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只在北美待了两天,第三天,林枫带着助理由洛杉矶直飞港岛。
宁昊和老曹带着剧组已经在两天前到达,在做着拍摄前的最后准备。
刚出启德机场,林枫就看见黄武笑盈盈地迎了上来:“欢迎林导来到港岛,我们已经定好房间了,现在带林导过去,先休息一下,晚上黎总亲自设宴款待林导。”
“黎总太客气了,替我谢谢黎总,晚上一定参加。”林枫没有拒绝,正常地宴请往来,非常正常,林枫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刚回到酒店,林枫的电话就响起了,是周兆龙。
“林导,不知晚上有时间吗,知道你过来港岛,我师傅想今晚请你吃饭。”周兆龙所说的师傅自然就是洪进宝。
“阿龙啊,不好意思,今晚需要赴环亚黎总的宴请,之前约好的。”林枫只能回绝,虽然他也想亲眼见见这位程龙的师兄,一位灵活的胖子。
“那好的,林导,我们改天约过。”
之后,刘得华等人也来了电话,准备请林枫吃饭,林枫都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
当晚,林枫赴了环亚的约,但与林枫想得不一样,是素的。
说好的糖衣炮弹呢,说好的港岛特色呢,就这?你们就是拿这些考验干部?哪个干部经受不住这种考验?
同样的,林枫在酒店依然是睡素的。
第二天,剧组在中环集结,准备拍摄外景部分,之前得手续环亚全部搞定了。
这一场戏就是要实验他们之前讨论过的思维跳跃的长镜头。
由于之前讨论得比较详细,刚一封路,老曹就亲自掌镜,按之前商量好得路径推进拍摄,镜头切换时留下节点,这时为后期导入和特效使用的。
如果后世的业内人看见这个,会不屑一笑,这不就是伪长镜头吗,说得那么复杂干嘛。
没错,林枫就是要这里实验一下伪长镜头,当然不是真正后世正统的长镜头,而是通过特效填补剪接缝隙的伪长镜头,也是各类伪长镜头中最简单易用的方式。
后世最为惊艳的伪长镜头电影要属《惊天营救1、2》两部了,第一部十几分钟的危楼搏杀,第二部更变态,升级到了21分钟,包括监狱突围、穿越广场、飞车追逐、火车大逃亡等场景,堪称经典。
这也是林枫在以后的电影中希望使用的手法,在这里先实验一下,积累经验。
拍完这段伪长镜头后,就到了另一个外景难点,也是电影的代表镜头。
就是男主刚吃了药,精力无限,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唾手可得,他撒开双腿在纽约市中忘情奔跑。
之前林枫与陈工、老曹等人也商量过,已经拟定了一个方案:运用摄影技术帮助实现这个概念化的长焦镜头。
一切是通过在高分辨率镜头上运用三摄像机编辑模式下的短、中、长镜头拍摄制作而成。镜头跟随男主奔跑穿越,从夜总会到布鲁克林大桥,将男主对时空的茫然感通过银幕的“无限放大”体现出来。
将画面按照相应比例连结贯通,摄像机在不同区域中有角度的变动,因为所有东西都要放大。
同时,专业人员用三角架上的灯光装置,可以自由轻易的调转方位来寻找拍摄点,使得最后变焦摄影的速度和比例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合点。
······
拍完了几个有难度的外景镜头后,在港岛的拍摄进度已经到达尾声,林枫等人也相对放松下来,这不,今天就赴英黄杨守成和洪进宝的约。
两位大佬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同日宴请,后来一商量,干脆一起得了。
一进门,杨守城就握住林枫的手:“林导真是年轻有为,欢迎来到港岛。实在是不好意思,前段时间不在港岛,没为林导接风,怠慢了。”
杨守城可不是个普通人,他17岁开始投资,后来成为港岛的钟表大王,九十年代进入娱乐圈,1996年将原唱片公司改组成英黄娱乐,正式进入影视界。
他目光比较长远,为人还算义气,也算是港岛第一个彻底拥抱大陆的影视公司老板,所以林枫并不介意与之接触。
听到这话,林枫连忙露出惶恐状:“杨总客气了,林某何德何能,实在是当不起。”
“绝对当得起。林导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杨守城呵呵笑道。
这时他旁边的一位长相秀丽,气质优雅的女士也开口:“是啊,以林导这个年纪取得的成就,在全世界都是最耀眼的,说一句英雄少年也不为过。”
“哦,忘了介绍,这位是英黄的艺人总监霍文希女士。”杨守城介绍道。
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霍文希啊,林枫认真打量了一下,不愧是模特出身,长相身材确实没得挑。更关键是她还毕业于纽约大学,简直就是才貌双全的女强人模板。
“霍总监好,认识你很荣幸。”林枫说的是真心话。
“什么事那么开心啊,哈哈~”
就在林枫与杨守城寒暄时,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不应说,肯定时洪进宝到了。
果然,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胖子,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了近来,身边还跟着周兆龙等人。
没一会,杨守城和刘得华请的一些港岛电影人也陆续到场,大家宾主落座。
刚落座,洪进宝就举起了手中的轩尼诗:“林导,第一杯敬你,感谢你电影选择小龙,选择洪家班。”
宴会喝的是洋酒,这就对胃了,林枫作为广府人,还是比较习惯喝洋酒,这种文化与港岛一脉相承。
“大哥,客气了,那是阿龙和洪家班有实力,我可不会拿投资人我5000万开玩笑,导演要对投资人负责。”
从这个举杯顺序也能看出洪进宝在港岛电影圈的地位,没看见杨守城和曾智伟都没露出不满的情绪吗。
杨守城接过话道:“好,林导说的这句:导演要对投资人负责,真的太好了,我来陪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