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阿娘!我这就往回背。”
老大林有武喜笑颜开,今天他的眼睛就没有睁开过!
苏云没眼看。
到目前为止,她都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儿,真希望老大长得不像自己。
二郎林有文倒是个模样儿不错的,眼睛大大的。此时也急忙道,“阿娘,我也能往回背。”
秀英看看他的小身板儿,校长。“得了,就有老大往后背。咱们几个一块儿将这些规整整整。收拾干净,这样老大往回背的时候也不至于。那么累。”
陈兰花是个孕妇。二郎又是个小孩儿。他呢又背不动,满打满算家里的整劳力也就林永武一个人,也只能由他来背了。
“阿娘,其实我也可以背的。”陈兰花向前一步,说到他力气大,背这些完全不在话下。
苏云摆手,“这么多葛根,我跟二郎两个人也收拾不过来,咱们赶紧把他们规整到一块儿。也不担心别人会看到。”
林有武点头赞成,“兰花你就听阿娘的,你现在不是怀孕了吗?就跟阿娘在这里收拾,再说若是被人看到可不好了。我回去再拿两个大背篓过来。轮换着背。一会儿也就背完了。”
这段话想了想也就不再多说什么。被阿娘疼爱的感觉可真好。就算是力气再大的女子,哪里又不需要关怀呢?淑云很满意的看着他们俩这大儿子。也不是没有优点。听爹娘的话。他想干什么就就干什么,还是比较容易改造的,至于小儿子。模样长得俊,性格也好。儿媳就更不用说了,力气大。这一天的功夫已经被他给收买了。相信将来也会成为他的左膀右臂,毕竟他不是真的泡沫,也愿意将陈兰花当做女儿一般养着。
林有武的力气也很大。一上午的成果大概也有六七百斤。05来回运了。五趟,剩下的他们几个人各自背着背篓也就背回去了。此时正值晌午,村里人有吃早午饭的习惯,一天两顿,这时候正都吃了早午饭在家里歇上呢。村路上根本没有人,他们家本就住在后山脚下,此刻沿着山后的小路。偷摸的从后院儿进了家门,倒是没有人看到。
上午婆媳两个一块儿做了一顿饭,也是简简单单的黑面野菜糊糊加葛根熬煮的粥。大家伙吃完之后又歇了会儿,便开始收拾葛根。
将一些完整的品相比较好的全都搬到地窖里面去,剩下的则切片晾晒,打算卖到县里药铺里去的。
之后的两天,林家人还是一样的步骤,上午去山里寻找葛根 “阿娘,咱们什么时候去县里?”
陈兰花一边收拾葛根,一边问道。
苏云揉了揉酸痛的手臂,这切片的活儿也不是轻省的,幸亏有陈兰花这个大力士在,否则她一个人得切到猴年马月去。
“两天后就去吧。”苏云答话。
“阿娘,我就不去了,进城费一人两文钱呢。要不,让大郎陪你一起去?我在家里看着二郎。”陈兰花说道。
她不是不想进城,其实自从嫁进林家,她只去过县城一次,还是刚成亲的那一年。
什么?
进城还需要二文钱?
苏云一拍脑瓜儿,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原主的记忆里也是有的。
林大郎抬头,偷偷看了一眼自家阿娘的脸色,心下一紧,果然,阿娘就是喜欢跑去县城。
听村里的碎嘴婆娘说,阿娘看上那杂货铺的掌柜了。
他当时年纪小,气的跟人打了一架,只阿爹说没有这回事儿,让他不要听人信口胡说。
后来,阿爹便出去找了那碎嘴婆娘的男人。
这般,村人便都没有人再提起这个事儿了。
只是这么多年,这是他心里的一根刺儿,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让阿娘单独去县里的。所以,即使进城要花两文钱,心里疼的直抽抽,但林大郎还是没有开口拒绝。
苏云倒没想到这一茬儿,听到林大郎也跟着去,便也点头答应。毕竟有一大背篓的葛根呢!
就算是切片儿晾晒干,那也沉得很,自己怎么能背得动?
说干就干!
第四天的早晨,天还没有亮,陈兰花便做好了早饭,连三郎都早早起床,不想错过这个重要的时刻。
这几天虽然很辛苦,但却是他过的最为踏实的日子。
以前的阿娘,总是哭哭啼啼,整日里没个笑脸,他一颗心都惴惴不安,生怕有一天阿娘会离他而去。
现在阿娘接地气儿了,不仅带着他挖葛根,还夸他做活儿细致,说卖了银钱,便给他扯块布做新衣裳穿,这是他头一回感受到母爱。
苏云倒没想那么多,她只以为大家是因为要去县城里卖葛根,心中忐忑才起的这么早。毕竟这是难得的能挣到钱的机会,便也没说什么。
临走的时候,交代他们在家里好好等着,卖了钱回来给他们带好吃的。
陈兰花突然有些羞赧,她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儿了,还被婆婆当孩子待?不过,这种感觉可真不错!
苏云跟林有武没有坐牛车,因为牛车还没有出发呢!
再加上好大儿反复说,去县里要翻山路,坐牛车也得等到下山之后,还是一样的价钱,这样就不太合算了。
摸摸口袋里五十个铜子儿,计算着进城还需四文钱人头费,也不知道葛根是否能卖出去,若是这样铺张,确实太浪费,苏云便点头答应,咬牙跟着他走山路。
这一走,便是一个半时辰!
就在她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才听到好大儿高声喊,“阿娘,县城到了。”
苏云抬头一瞧,不远处的草丛里矗立着一块石碑,这便是县城的界碑了。
不远处,有一座高高矗立着的城门,大约有二十尺。
城墙上头还有巡逻的兵士。
真没想到,这小小的县城竟然有这么坚固的城墙!
她还以为这穷乡僻壤的,有个低矮的城墙做做样子就算了!
怪不得要收人头费,想必这里头的治安应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