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返回洛阳后,曹嵩在邸内大摆宴席,款待此次讨贼的众人。
宴会之上,山珍海味络绎不绝,美酒佳肴摆满长案,乐师奏起悠扬的乐曲,舞姬翩翩起舞,整个曹邸热闹非凡。
然而,曹昂却坐在席间,神情恍惚,目光游离。
他看着眼前的山珍海味,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那日村庄中的惨状——鲜血染红的雪地、村民绝望的哭喊、魏武冷酷的眼神……这一切仿佛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中。
他忽然站起身,面向曹嵩行礼道:“大父,孙儿讨贼劳累,没有胃口,恳请回屋休息。”
曹嵩闻言,不由满脸诧异,但还是点了点头,关切地说道:“也罢,孙儿辛苦了,你休息去吧。”
曹昂再次行礼,低声道:“诺。”随即转身离开了宴席。
曹嵩看着孙儿的背影,眉头微皱,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他对着荀衍招了招手,荀衍见状,连忙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道:“曹家主,有何吩咐?”
曹嵩低声问道:“荀君,我孙儿怎么了?讨贼之时可是出了什么事?”
荀衍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地说道:“公子仁义,想必是看到城外百姓疾苦,又见府内丰盛之食,心中有所感触,才会如此。
曹家主切勿怪罪,此举可见公子仁义爱民之心,日后定有大作为啊!”
曹嵩闻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原来如此,孙儿能有此心,倒也是好事。”
宴会结束后,曹嵩按照惯例赏赐了此次讨贼的众人。
每人赏赐五万钱,并且所有人都归为曹家门客。
除了魏武、赵达和卢洪兄弟三人,其他人皆被安排到传舍,每月两千钱,包吃包住。
数日后,曹昂讨伐逆贼、以少胜多的事迹在洛阳城内传得沸沸扬扬。
那些想讨好曹家的人纷纷夸赞曹昂的勇武和谋略,甚至有人将他比作古之名将。
曹昂的名字一时间成了洛阳城内的热门话题。
……
转眼已到中平二年正月。
这一日,魏武、赵达、卢洪与张和正在屋内把酒言欢。四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酒菜,气氛轻松愉快。
正说笑间,忽然见曹管家满脸担忧地走了进来。他对着三人恭敬地行礼道:“魏君、赵君、卢君,家主请三位英雄速去书房!有要事相商!”
魏武闻言,眉头微皱,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放下酒杯,起身问道:“曹管家,可知家主有何事?”
曹管家摇了摇头,低声道:“在下不知,只是家主神色凝重,似乎事情颇为紧急。”
赵达和卢洪对视一眼,随即站起身。
赵达拍了拍魏武的肩膀,笑道:“叔弟,既然家主有请,咱们就去看看吧。”
魏武点了点头,对张和说道:“你先喝着,我们去去就回。”
张和连忙起身,拱手道:“三位兄长请便,小弟在此等候。”
三人跟随曹管家来到书房,只见曹嵩正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神情凝重,一旁荀衍亦是如此。
见三人进来,曹嵩连忙起身,沉声道:“三位英雄,请坐。”
魏武等人行礼后坐下,魏武开口问道:“曹家主,不知有何要事?”
曹嵩神情严肃地说道:“凉州大乱,羌人北宫伯玉、李文侯反叛,自立为将军,攻烧州郡,凉州刺史左昌向朝廷求援。
朝廷任命朱儁为右车骑将军,让其带兵前往救援。那朱儁竟然让我孙儿为别部司马,一同出征!”
魏武闻言,不由一愣,脱口而出道:“什么?让公子去带兵?这……成何体统啊!”
赵达也连忙行礼道:“家主,这杀场之上与讨贼不同,生死难料,万万不可让公子前去啊!”
曹嵩微微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我派人往朱儁家中送了三百万钱,但……但他铁了心让我孙儿去。你们三人经历过战阵,不知沙场之上可有保命之法?”
赵达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答道:“家主,军中如果想保命,没有万全之策,生死全看主将意思。若是主将有意保全,公子或许能安然无恙;若是主将有意加害,恐怕……”
曹嵩闻言,脸色更加凝重,连连点头,随即看向管家,急切地吩咐道:“管家!你去!把家中家妓都送到朱将军府邸,求他定要照顾我儿!”
荀衍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家主切勿慌乱,这朱儁此举恐怕是想让公子为人质。你送再多钱财,也都是无底洞!”
曹嵩满面担忧,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那么……该如何是好?”
荀衍沉声道:“家主先别担忧,既然为人质,那么朱儁就不会轻易加害。他此举定然是为了防止之前长社之事再次发生,故而才提出此事。”
魏武听到“长社之事”,瞬间想起朱儁故意拖延战事,陛下让曹操去监督的事情。
他突然心中一动,历史上凉州之乱本应由皇甫嵩平定,为何此次却是朱儁领兵?
魏武连忙问道:“荀君,为何不让皇甫将军去?”
荀衍闻言,微微一愣,随即苦笑道:“魏君有所不知,皇甫将军镇压黄巾,威震天下,乃是首功!被陛下任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的租税,食邑共八千户。
如果再建军功,那么陛下该封他什么?往上就是大将军了!大将军何进又该怎么办?而朱儁却还有提升空间!所以并没有让皇甫将军带兵!”
魏武闻言,心中一震,暗想:确实,无赏可赏,那么只有杀了。
不能想太多,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保护曹昂的安全!
他忽然灵光一闪,想到曹昂被任命为别部司马,而别部司马是可以招募自己兵马的!
想到此处,魏武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启禀家主,在下以为公子出征已成定局,与其生死被别人掌控,不如带领家兵随军出征!只要公子手握兵马,这朱儁断然不敢加害公子!”
曹嵩闻言,不由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荀衍也上前一步,行礼道:“家主,当今恐怕只有这一个方法了!公子若能自带兵马,不仅可保自身安全,还能在军中树立威信,为曹家争光!”
曹嵩目光深邃地看向魏武,沉声问道:“魏君,你觉得我曹家何人能担此重任,带领曹家家兵?”
魏武毫不犹豫,拱手答道:“长公子!曹孟德!曹君曾带领我们讨伐逆贼,深知兵法,经历过战阵!定然能担此重任!”
曹嵩听到“曹孟德”三个字,神情更加严肃。
他沉默片刻,目光在魏武脸上停留良久,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他挥了挥手,语气凝重地说道:“魏君之策关乎曹家未来,容我三思。你们三人先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