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俄罗斯与拿破仑时代的冰与火(1799-1856)
第十八章 尼古拉一世的铁幕:第三厅的黑色档案(1825 - 1855)
第二节 第三厅的暗影帝国
一、 秘密警察的KpI:告密信数量决定升迁速度
在尼古拉一世统治下的俄国,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神秘组织——第三厅。它就像一片笼罩在帝国上空的暗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时刻监视着每一个臣民的一举一动。
第三厅的主要职责是维护沙皇的统治,打击一切可能的反对势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建立了一套庞大而严密的秘密警察体系。这些秘密警察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幽灵,他们的身影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乡村的阡陌之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而在这个秘密警察体系中,有一个奇特的晋升机制,那就是告密信的数量决定升迁速度。对于那些秘密警察来说,告密信就像是他们手中的“晋升法宝”。他们每天的工作,除了收集情报之外,就是想尽办法让人们互相告密。
在俄国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彻底破坏。邻居之间、同事之间、甚至是亲人之间,都可能因为一封告密信而反目成仇。秘密警察们鼓励人们揭发身边的人,无论是言语上的抱怨、思想上的异端,还是行为上的可疑之处,都可以成为告密的内容。
为了完成告密任务,一些秘密警察不择手段。他们会故意挑起人们之间的矛盾,然后在一旁煽风点火,引导人们互相攻击。他们还会利用一些人的恐惧心理,威胁他们如果不告密就会受到惩罚。在这样的环境下,整个俄国社会陷入了一种人人自危的状态。
那些热衷于告密的秘密警察,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告密信,从而获得晋升的机会。他们的升迁速度之快,让其他警察望尘莫及。而那些不愿意参与告密的警察,则会被视为异类,受到排挤和打压。
这种以告密信数量为KpI的晋升机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大量的无辜百姓因为他人的告密而受到迫害。他们可能只是因为一句无心的话,就被关进了监狱,遭受着非人的待遇。另一方面,这种机制也让秘密警察内部变得腐败不堪。为了获取更多的告密信,一些警察不惜伪造证据,诬陷他人。整个第三厅变成了一个黑暗的权力角斗场,充满了阴谋和算计。
在这个暗影帝国中,告密信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它可以让一个人一夜之间飞黄腾达,也可以让一个家庭瞬间家破人亡。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告密的对象。而第三厅则在这种恐惧的氛围中,不断地扩张着自己的势力,牢牢地掌控着俄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
二、 文学审查的魔幻操作:普希金被迫给童话故事加“忠君彩蛋”
在尼古拉一世的铁幕统治下,文学领域也未能幸免。第三厅不仅对政治活动进行严密监视,还对文学作品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他们试图通过控制文学创作,来维护沙皇的权威和封建专制统治。
亚历山大·普希金,这位俄国文学的巨匠,也成为了文学审查的受害者。普希金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诗歌和小说,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心声,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然而,他的作品却引起了第三厅的注意。第三厅认为,普希金的作品中包含了一些对沙皇统治不利的思想和情感,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于是,他们开始对普希金的作品进行严格审查。
在一次审查中,普希金创作的童话故事也未能逃脱第三厅的魔掌。这个童话故事原本是充满了奇幻色彩和童趣,旨在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启发。但是,第三厅的审查官们却认为,这个故事缺乏对沙皇的忠诚表达。
为了通过审查,普希金被迫对童话故事进行修改。他不得不在故事中加入一些“忠君彩蛋”,比如歌颂沙皇的伟大、赞美沙皇的统治等内容。这些内容与故事的原本风格格格不入,显得十分生硬和突兀。
普希金对此感到十分无奈和愤怒。他是一个追求自由和真理的作家,不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这些违背自己意愿的内容。但是,在第三厅的压力下,他别无选择。他深知,如果不按照审查官的要求进行修改,他的作品将无法出版,甚至他本人也可能会面临危险。
普希金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在当时的俄国,许多作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们的创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文学审查就像一把枷锁,束缚了作家们的手脚,让俄国的文学创作陷入了一片死寂。
第三厅的文学审查还采用了一些魔幻的操作手段。他们会组织专门的审查小组,对每一部作品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审查小组的成员大多是一些思想保守、对沙皇统治盲目忠诚的人,他们用自己狭隘的标准来评判文学作品的优劣。
如果一部作品被认为存在问题,审查小组会要求作者进行修改。如果作者拒绝修改,作品将被禁止出版。有些作品甚至在未完成之前就被审查小组盯上,作者被迫放弃创作。
这种文学审查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文学的发展。它扼杀了作家们的创作灵感,使得俄国文学失去了创新和活力。许多优秀的作品被埋没,无法与读者见面。而那些符合审查标准的作品,往往都是一些歌功颂德、缺乏思想深度的平庸之作。
在第三厅的暗影帝国中,文学成为了政治的附庸。作家们在恐惧和无奈中挣扎,他们的作品不再是自由思想的表达,而是变成了维护沙皇统治的工具。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有一些作家在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理念,试图突破审查的枷锁,为俄国文学带来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