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略有不解,傅琼问道:“不知陛下的具体意思是?”
女帝解释道:“保国公声名赫赫,带领大军在明。但自来用兵需正奇并用,所以朕打算再安排一支奇兵,或有大用。”
女帝的潜台词是,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人同时道:“陛下圣明,不知何人可担此重任?”
女帝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到如此布置,可以说愈发冷静和成熟。
扫视一周,断然道:“齐振!”
沈清河微微皱眉,但并没有说话。
倒是傅琼沉吟片刻后说道:“陛下,齐振个人武道修为自不必说,但其并没有统兵征战的经验,万一……”
他的意思很明白,个人武力强,并不代表可以带兵,那根本就是两回事。
康亚也附和道:“还有一点,如果保国公统帅京营出征,齐侯爷与之配合不知是否顺畅。就怕临阵指挥不能合力,反倒容易出错。”
他们的顾虑不能说没有道理,女帝也没有驳斥,反而直接道:“你们说的有理,所以朕打算让他们兵分两路。”
“请陛下明示!”
“保国公统帅五万京营为主,以浩荡之势平推过去。同时从怀朔和雁门两地各抽调三千铁骑南下,交由齐振指挥。让他暗地进兵,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至于齐振没有军旅经验,朕相信他会给朝廷带来惊喜。”
沈清河心里一叹,看来女帝除了齐振,并没有多少可以完全信赖的人了。
尤其是那些老牌勋贵,更是如此。
孟楚的忠心毋庸置疑,但他一来年纪大了,二来已经二十年没有上过战场,就怕他重蹈王智的覆辙。
齐振作为侧路,说不定真能发挥奇效。
“陛下高瞻远瞩,此策甚妙!”
见沈清河已经同意,傅琼和康亚也不再反对。
接下来,沈清河去保国公府与孟楚面谈,傅琼和康亚则与女帝讨论大军出征所需的后勤筹备。
同时安排太监传旨齐振觐见。
齐振散朝后并没有多做停留,而是径直返回府邸。虽然他也发现了女帝情况异常,但既然没找自己,那就不要硬凑上去。
刚刚进入院子,就见陈庆和陈文两兄弟已经等在主厅门口。
尤其是陈文,一见到齐振连忙小跑过来,陪笑道:“振哥儿回来了,愚兄给你拜年啦!”
齐振拱拱手算是回礼,“表兄客气了,你没回邺城?”
“蓟都还有些俗务,过两日就回。”
齐振点点头,不再说话,绕过主厅要去后宅给陈氏拜年。
陈文一看,马上着急的看看陈庆,跟着齐振向后走,“振哥儿,愚兄还有一事要麻烦你。”
齐振心里暗笑,当他看到陈文时就知道他想干什么。
当初他因向吴凯行贿被三司会审时,齐振去了晋州。
当齐振在晋州大杀四方时,陈文的案子也有了结果。
那就是“查无实据,无中生有”。
这个结果还是李德用授意的,目的主要是想保住吴凯。
但吴凯是保住了,吏部最终还是决定让陈文因病请辞,算是给了他一个体面的教训。
陈文能平安落地,按说应该痛定思痛,耐心蛰伏,以待时机。
可他却会错了意,以为李德用一党怕了齐振。不敢明着找齐振的麻烦,只能拿自己撒气。
凭什么让自己请辞?
他当时就想去找齐振诉苦,还是陈庆劝住了他。
当时齐振忙于应对端王谋反,哪有时间处理他这点小事?
随后齐泰殉国,齐府一片哀云。陈文虽然着急,也不好多说什么。
现在新年伊始,齐振又大权在握,简在帝心,总可以帮帮自己了吧,毕竟自己算是代他受过呢!
这才一大早借着拜年的名义等着齐振。
“表兄有话直说。”
要不是看着陈氏的面子,他是真懒得搭理这小子。
陈文讪讪道:“愚兄受上次之事牵连,一直赋闲在家。现在李德用倒台,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所以愚兄就想……呵呵,就想能继续为国效力,还请振哥儿能从中帮衬一二。”
齐振面露难色,“原来是此事,不过你才请辞不久,马上就要复出,恐难服众吧?”
陈文一听大声道:“我本来就是冤枉的,是被李德用一党故意打压,否则我……”
齐振戏谑的看着他,陈文喏喏没了下文。
齐振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你他娘是冤枉的?在外边说或许有人信,在我面前还敢这么说,是你傻还是我傻?
直到看的陈文浑身发毛,齐振才淡淡道:“朝廷有朝廷的规矩,刚刚请辞马上复出属实不妥,此其一。”
“其二,我职司拱卫司,监察天下百官,不能知法犯法。现在朝廷尚有动荡,我也不便多说。依我看你还是暂时忍耐一段时间吧,回头我再看看如何处置。”
齐振虽然拒绝,但并未把话说死。
可在陈文看来,就是不愿意帮忙,还找了一大堆借口,自己真的是白白替他扛罪。
“振哥儿,我这就是小事而已,都不用请示陛下,只要跟吏部打个招呼就行。我听说,你跟郑尚书交情不浅……”
“住口!”
齐振当即喝止陈文,什么叫看破不说破?他跟郑砚之的关系是可以拿到明面上来说的吗?
这个陈文简直没有一丁点政治觉悟,还做个屁的官?
幸好辞掉了,如果还在位置上,不知道以后给他找多少麻烦呢。
“我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想来你也听懂了,我不想重复第二遍。”
陈文刚想再说,一个家丁跑来,“启禀侯爷,有宫里的太监前来传旨,命你速速进宫觐见。”
齐振不再搭理陈文转身就走,大过年的搞了一肚子气。
陈文看着齐振远去的背影,狠狠攥紧了拳头,眼里的怒火就连陈庆都看得清清楚楚。
陈庆知道,劝也白劝,说不定还会埋怨自己,只希望陈文不要做傻事。
得罪了李德用或许还能平安落地,真得罪了齐振那就不一定有好结果了。
当陈文愤愤从齐府离开时,“恰巧”被一个过路的老头看到。老头若有所思,急匆匆迈步离去。
……
齐振来到御书房时,傅琼和康亚刚刚离开,女帝将塘报交给他看了一遍。
齐振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之前的叛乱,哪怕声势再大都不要紧。现在有了韩王这块招牌就完全不同了,相当于是燕氏内部的皇位之争。
这也就给了别有用心之人一个极好的借口,如果不能迅速平定,必然会带来天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