波动的起源位置与他大约隔了近四百米。
而在这方圆四百米范围内发出类似波动的并不止那一个,有七个修行者都散发出了类似挑衅的波动,而且他们散发出出气息,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相似,都具备一种锐利无匹的气势。
从这些气息可以看出,这些修行者都是剑修,如此一来热于挑战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在这种狭窄的房间之内,对于杀伤力极强的剑修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对战场所。
黄玄素开始回忆有关于剑修的知识,他对这些知识很熟悉,因为从某种条件上来讲,他也是一位剑修。
剑修的修行法门其实跟其他的修行者其实区别不大,事实上,无论体修,符修,剑修这些修行者都是同一类型。
无论是哪一种修行者,他的功法实际上可分为内外两重,内就是各种修行功法,用来修炼灵气,提升修为。
而外实际上就是各种术法,以及修行百艺,无论是武学,制符,剑法这些实际上都被归类于修行百艺之中。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只把修行百艺当做一种技术,那个时候天地间只有一种修行者,他们只会使用术法对敌,也就是最初的法修。
然而,大道无处不在,并且有一句话叫做:技进乎道。
有一天,有一位修行者从这些技术之中发现了大道的脉络,他从剑法之中窥到了大道,并根据这个大道,改编出了内功心法,于是从他开始剑道就此发扬光大,这个世界上也就有了剑修。
与之类似的,有人从武学拳脚之中看见了大道,改编出了内功心法,体修也就因此诞生;有人从炼丹之中看出了大道,也就诞生了丹修。
这实际上很正常,因为无论是走的是哪一种修行路,流传的是哪一种修行体系,只要他是【道法】一系的修行者,最归根到底修行的还是自身的大道。
而这些修行者唯一不同的,便是他们的本命物,这本命物并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而是指他们所修大道的大道衍化。
比如说在小说中最常见的修行者,他们会有一颗金丹,这颗采集精气神三宝、蕴含自身修为的金丹便是他们的大道演化。
再比如说这些剑修,这些剑修他们所修的本命物自然是剑,更准确的来讲,是那把剑上寄托着的,剑术剑意剑气剑道的聚合体,只不过对于那些尚未修行到尽头的修行者来讲,这些东西都要寄托于剑来存在,因此断剑就等于断绝本名物。
与之类似的,体修的本命物自然是他们性命所系的体魄,而蛊修所修则是他们最为重要的那一只本命蛊虫。
而在这些之中最为奇特的实际上是最为古老的法修,在他们那个时候还没有本命物这一说法。
后世的修行者对这些法门进行思考,发现这些修士也可以被称之为炼气士,因为他们所修的乃是灵气本身。
他们的本命物实际上是他们所修出来的法力,或者说是他们所修行的主要法门。
因此对于他们来讲,本命物并不是特别的重要,顶多算是一件好用的法器,只要是他们第一件淬炼成功的法器都可以是本命物。
这件本命物也一般被称之为本命法器,也就是本命所修的法寄托的器。
而黄玄素所走的就是这一条最古老的法修之路。
之所以黄玄素他也可以被认为是一名剑修,是因为无论哪一条道路走到头都是殊途同归,而对于法修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
因为无论是哪一种修行者,他们想要发挥出强大的力量,都是寄托在自身的灵气与修为之上,毕竟没有灵气,连修行本身都不存在。
所以只要一位法修懂得了剑术,懂得剑气,懂得剑意,就也可以成为一名剑修。而黄玄素就有一门【剑术】术法,乃是以神御剑修炼剑意的绝妙法门,等他学会了自然也可以自称是一名剑修。
不过,黄玄素想到这个世界和他所走的修行体系就有些皱眉。
这个明显不正常的修行体系,直接从道开始修行,不是由浅入深,反而直接开始就要种下道种,必须要先感受到大道,才能提高修为,虽然这种修行体系后期强大,但是,对天赋不佳,悟性不够,并且出生不好的普通人很不友好。
虽然看上去这个世界的修行者很多,但实际上这些修行者绝大部分都是靠时间磨上去的。
无论是在清幽的青石村中还是在之后的石城里,黄玄素所看到的绝大部分修行者年龄都在四十岁往上,并且他们的修为绝大部分也只是第一第二阶段,修行的法门也十分普通。
并不是所有的法门都可以延长寿命的,而在科技没办法发展的情况下,人生七十古来稀。更何况越往后脑袋越不灵光,能感悟到的也就越少。
过了四十岁还没有能攀升到第五境,几乎没有未来可言,当然也有可能存在一朝顿悟的绝世天才,但这种修行者又有多少?
更何况还有大道之争,这才是黄玄素一直担心的事。
若是其他的修行体系,先修力再修道,由浅入深,这样大道之争就会小上许多。毕竟对于他们来讲大道探索是结果,只要根还在,结果没了可以再结,并且哪怕走在同样一条道路之上,彼此之间也不会相互压胜,顶多像正常的修行者一样,在资源上会有些争抢,相当于一棵树上结了两颗果子。
而对于这一方世界的修行者来说,大道脉络是根脚,根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一方土地要生出两棵树木,两棵树木之间就是竞争关系,毕竟一旦一棵树占据了更多的阳光,比他矮的那一棵树就无法得到阳光成长。
而黄玄素在这一点上就十分的麻烦,他身上的因果太多了,因果越多,他就越容易牵扯到其他人的大道之争中。
哪怕他本身并不想参与进去,无形之中的因果也会导致他陷入麻烦的漩涡。
当他领悟到慧眼的用法之后,不断琢磨,反复加深,熟练掌握,最后终于完全看清了身上的因果,并且由于是自身的因果,相比于看其他人身上的要容易、清晰许多。
首先是两条呈现红色的因果,如同两条红线交缠,从肚脐那里延伸而出,这是血缘之恩,来自于他的父母。
其次是一团璀璨的桃花,有拳头大小位于心口,如梦如幻,这是他与女朋友的因果。
最主要的因果是在他的右手手臂上,这一条因果牵扯到神明,有一条玉石雕刻而成的青龙,这来源于与青龙传授之恩的因果。
并且青龙虽然有传授之恩,但是他传授的术法并不完全是他自身独创,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其他人,因此这一条因果除去青龙作为主之外,还有一些从。
青龙右前爪上还有一颗浑圆的宝珠,里面有四色光晕流转,这是来源于四季调神大论,属于黄帝的因果。
此外,青龙身旁还朵朵金色莲花以及,一团黑白两色云朵,这是属于佛门与道门的因果。
黄玄素修行了道门地煞七十二术中的剑术与识时,以及佛门的慧眼,后者虽然根据自身发出了改变,但不能否认这一部分主干的来源,甚至不知道佛门是否会认为这是异端。
他的左肩上栖息着一只黑白交加的白鹤,联想到石城那里的传说,黄玄素推测这是以前鹤家的传承与因果。
这些因果起码黄玄素还知道来源可以想办法应对与解决,最重要的是有几条不知道为什么找上自己的因果。
有一团因果位于胸口,呈现黑色的毛线团状,也有一个拳头大小,那些线条十分混乱,就像是人随手的涂鸦,理不清头和尾。
有一条位于位于眉心,呈现出点点星光的模样,仿佛一条缩小的星河。
一朵如同一轮微小的明月,时而出现微小的晃动,戴在黄玄素脑后,像是圣人背后的光环。
还有一团因果呈现黑红之色,在自己的脚后跟那个位置。
想到这里,哪怕以黄玄素的涵养与心境都忍不住骂娘,他哪来这么多因果?而且这些因果能被黄玄素选出来,就说明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断却的,每一个都难上加难。
黄玄素看着自己身上难以维系的因果,越发的想要叹气,甚至连周围的毒气都不想管了,反正那团毒气也对他来讲也没什么用。
在他修行完成之时,十分钟就已经过了,一种毒气就已经渗透过来,只不过使用这种毒气的人很谨慎,毒性并不强,哪怕修行者中招了也只会有麻痹作用,不会伤害到性命。
但这种毒气胜在易于扩散,难以发觉,哪怕是黄玄素这种善于侦察的人一时之间也没办法据此反推到那个人所在,黄玄素估计这个人使用这种毒气只是一种试探,如果这种毒气都能中招,那么中招的那个人就是对方下手的好目标。
只不过,碰巧黄玄素身上的因果对这种毒气产生了反应,而且是两团因果,一团是那个毛线团,一团则是站立在左肩上的飞鹤。
这说明对方估计与鹤家的败落有所关系,并且说不定还能住黄玄素查到胸口那一团因果的来源。
想了想,黄玄素右手翻动,从中飞出了一方轮盘,那是他的本命法器,至于本命物,自然是他的一身法力。
轮盘呈现青铜质地,分为四层,上面并没有描述什么字迹,仿佛是一个半成品,刻度都没有规划。
但是当黄玄素将灵气灌入其中之时,轮盘最外也是最大的那一层开始转动,并浮现出二十个刻痕,其中十个短刻痕十个长刻横。
这十个短刻痕加上其中的两个长刻痕代表的是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又分为四组代表四时。
而那十个长刻痕则代表十天干,十天干又可分为五组,分别代表四时以及夏末秋初。
本命物作为一个人修行的大道演化之物,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会受制于材质,但在材质允许的范围之内,会随着修行者自身对大道的理解而发生改变。
当然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本命物太差,也会对修行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以被修行者克服的,只不过要耗费一些时光。
不过黄玄素就没有这种担心了,他的本命物是由青龙所筹备的,材质上肯定无需担心,黄玄素自身对大道的理解反而是对这件本命物的桎梏。
而现在随着黄玄素的修行,这一件本命物一定的能力就已经发挥出来了,域中有四大,故罗盘有四环,天大,地大,人大,道大。
而天有天时,地有地利,人有人和,道则有道韵,黄玄素打算通过天时这一方法来寻找那个人的踪迹。
只不过四大各有各的用法,天时并不擅长指引方位,也不擅长寻找人物,调理人事,寻找起来会更加的麻烦,估计只能给他指出一个可能性,以后遇到对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