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位传闻中的麒麟才子,张辽内心充满期待。自从在徐州一战中听闻典子寂的种种事迹,他便对这位神秘的谋士心生敬仰。传说中,典子寂不仅智谋过人,更有着超凡的见识,曾在多次战役中为曹操出谋划策,立下赫赫战功。张辽虽未曾亲眼见过他,但早已在心中勾勒出一位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才子形象。
曹操见张辽神情专注,便笑道:“文远似乎对子寂颇感兴趣?”张辽回过神来,恭敬答道:“丞相明鉴,末将久闻子寂先生大名,今日若能一见,实乃三生有幸。”曹操点了点头,随即下令身边的士兵:“速去请子寂过来。”“遵命!”士兵领命而去,张辽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期待。
没过多久,负责押解张辽的典默匆匆赶来。他的步伐稳健,神色从容,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紧急的召唤。当张辽看清眼前的人时,不禁大惊失色,整个人仿佛愣住了一般。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喃喃道:“你……诸葛澈丹?怎么可能是你!”
曹操见状,有些不解,眉头微皱道:“文远为何如此称呼子寂?他名叫典默,也就是典子寂。”典默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看着张辽,缓缓答道:“文远将军,徐州一别至今,物非故人依旧。”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某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张辽仍然不敢置信,他死死盯着典默,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一丝破绽。然而,典默的神情坦然自若,没有丝毫躲闪。张辽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惊讶,又有疑惑,甚至还有一丝莫名的恐惧。他低声问道:“你不是诸葛澈丹?你是真的典子寂?”
典默轻轻点头,语气平静却坚定:“将军,我的确是典子寂,诸葛澈丹之名,或许只是世人的误传。”张辽听到这里,心中更觉震撼。他回想起当年在徐州时,曾与一位名叫诸葛澈丹的谋士有过一面之缘。那人智计无双,谈吐不凡,给张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眼前的典默无论是相貌还是气质,都与记忆中的诸葛澈丹如出一辙,这让他如何能够相信?
曹操见张辽神情恍惚,便笑道:“文远,子寂乃是我帐下第一谋士,他的才华与见识,远非常人可比。你若有何疑问,不妨直言。”张辽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波澜,拱手道:“丞相,末将当年在徐州曾与一位名叫诸葛澈丹的谋士有过一面之缘,此人与子寂先生相貌极为相识,故而末将一时失态,还请丞相见谅。”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深意,笑道:“原来如此。子寂,你可知此事?”典默微微一笑,答道:“丞相,末将当年曾游历徐州,或许曾与文远将军有过一面之缘。至于诸葛澈丹之名,末将倒是未曾听闻。”他的语气从容不迫,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张辽听到这里,心中的疑惑并未完全消散,但他也明白,此时并非深究此事的最佳时机。他点了点头,勉强笑道:“或许是我记错了,子寂先生见谅。”典默温和地回应:“将军言重了,些许误会,不足挂齿。”
曹操见二人言归于好,便笑道:“既然误会已解,文远,你便与子寂多多交流。子寂的谋略与见识,定能助你更上一层楼。”张辽恭敬地点头:“末将谨遵丞相之命。”
典默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看着张辽,缓缓说道:“文远将军,若有何疑惑,不妨直言,子寂定当竭尽所能,为将军解惑。”张辽感受到他目光中的真诚,心中微微一暖,拱手道:“子寂先生客气了,末将定当虚心请教。”
随后,典默与张辽一同离开了曹操的营帐。走在军营的小道上,典默忽然开口道:“文远将军,方才之事,是否仍令你心有疑虑?”张辽微微一愣,随即苦笑道:“子寂先生果然洞察人心。末将确实对先生的真实身份有些困惑。”
典默停下脚步,目光直视着张辽,缓缓说道:“将军,世间之事,并非所有都能以常理解释。或许我与那位诸葛澈丹确有相似之处,但我的确就是典子寂,这一点,毋庸置疑。”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仿佛带着某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张辽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子寂先生所言极是,末将受教了。”典默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张辽的肩膀:“将军不必多虑,你我皆为丞相效力,日后定当同心协力,共谋大业。”
张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真诚,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子寂先生所言极是,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丞相厚望。”典默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二人继续前行,谈论着军务与谋略,气氛渐渐融洽。
然而,在张辽的心中,典默的真实身份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他暗自下定决心,日后定要查清此事。而典默则似乎早已看穿了他的心思,只是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数日后,曹操召集众将商议军务。典默站在曹操身旁,神色从容,目光深邃。张辽坐在下首,目光不时瞥向典默,心中思绪万千。曹操开口道:“近日敌军动向诡谲,子寂,你可有何良策?”
典默微微一笑,拱手道:“丞相,敌军虽动向不明,但依末将之见,他们定是在筹划一场大行动。我军当以静制动,严密防守,同时派出探子,查清敌军虚实。”曹操点头赞许:“子寂所言极是,众将以为如何?”
张辽站起身来,拱手道:“丞相,末将以为,子寂先生之策甚为妥当。不过,末将建议可派一支精兵,暗中潜伏于敌军后方,一旦敌军有所动作,便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典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笑道:“文远将军此计甚妙,可与末将之策相辅相成。”
曹操大笑道:“好!子寂与文远果然是我帐下之栋梁,此次便依你二人之计行事!”众将纷纷领命,营帐中气氛热烈。
事后,张辽与典默并肩走出营帐。典默忽然开口道:“文远将军,此次你之谋略,令子寂刮目相看。”张辽微微一笑,谦虚道:“子寂先生过奖了,末将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典默摇了摇头,语气真诚:“将军不必自谦,你的才华与胆识,定能在未来大放异彩。”
张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鼓励,心中微微一暖,郑重地点头道:“多谢子寂先生提点,末将定当不负所望。”典默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二人相视一笑,彼此间似乎多了一份默契。
然而,在张辽的心中,典默的真实身份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他暗自下定决心,日后定要查清此事。而典默则似乎早已看穿了他的心思,只是微微一笑,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