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璋派人,快马加鞭的前往巴郡给严颜传令之时。
远在巴郡的严颜,正亲率水军,在长江上对正在收降水匪的甘宁等人围追堵截。
事情的起因,是甘宁为了报仇,屠杀了安汉赵氏,烧光了安汉赵氏的祖宅。
当日没在祖宅,逃过一劫的赵氏族人,为了报仇,找到了安汉赵氏的那些门生故吏。
在付出了一系列代价之后,请得那些赵氏的门生故吏出面,请巴郡太守严颜率领水军出手,歼灭甘宁一行人。
安汉赵氏身为巴郡的世家豪族,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巴郡。
上到郡守府,下到巴郡各县衙,甚至是军中,都有他们的人。
这些人联手逼严颜出战,严颜也不能把他们统统拿下。
因为那样的话,巴郡的军政要事,便会因为无人处理,而统统停摆。
为了不给眼下危机重重的益州添乱,严颜便带着巴郡的水军,围剿甘宁。
巴郡水军的主船上,严颜望着前方若隐若现得小船,心里甚是烦躁。
从知道甘宁在巴郡枳县附近,收编一伙水贼,我便率军前来围剿。
前前后后围了他五次,都让他给逃了。
这甘宁简直是属泥鳅的,滑不溜手。
这一次,我严某人追出巴郡,追到犍为郡的地界。
若再让你给跑了,那我这老脸可就丢大发了。
这要是让犍为郡的这帮憨货知道了,还不得嘲笑死我。
不行,绝对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想到这里,严颜指着前方甘宁所在的小船下令道:
“速度快一点,把船靠过去,某要亲手把那甘宁抓了。”
前方,甘宁看着严颜的战船提速朝自己的船靠来,瞬间怒火中烧,心中暗骂:
这个老不死的,若不是为了掩护好不容易收编的水军苗子,老子能让你追的到处跑?
老子都跑到犍为了,甚至都快到犍为北侧,距离巴郡数百公里的资中了。
你他娘的还追,真当老子好欺负不成!?
若不是收编的那些人没经过正八经的训练,战力太差,老子早就回头干你了!
老子什么时候受过这般委屈!?
今天不让你个老不死的留下些什么,老子就不姓甘!
一念至此,甘宁朝着船舱中的门客大喊:
“给老子把弓箭拿来!”
随着一名门客将弓箭拿给甘宁,甘宁瞬间张弓搭箭,瞄向站在船头的严颜的右耳,同时心里想着:
看老子今天一箭要了你的狗命。
随着两艘船越靠越近,严颜渐渐清楚的看见甘宁张弓搭箭在瞄着自己,瞬间亡魂大冒。
也就在这时,甘宁松了手,一箭射向严颜的脑袋。
严颜下意识的躲了一下,这导致,那支箭从他脑袋旁边擦过,没能要了他的性命。
但是却把他的耳朵给射穿了。
甘宁见状,心里暗骂一句:
妈的,生疏了。
随后又赶忙瞄准严颜又射了一箭。
严颜忍着剧痛捂着耳朵,赶忙弯腰躲避到船体的后面。
然而这一箭,甘宁预判了严颜的反应,故意向下瞄了瞄。
这导致羽箭擦着船体,射穿了严颜的脖子。
甘宁见状,瞬间大笑了起来:
“哈哈!”
“那严颜被我射死了。”
“弟兄们,随我回身夺船。”
随着甘宁一声令下,他的门客驾驶着船只,回身朝着严颜的战船靠了过去。
就在甘宁在江上为大汉水军拿下首胜的时候,远在雒城的郑铮亲率大军开始南下成都。
坐在高头大马上,郑铮不断思索着应该要如何拿下成都。
历史上,刘备在兵围成都之后,派遣简雍为说客进城劝降刘璋,并且承诺优待刘璋,减少其对投降的顾虑,这才让刘璋最终选择投降。
至于刘璋口中说的,不愿百姓为自己受苦。
那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台阶罢了。
郑铮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可以效仿一番。
毕竟,能动嘴皮子解决的,就尽量不动刀,能少损失些,就少损失一些嘛。
而且我是个文臣,动嘴皮子把事情才是我的本职工作。
历史上他刘璋能投降,现在也应该也差不多。
只是......这说客让谁来做呢?
想到这里,郑铮先是看了看自己左边的典韦,又看了看自己右边的关羽,最后想了想作为先锋开路的张辽......
他有些后悔没把自己那两个便宜徒弟带来了。
这说客啊,还是得他自己来。
一天后,郑铮率军将成都围了起来。
随后,命人在距离成都约三百五十米的位置设下凉亭,坐在其中。
这里是这个时代弓箭能够射到的极限之外,毕竟益州没有神臂弩。
想到神臂弩,郑铮决定在谈判之前先震慑一下益州的那些人。
于是,他安排五百配置了神臂弩的弩手,让他们瞄准成都城墙上的守军。
成都城墙上,张任看着汉军的举动,心中甚是疑惑。
在他的认知里,大汉的制式军弩射程基本在120步到240步之间,射程最多可达270米。
眼下,汉军距离他们至少350米。
在350米外就放射弩箭,这跟浪费有什么区别?
然而随着郑铮大手一挥,五百弩手瞬间放箭,五百支弩箭朝着成都城头飞了过去。
接下来,越飞越近的弩箭让张任目瞪口呆。
只见,转瞬即至,瞬间便射翻数名守军。
更有一支弩箭,朝着发呆的张任飞了过去。
若非一旁的副将推了张任一把,那益州可就要在开战之前,再度损失一将。
回过神来的张任,听着受伤士兵的哀嚎声,心中满是绝望。
三百五十米外就能射到城墙上伤人,汉军什么时候有了这般神兵利器!?
虽然十石的大黄弩也能做到这个效果。
但那是给普通士兵用的么!?
眼下,汉军至少有五百普通士卒,拿着比肩十石大黄弩的弩箭,能够在攻城时,在城墙上守军打不到的地方,对着城头上的守军进行压制。
这仗......你让我怎么打?
与此同时,在城墙上见证这一幕的不只有张任,还有被一群人拥簇着的观察敌情的刘璋。
然而,他对弓箭\/弩箭射程的认知,并不像张任那样深刻,他只觉得突然放箭实在挑衅。
面对挑衅,最应该做的就是反击回去。
于是,刘璋在城墙上大喊:
“还击!还击!”
随着刘璋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守军,朝着郑铮所在的方向射箭。
只见凉亭中,郑铮丝毫不慌,缓缓的拿起酒杯,看着射来的箭雨。
随后在箭雨落地之时,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看着箭矢插在距离凉亭尚有数步距离的土地上,此刻刘璋也开始变得绝望了。
就在这时,汉军的传令兵策马来到成都城下,对着城墙大喊:
“传大汉尚书令之命令,着刘璋到城下凉亭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