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旭看着黛玉故作轻松,实则强颜欢笑的样子,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隐隐作痛。
黛玉越是如此,他越是心疼。
他多想告诉她,他从未想过纳妾,也从未想过要找别的女人,他心里,只有她一个。
他上前一步,想要再次拉住她的手,给她安慰,给她力量。
然而,手伸到一半,却又停住了。
他犹豫了,
只因他觉得,再多得表白,也没有行动来得更实际。
他若以后真能做到今日所想,那黛玉必然也能感受到,
若以后做不到,今日说再多,也犹如那镜花水月,不切实际。
因此最终,他只是轻轻地将手放在她的肩上,仿佛这样就能给她一些支撑。
“玉儿,”苏旭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无奈,
“你真的误会了。”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
“我从未想过要纳妾,更不会去找别的女人。”
黛玉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一丝探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她想要相信他,却又害怕再次受到伤害。
这世间的男子,甜言蜜语说得太多,又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呢?
“旭哥哥,”黛玉的声音颤抖着,仿佛一片即将凋零的落叶,
“你说的……可是真心话?”
她的声音很轻,很柔,却仿佛带着千斤重担,压得苏旭喘不过气来。
苏旭看着她脆弱的样子,心疼不已。
他将她轻轻拥入怀中,紧紧地抱着她,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让她感受到他的温暖,他的爱意。
“玉儿,”苏旭在她耳边低语,语气温柔而坚定,
“我保证,以后绝不会让你再受委屈。”
黛玉靠在他的胸膛,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中的坚冰似乎渐渐融化。
许久,黛玉从苏旭的怀中抬起头,用手帕擦干眼泪,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旭哥哥,我相信你。”
这四个字,说得如此轻柔,却又如此坚定。
苏旭见她终于露出了笑容,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他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宠溺地说道:
“傻丫头,以后不许再说那些傻话了。”
黛玉轻轻颔首,乌黑的发丝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像是荡漾在水中的墨莲。
忽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黛眉微蹙,抬眸看向苏旭,柔声问道:
“旭哥哥,我们先前约定三日后返回姑苏,只是如今爹爹身子抱恙,我们须得多留几日,待爹爹病情好转再行启程,你觉得如何?”
苏旭温润一笑,柔声道:
“这是自然,我原本也打算七日后再动身前往姑苏,只是那假扮岳父之人,一直催促我们尽快离开扬州,如今真相大白,我们自然不必理会他,一切以岳父大人的身体为重。”
黛玉闻言,心中稍安。
接下来的几日,苏旭除了陪伴黛玉一同照料林如海,还特意安排人手为黛玉寻访名医,最好是女医,以便更好地指导她学习医术。
扬州苏府的书房藏书丰富,苏旭从中挑选了几本入门医书送给黛玉。
黛玉接过医书,纤纤玉指轻轻翻阅了几页,便抬头说道:
“旭哥哥,这些医书我无需再看,里面的内容我都已了解。”
苏旭闻言略感惊讶:“这几本书如此厚重,你都已通晓?”
黛玉莞尔一笑,解释道:
“旭哥哥,久病成医的道理,你难道不知晓吗?
我自幼体弱多病,闲暇时便会翻阅医书,
一来是为了排遣寂寞,二来也想多了解些医理,以便更好地照顾自己。”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在贾府居住时,闲来无事也会研读医书,学习君臣佐使的药理知识,
也曾为姊妹们调配过一些防止过敏的香粉,或是自己调制胭脂。
我对药理知识颇为了解,只是这望闻问切之法,必须要有实际的病人才能积累经验,纸上谈兵终究无益于医术的学习。”
苏旭笑道:“原来如此,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我让你学习医术,本意是想让你能够辨识药材,好帮我配制那方子上的药物,至于望闻问切,你无需太过精通。”
黛玉闻言,却有些不以为然,她正色道:
“旭哥哥此言差矣,你之前给我的药方中,也有明确区分阴虚和阳虚所对应的不同药方。
若不会望闻问切,不懂辨证,
即便能够辨认药材,也不就如同那盲人摸象?
万一表症相同,里症却大相径庭,岂非误人性命?”
苏旭看着黛玉认真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尖:
“玉儿懂得倒是不少,看来是我小瞧你了。”
其实苏旭的行事作风一直就是追求极致的效率,就比如他知道科举考试用馆阁体,所以他这么多年只练馆阁体,但是别的学子很多都会练习别的字体,因为对着书法的热爱,也有风雅的学习绘画。
但是苏旭知道自己没这个时间,因此就练字只练馆阁体,写文只写八股,因着这个,才被吴论他们一干人暗地里说他没有文采,其实这也没说错,
他刚刚让黛玉只学药材辨认,为的就是多做点药物,怕以后仇家又找上门,还可以有所准备。
生死关头了,还需要什么对病人望闻问切,只是黛玉并不知晓他这深意,很认真的要学好医道。
这个对待事务认真的劲头其实也很值得敬佩。
此时,黛玉佯装生气地鼓起腮帮子:“旭哥哥莫要取笑我,我虽懂得些皮毛,可到底经验不足,还需名师指点。”
苏旭见她娇嗔的模样,心中更是喜爱,连忙柔声哄道:
“好好好,不取笑你。我这就让人去寻访名医,定要寻个医术高明,又性情温和的女医来教你。”
几日后,苏旭寻访到一位颇有名望的女医,姓柳,人称柳先生。
柳先生医术精湛,又通晓岐黄之术,最难得的是她性情温和,耐心细致,很适合教导黛玉。
黛玉初见柳先生,便觉得十分投缘。
柳先生也对黛玉聪慧好学赞赏不已。
于是,黛玉便开始跟着柳先生学习医术,从最基础的脉象、舌苔开始,逐步深入学习各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