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莲,你知道为什么这些人会看不惯你吗?”道士发问。
“当然是因为他们迷信嘛,他们已经成了信仰的奴隶。思想被禁锢在狭隘的认知里,因为担心脱离神佛的保护,所以不敢跳出去。”刘莲答。
“说的不错,这就是作茧自缚。成为了信仰的奴隶,可称之为信奴。”道士总结道。
随着刘莲舌战群奴,周围的人越来越多,看热闹人觉得好玩。有人拿出相机准备拍照留念。信奴们以拍照不敬为由,上前制止拍照。
“为什么你们说拍照是不敬?拿烟熏就是尊敬呢?”刘莲不怕事大,提出要命问题。
“自古以来,敬神就是烧香磕头,这不是拿烟熏,是烧香。”信奴们非常恼火,抢着回答。
“你们这个点一把香,那个点一把香。大殿里外烟雾缭绕,不是烟熏是什么?”刘莲开始进攻。
信奴们经过一番思考,又准备挑起战争:“你年纪小,什么都不懂,烧香是供养。我们要供养神佛,不然他就不能停留世间,帮我们完成心愿。”
“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原来神佛帮助人们也要收取好处的。这和当官的受贿有区别吗?”刘莲继续进攻。
“话不能乱讲,乱讲话会遭报应的。”又有一大堆好心人劝和。
“我提出我的观点就是乱说话吗?怀疑一件事情不正确,不能提出异议吗?况且你们用人的思想,想象神佛的需要,甚至认为神佛会因为一点小的事情就会惩罚人类,这不是在贬低神佛吗?”刘莲很久没和别人辩论过了,因为她总也说不过道士。这一次终于找到机会了,把道士教她的展现出来。
刘莲的思路清晰,彻底惊呆了众人。毕竟看上去最多不过十岁的小女孩,能说出这些大道理,肯定不是一般人。众人陷入了沉默。还有一个因素是大多数人认为刘莲是一个小女孩,跟一个女孩讲道理不是多此一举,斤斤计较吗!女孩跟你说什么,你应该说“是的,好的”就行了。
信奴们很快转移了矛盾,原因是几位香客带来了一个卤好的猪头和水果作为祭品,欲放在斗姆元君的香案上。这导致众多信奴的不满,认为把猪头作为祭品是大不敬。
(在道教中,斗姆元君被视为紫光夫人的化身,而紫光夫人是在龙汉年间化生九子的神仙,其中一子就是驻守西北方的猪。因此,斗姆元君的形象中可能会出现猪的元素,以表示她与猪的联系。比如她坐的车子就是由猪来拉。此外,猪在道教中象征着纯洁和自然,因此,斗姆元君骑猪也是纯洁和自然的象征。)
几位香客也是坚持己见,他们认为,给神仙供养什么都是可以的,水果、猪头,还是香火,神仙是来者不拒。
信奴们则认为猪是斗姆元君的眷属,杀之作祭品,明显是侮辱神明。
两伙人的矛盾愈演愈烈,从骂战逐渐变成了推搡。有人甚至举起了拳头,眼看新年祈福的祭祀就要被破坏。刘莲决定跳出来骂醒这两伙人。
“你们这些无知的人为什么要坚持自以为是信念?”刘莲大声急呼:“难道要因为一个猪头而引发血案吗?”
“那你认为用猪头作为祭品,是对是错?”有人不嫌事大,把矛盾抛给刘莲。
“没有对错。”刘莲并不上当。
“为什么?”人们不解。
“虽然你们拜的是一个神像,但是你们对神的认知却产生了两个神明。一个神明可以接受猪头作为祭品,另一个神明不能接受猪头作为祭品。这两个神明都是你们想象出来的,所以没有对错之分。”刘莲说。
“胡说什么?怎么说是我们想象出的神明。她是真实存在的神祗。”有人反驳道。
“你并没有见过神,你对神的认知都是前人告诉你的。如果让100个人描述神的世界和神的特点,你就会得到100种结果。这足以说明神都是基于人的想象而存在的。”刘莲总结道。
“人体如此奥妙,世界如此美丽,难道没有一个造物主吗?这个造物主就是神。这并不是基于人的想象,而是客观存在。”有人说。
“不错,我也认为造物主是真实存在的。造物主应该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道,中国人说三尺头上有神明,其实这个神明也应该就是道,人和道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了道德这种法则,从而对人起作用。
然而神大多是基于人类形象的幻想创造出来的,也有可能是外星人来地球让人类产生的精神崇拜,或是对自然、物品的盲目崇拜。”刘莲想了一下回答。
“那造人的女娲是道,还是神?”有人问。
“无所谓啦,所有生命体都是道的外显。也许女娲只是外星人,是来地球上的研究生命进化的科技人员。她将很多物种进行了改良,于是创造出了现在的人类。即使她创造了人类,现在也没有多少人类祭拜女娲呀。主要是传说中女娲补天后耗尽精力死了,所以拜她没有好处。不论神话传说的真假,人类还是有点唯利是图呀。”刘莲调侃道。
“小姑娘,你可不要乱讲话呀,你知道吗?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我家孩子去年生病,就是在斗姆元君像前拜了拜,后来就好了。神明尊贵可不是我等凡人可以随意胡说的。”一个好心的中年大叔提醒道。
然而,这话却引起了道士的关注:“李大叔,你的孩子并不是我去看好的嘛,明明给他用了针灸和艾灸,你怎么说是拜神拜好的?”道士不满的插话,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这时候众人才发现,原来大师就在边上。为什么大家一开始都忽略了呢?
“大师,对不起,我说错话。我孩子病是您看好的,但我也去拜了神,双管齐下,不算完全胡说。”大叔解释道。
“信则灵,不信则不灵。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说明人的信心对事物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正信可以导致好的结果。信心丧失,做事就半途而废了嘛。但是后来这句话也被很多邪教拿去用来骗人,有的邪教骗子自称能给人治病。但需要别人捐献家产,如果没治好就说对方信心不够,还需要多捐些,以此为借口去敛财。所以现在说信则灵,不信则不灵这句话的往往是骗子。”道士总结道。
“原来如此,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改成:正信则灵,迷信不灵。正信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必须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永久性、普遍性、必然性。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处如此,未来必将如此。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经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刘莲补充说。
“你举个具体的例子,说说什么是正信,什么是迷信。”有人问。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是正信。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这就是迷信。”刘莲答。
“说得好!”众人接受了这个观点。于是不再纠结什么祭品,继续参与到新年祈福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