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儿对着大伯母秦张氏道:“张妈备的佐料有辣椒,蒜头,花椒子,家里有可这些。”
二伯母秦赵氏连着,“这些都有的。”她熟悉家里的佐料,接着把这几样拿出来了。
芽儿道:“辣椒切细些,蒜头切碎,花椒子直接用。”
芽儿想着自己一直没上过灶,今天自己就试,盐等下自己放不好,让大伯母放就是的。
这道菜她看过张妈做过很多遍,于是芽儿望着秦张氏道:“伯母,今天我来试做下。”
秦张氏想了下,道:“好,我给你打下手。”
芽儿装了一碗烙好的小鱼小虾放在一旁备用,二伯母一会把她需要的辣椒和蒜头都切细了,放一旁备用。
自己的母亲秦王氏忙到灶里引火,其她的人都围着看她。
锅烧热后,芽儿舀了两勺子油倒进锅里,把一旁备用切细的辣椒和蒜头倒进锅里,连着翻炒,炒着闻着蒜香味后,又倒入花椒子,翻炒两下。
接着把一碗小鱼小虾倒进去,连着在锅里炒,放了适量的盐,接了几小勺水,洒在锅里,让烙干的鱼虾溶和下不是那么干,在锅里连着炒几下,盛起来装在碗里。
尤其是几小只闻着香味的时候,眼睛都巴巴地盯着锅里,一碗鱼虾出锅后,大伯母和二伯母忙拿起筷子尝了起来,瞬间惊讶。
秦张氏道:“好吃,麻辣鲜香。”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尝了起来,几下子一碗鱼虾见了底。
芽儿还一口都没尝到,自己经手做菜的第一道菜竟然没尝到。
几小只辣的麻乎乎的,还要吃。
秦张氏看了芽儿一遍的做法,基本都看清了,本来中午要做这道菜,所以这次她掌勺。
按着芽儿的做法做了一碗,也是很快地一扫而光,吃过二遍的人都说做出的味道是一样的。
接着大伯母大手笔,一口气又炒了四碗,男桌两碗,女桌两碗备着。其实这道菜很适合吃酒,又是下饭菜,有了它能吃下几碗饭,这是芽儿理解的。
中午作坊下工,秦家的人都回来了,闻着一股椒香味,看着桌上放着两碗堆得满满的小鱼小虾,道:“怎么有这么多的小鱼小虾,在哪里捕的?”
柳康忙道:“这是从柳林镇庄子上捕的,那儿小鱼小虾很多,烙干了带了很多回来。”
秦砚和秦茂坐下来,先尝了口道:“能吃些酒就好了,真是个下酒的好菜。”
秦张氏听了,道:“中午要做事,可不能饮酒,晚上你们喝个够。”
话说有这个菜,比平常饭都吃得多些。入口麻辣,回味鲜香。对于秦家好久没有吃辣的来说,这的确是个新鲜口味。
晚上秦家男人开怀畅饮,后天就是柳康和秦理启程的日子,明天大家要准备一天,后天一早要发出。
第二天,芽儿把柳康和秦理要带走的货,全部都装好了马车,只等明天一早出发。
晚上,芽儿给了柳康一些备用的银钱,其实柳康不要的,看到芽儿执意地要他拿着,他只得接过塞进怀里。
明天早上人多,肯定不好告别,只能今天晚上两人约了时间。
芽儿到柳康的住处又替他整理了一遍要带着的东西。
柳康看着芽儿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就像一个要外出的丈夫,在家的小妻子忙着清理丈夫外出的东西。细心又周到。
看了会,柳康拉起芽儿忙着的手,轻轻吮吸她的小手指,芽儿看了他一眼道:“别闹,还有一点没收拾好。”
“这些我等会再收拾,现在我只想你陪着你。”不由分说的吻了下来。
芽儿推了几下推不动他,只得由得他,不久自己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好久,柳康才松开芽儿,头埋在芽儿的颈间,平复着自己的心情,芽儿也好不到哪儿去,偎在柳康的怀里,两人紧紧地拥着,在屋子的印着的影子里,仿佛只有一个人影。
“在外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我在家等着你回来,”芽儿轻声道。
“嗯,这次带走的货多,估计时间要久些,真想把你带着。”
两个不知相拥了多久,芽儿推了下他,“早点休息,明天要早起,明天我就不告别了,家里不用担心。”
柳康连连点头,不舍的把她送了回来。
翌日一早,柳康和秦理一行去和镇上行商帮汇合出发去了北方。
柳康一走,芽儿又投入到作坊的进货了。
近段时间,镇上商行的面粉略显灰黑色,没有以前的白,秦观在观望,一直没有进货。
等芽儿回来后,秦观把这事跟芽儿说了,芽儿决定作坊暂时在用存货面粉。
原料的事要解决,回来的几天都在忙着柳康要外出的事。闲了下来,这件事要尽快解决了。
第二天一早,秦观和芽儿去了镇上的进货商行,看了果真如秦观所说的,面粉带灰黑色,如果做成了面条成品,颜色肯定不好。
看了大大小小好几家,都是这样的面粉,可能他们进货的地方都是这种面粉。
如果自家买着吃,只是颜色不好看还是能吃的,但如果自家作坊用上这样的面粉,肯定要砸自家招牌。
两人在镇上商量了下,芽儿问道:“其它镇上你可看过了,也是这样的吗?”
秦观道:“附近的几个镇上我都去过,都是这种面粉。”
芽儿心里想道:既然周边都是这种面粉,自去再去周边没必要,只能去县上打了。
虽说已经考虑到原料的问题,现在出的状况,最迟能解决也只能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差不多一年时间的原料是个头疼的事。
芽儿对着秦观说道:“今天我们先回来,准备下,去县上的商行,再不行,还要去更远的地方。”
芽儿坐上马车,秦观赶着马车,秦观一路上说着他遇到的趣事,芽儿听得起劲,其实芽儿真的和这个三堂哥呆在一起的时间少。
不过并不妨碍他们的关系亲近,大伯母把儿子闺女都教得很好,都是能主事的人。
秦观其实是盲目乐观的,在他的心目中认定:就没有自家堂妹解决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