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培养费英东对高司徒有什么好处吗?当然没有,有好处的是叶赫。

叶赫现在的特点,包括原历史上再过三十年后的特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空有经济实力,却无一个拿得出手的名将,于是就被名将辈出的建州吊打了。当然,作为“猛安谋克加强版”的八旗制度,也算是叶赫被建州吊打的另一方面原因。

关于八旗制度,高务实暂时还没决定要不要让叶赫也搞一搞。其实这个制度并不难搞,尤其是对于女真人的社会组织而言,整个八旗制度出来相当简单。

为什么?因为八旗制度本来就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只不过里面既包括了军队,也包括了普通百姓而已。

八旗中的基本单位叫牛录,每个牛录300人,每牛录设长官一人,叫做“牛录额真”(汉语译为佐领);副长官二人,叫岱子;办事员四人,叫章京;噶珊(汉语译为村庄、部落)管理员四人,叫拨什库。

这里的“牛录”是个军政合一的机构,牛录额真平时负责管理本牛录的生产、生活事务,战时组织出征作战。牛录内的成年男丁都是“无事耕猎,有事征调”。

牛录的上级单位叫甲喇,每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每个甲喇1500人,长官叫“甲喇额真”(汉语译为参领);又由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每个固山7500人,长官叫“固山额真”(汉语译为都统)。

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有特定颜色的旗帜,所以固山在汉语中便译为“旗”的意思。

原历史上万历四十三年的时候,满洲共有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共八种旗帜,因此被称为“八旗满洲”。

后来随着鞑清势力不断扩大,并吸纳了大量蒙古人和汉人的加入,因此又先后于崇祯八年和崇祯十五年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凡是在八旗中的人员,无论满人、蒙古人还是汉人,都称旗人。

原历史上的万历四十七年,大明出动11万大军(确数),试图彻底铲除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政权。当时努尔哈赤手下约有6万余人的军队,双方在兵力对比上还是比较悬殊的。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场被称为萨尔浒之战的战役却是以大明军队完败而告终。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除了至今仍存在强烈批评的明军指挥问题之外,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八旗军战斗力在当时的确很强。

有一种说法是“八旗军成员平时皆民,战时皆兵,因此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这个解释其实不仅非常马虎,而且完全不靠谱,甚至称得上混账。

全民皆兵确实会拥有很强的战斗力,但前提是要看对手是谁。如果对手是普通百姓,那自然可以轻松吊打。但萨尔浒之战中八旗军的对手全是明朝的军人,这些人里头还有大量的家丁部队。按照道理来说,大家都是专业人士,谁能比谁强太多呢?

因此,全民皆兵虽然确实可以提升八旗军的战斗力,但这并非是他们能打败明军的主要原因。八旗军战斗力强悍的关键一点,其实是在于它基层组织方面的优势,也就是上文中提到过的牛录。

当时的牛录都是以血亲、家族、村寨为纽带组成的团体,每个牛录中的人都和周围的人存在血亲、家族关系。因此牛录作为基层战斗单位,其凝聚力之强是可想而知的。而且由于大家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在战场上往往就会更加拼命,不会出现那种“你行你先上”的情况。

此外,在后勤方面,每个牛录都需负责自己牛录的物资。由于同个牛录中大家都是亲朋好友,自然会不遗余力给前线作战的亲人们提供最好的物资保障。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前线和后方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而大幅提高战争效率。

这种士兵连带关系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曾经号称“无湘不成军”的曾国藩湘军,就是一种极其类似八旗制度的军队。当时湘军军中全是同乡甚至血亲,你杀他一人,他全军同仇敌忾跟你拼命,这战斗力自然就强了。

反观当时大明这边,虽然军队人数众多,但组织效率低下,军备废弛,士兵纪律松散。再加上原本作为辽东军核心的李家军早已在朝鲜被打残,刘綎所部又没等到自己想用的四川兵等各种意外,这样的部队打流寇尚且可以应付,但要遇到真正强劲的对手,则往往是一触即溃。

不过八旗制度本身也不能说就真的特别优秀,鞑清定鼎中原后,因为疆域和人口都急剧扩大,八旗这种精练但又颇为原始的组织形式,显然无法适应统治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

再加上八旗军在入关之后开始追求安逸和物质享受,战斗力马上出现肉眼可见的急速下降。因此到了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就已经颓势尽显,基本难堪一用。而到了鞑清中后期,原本被誉为虎狼之师的八旗军更是彻底堕落成国家和社会的寄生虫,完全不堪一用了。

所以这种制度,用于一时一隅或称可行,用于大明这样的全国性帝国则药不对症。当然,叶赫方面倒是可以用的,毕竟他们也只是“一隅”。

只不过,高务实觉得此时此刻尚不是让叶赫改行八旗制度的最好时机。

放眼满洲而言,叶赫现在依旧占据经济优势,倘若高务实反倒提前让叶赫先搞出了八旗,会不会导致叶赫回头把建州给灭了的局面?

高务实的立场又不是“非杀了努尔哈赤不可”,他的立场是保持女真内部的平衡,不要动不动就生乱,你打我、我打你,最后总害得大明亲自下场兜底。这种局面浪费大明的国力不说,还影响大明先解决察哈尔问题的预定国策。

所以他最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就是一边确保叶赫的经济优势,一边确保努尔哈赤的精兵优势,而大明在其中给叶赫作为安全保障,又同时限制建州的经济腾飞。

保持让他们双方各有雄长,又同时都有需要依赖大明的地方,这才是靠谱的平衡之道。

至于这次让费英东回去“锻炼”一下,则是为叶赫加个保险栓,以防万一大明手头有事顾不过来——说的就是察哈尔和日本——叶赫不至于被努尔哈赤铤而走险给一波灭了。

原历史上的努尔哈赤的确没有趁着壬辰倭乱把叶赫给灭了,而是趁机把叶赫之外的女真尽可能统一及消化吸收,但当时的情况和如今的情况是有区别的。

高务实现在对努尔哈赤的限制力度明显比原历史上要大,鬼知道努尔哈赤会不会狗急跳墙,见大明在朝鲜和二十万日军打生打死腾不出手,于是干脆先收拾了叶赫再说?

亦或者在大明发动对察哈尔的灭国之战时,他集中兵力一举覆亡了叶赫呢?

万一他要是真这么干了,大明上哪再找一个女真强酋来扶植,让他们去和努尔哈赤互相牵制?总不能打完察哈尔打日本,打完日本又继续打努尔哈赤吧?

就算现在的大明比原历史上肯定要强一些,但这么密集的大规模战争打下来,恐怕也非得给大明打出内伤来不可。

因此,培养费英东,并让叶赫两位贝勒认识到费英东的能力,将来能对他委以重任,这就是防止努尔哈赤狗急跳墙的一手提前准备。

按照原历史上费英东的表现来看,最起码,确保叶赫不会一战亡国应该是能够办到的。

当然这些话高务实不会和索尔果明言,甚至也不会直接告诉费英东,让只是暗示费英东在这次战争中好好表现,争取将来在叶赫成为一代名将。

年轻的费英东当然很感激高司徒的栽培,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打出威风,绝不给苏完、叶赫以及高司徒丢脸。

不过等他们一走出白玉楼主楼,索尔果就悄悄对儿子道:“费英东,你知道高司徒为何栽培你了吗?”

费英东一愣,诧异道:“高司徒慧眼识珠,一眼看出儿子不是凡物……”

“你这个杀才!”索尔果猛瞪了他一眼:“你以为打仗就是靠你拼死砍杀一番那么简单?高司徒何等人也,天底下愿意为他效力的人能从京师排到苏完,他缺你一个不怕死的蠢蛋?”

费英东被自家老子骂得有点发愣,但想想又觉得这话好像的确很有道理。

也是啊,高司徒何等人也,要找些不怕死的部下还不容易么?为啥就轮到我被他栽培了呢?

索尔果见费英东被骂之后若有所思,这才打算点拨一下儿子,免得这小子不知好歹,于是问道:“你想想,高司徒纳了孟古格格之后,和叶赫二位贝勒是什么关系了?”

费英东一愣:“郎舅关系呗,这我还能不知道?”

索尔果懒得理他的迟钝,又问道:“他本身是什么人?”

“呃?高司徒……本身是大明户部尚书啊。”

“户部尚书只是他当前的官职。”索尔果严肃地道:“他是大明皇帝陛下最为信重的大臣,是将来一定会做阁老甚至元辅的人!明白吗?”

“哦。”费英东应了一声,想了想,点头道:“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

索尔果便又道:“那么你再想想,大明对叶赫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我是指……大明真的希望叶赫永远作为满洲第一强酋存在吗?”

费英东眉头大皱:“阿玛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字面意思。”索尔果微微眯起眼睛,沉吟道:“我最近在京师可不是光闲着,我去茶楼听了好些人的闲聊,发现大明现在对‘化外之地’的看法已经与过去不同了。”

“是么?”费英东来了兴趣,道:“还请阿玛指点。”

索尔果这才有些满意,点了点头,指着一处避风的亭子道:“咱们去亭子里说。”

父子二人于是去了一处看起来很西式的汉白玉亭子里,他们两人是辽东女真人,也不畏寒,就在亭子里坐下聊了起来。

索尔果道:“以前大明对‘化外之地’是没什么兴趣的,开原以北、抚顺以东这些地方在明人眼里都太冷了,所以大明除了开国早期曾经短期进驻之外,很快便缩了回去,这你是知道的吧?”

费英东点头道:“这个自然知道,咱们能有安生之地,说起来也是因为大明没兴趣。”

“不错,但这种情况恐怕要出现变化了。”索尔果皱着眉头说道。

费英东吃了一惊:“阿玛怎么知道?”

“新式棉衣、煤火炕、耐寒稻。”索尔果认真地道:“这三样东西都和京华有关,也就是和高司徒有关,你注意过没有?”

费英东茫然摇头:“我没听说过。”

“小儿辈观事不密。”索尔果轻哼一声,道:“高司徒的京华有很多煤矿,这你知道吧?”

费英东点了点头,这个谁都知道好吧,京师的蜂窝煤都是京华搞出来的,虽然这生意好像京华已经不直接参与,而是交给了英国公府,但京师百姓都记得这玩意是高司徒早年弄出来的。

“京华很喜欢用煤,特别特别喜欢,乃至于高司徒到了辽东,给辽东抚院还新修了烧煤的地龙。”索尔果这次没打顿,继续道:“后来京华又开始推广烧煤的火炕,由于那煤比柴火经烧得多,又比木炭便宜得多,现在辽阳、沈阳、开原等地都已经流传很广了,寻常百姓家里都开始使用烧煤的火炕……我的意思是说,明人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畏惧居住在寒冷的辽东。”

这下子费英东顿时警觉起来,立刻问道:“那么新式棉衣是?”

“好,你小子还算有点脑子。”索尔果道:“新式棉衣是京华去年推出的一种……他们叫做产品。这玩意和以前的棉布棉衣不同,它外面是京华用那个什么机造出来的新式棉布,里面则是分布得很均衡的棉絮,比过去老法制成的棉布耐寒很多。

而此外还有一种更好的,据说是在最外面用上一层柞丝……柞丝既不像蚕丝那么金贵,又很细密可以防风,而且还特别耐磨。如此制成衣物就更加耐寒,而价格也不至于高不可攀,现在辽东很多寻常人家都以过年时换上一套柞丝新棉衣为荣了。”

费英东脸色严峻起来,皱眉道:“也就是说,辽东的明人现在是居不畏寒,行亦不畏寒。”

索尔果点头道:“就剩下粮食这一块是个麻烦了,对吗?哼,你要是这么想,那就小看了高司徒。”

他微微一顿,问道:“玉米,这东西你见过吧?人吃马嚼都合适,而且也不怎么怕冷,前两年才被高司徒通过京华推广,这才过去多久,就快要把黄豆给取代了。

不过京华可还不止干了这个,他们还在辽东试种了水稻……这他娘的可真是奇了怪了,水稻不是大明南方才种的吗?结果你猜怎么着,这玩意在辽东也能种!”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ASolaF”、“Myzen0915”、“陆森啊”、“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花田喜嫁,狼王宠妃无度!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全家战死你退婚,我逆势崛起你别哭啊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包拯历险记路过漫威的骑士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楚韵最强炊事兵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