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十部五校相关任命宣告第二天,奉天门左东阁的会议室内,大明中枢召开关于确定第一个‘三年计划’的正式会议。

设想是朱塬提出,当然要参加。

说起来,自从老朱从汴梁返回,这件事也一直在酝酿,十部改革初步完成,老朱就想最近把详细的第一个三年计划敲定下来,以便落实各部执行。

这次只是第一次会议。

各种项目,初步确定之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研究,确认是否可行,设定计划目标,组建执行团队,如此种种。

因为对此事的重视,还有着将其作为未来百年甚至千年基本国策的想法,老朱特意喊了三位皇子前来旁听。

会议在上午的己时整开始。

提前有所准备,诸如江淮运河,诸如土地测绘,诸如人口登记,诸如蒸汽机械,相应的项目,很快都拍板下来。

问题也有。

当下,众人就在旁观左相李善长和某个少年平章的小交锋。

话题关于钢铁。

朱塬希望三年时间,大明的钢铁产量至少达到1000万斤,也即朱塬推广某个重量单位的1万吨,甚至最好能达到相当于宋时巅峰的2万吨。

左相当即提出了质疑:“平章,俺看你说那太平铁矿储量有10亿吨,且不论此言真假,若用三年时间将前朝留下不足500万斤之钢铁产量提升至2000万斤,如此多铁料,你打算用来作甚?”

左相这番话里,在场从皇帝到群臣,都能发现一个小细节,左相坚持不用某人提出的‘吨’作为单位。

这算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表态。

长长的会议桌,老朱依旧单独坐在上首,太子和两位皇子在旁单独摆了书桉,长桌两侧是中书省、御史台、翰林院等一干中枢重臣,朱塬和李善长依旧一右一左坐在仅次于老朱的下首。

老李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朱塬也心平气和:“左相,那日演示我就说过,蒸汽机械,需要钢铁来做,将来的火车、铁路、船舶等等,也都需要大量的钢铁。”

“这俺没忘,”李善长望着对面:“可平章也曾说,这些都非短期可能实现,三年2000万斤,若是炼出来用不完,那铁料可是会腐朽的,若是任由大批铁料烂掉,诸多工匠心血,期间所耗钱粮,岂不都白白靡费了?”

“这是个问题,”朱塬想了下,示意下首一些的康茂才:“除了军工所需,屯田也需要大批农具,这也是一个方向,我之前就说过。”

“用不完呵,”李善长依旧坚持:“俺着人算过,还是你给那数字,宋时至多一年2000万斤,那是全民所耗,咱大明当下百废待兴,这废久了,反是用不得任多。就说屯田,若是百万屯卒,每人二斤铁,不过只需200万斤而已。”

“每人二斤……”

朱塬念叨了一句。

第一感觉,太少。

不过,想想这可不是几百年后家家都有拖拉机的那个时代。人均两斤铁料,足够人手一把锄头一把铁锹。至于犁耧这些大件,远不需要人手一套的程度。

就说元朝。

巅峰人口9000万,巅峰钢铁产量,500万斤。

人均折合……

半两!

好吧。

朱塬知道古代涉及此类数字的记载往往偏差很大,那就四舍五入,加一倍,算人均一两。

嗯。

每人一个勺子用来挖地,那画面想一想就很美妙。

你不亡国谁亡国?!

再说屯田这件事,刚刚已经有所讨论。

计划第一个三年的目标是组织100万到200万人,就像钢铁产量的1000万到2000万斤,因为没经验,都给了很大的弹性。

李善长这是取了钢铁上限和屯田下限,不过,即使反过来,200万屯卒和1000万斤钢铁,人均两斤的话,再考虑大明其他方面用度,就算是取前元留下的500万斤年产,再加上400万斤屯田消耗,也都还会有100万斤剩余。

这不是小数目。

更何况,事情也不是这么算的。

钢铁产量是每年都有,但,屯田消耗钢铁,这年代人仔细,一把锄头,可不会一年就磨没了。当下铁器,用个十年二十年,甚至,传给下一代的,都不会少见。

这么一想……元朝其实也不少。

只需要二十年,人均就能有二斤铁。

好吧。

难怪老朱起事早期,曾经大批量用铜制作箭头。

刚了解时,觉得不可思议。

那该是秦朝才干的事情吧,都一千多年了,怎么又倒退了?

事实是,确实倒退了。

老朱坐在上首,听着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难得当场向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发一次难,见朱塬一时沉默,想要开口,又觉得,这确实是个问题,就耐心等待,看看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能想出什么解决方法。

既然确定问题,朱塬也在快速斟酌。

对于钢铁,若是强用,当然也用得了,记得后来只是一座长江大桥,消耗钢铁就是几万吨级别,相当于封建时代好几年的全国产量。

不过,现在如果急着造铁桥,不说长江大桥,普通的小河造铁桥,缺少足够技术积累之下,那也是乱来。

真造了,或许没几年就会废掉。

同样,与蒸汽机相关的各种,短期内至少也用不上太多。

还有建房。

嗯……

这个要与混凝土相互配合,而水泥,短期内想要大规模生产,也不现实,小批量的话,又没意义。

倒是可以把这个项目立起来。

这么想着,低头在面前记事本上写下‘水泥’两个字,朱塬飞速旋转的大脑也灵光一闪,很快抬头,轻声说出两个字:“补贴!”

补贴?

会议室内也是好奇等待的一群人都是满眼问号。

李善长下意识拆解这又一个新词,却发现,比起朱塬的其他各种新词,这个‘补贴’,他一时间也搞不懂有何含义,于是便问出来:“平章,何为补贴?”

说着还好奇,刚刚某人低头写了甚么。

朱塬稍稍斟酌,说道:“简单来讲就是,将咱们多余生产出来的钢铁,免费发放给百姓。”

这下,所有人都懂了。

跟着又蒙了。

免费发放,还是成百上千万斤。

大善人呐!

李善长看了眼上首的自家主公,还想起前些日子某人要用100万两白银给士卒购置棉花增添保暖的事情,其背后,还是主公被对面少年不断蛊惑的甚么‘经济之学’。

说甚么‘分配’之类。

简直魔怔。

事情还在推行,只是也在大伙劝阻之下,改得更合理些,一方面继续采购,一方面是直接发放银钱,让士卒自行添补,大概就是,总开支压缩到了本来的三成。

三十万两白银的支出,也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相比往昔,不得不承认,自从对面少年出现,自家主公手头越发宽绰起来。

就说那海外贸易。

随着近期逐渐有商队从日本、高丽等国返回明州,只是两成比例的市舶税收,这段时间就已经报上了超过30万两白银。

除了税收,大家可都没忘,自家主公手里还握着一堆海贸公司的股份。

同样的两成。

传闻那海贸一来一回能有10倍利润,就算实际差些,也不会差太多。各家两成股份能拿到的分红,可以想见,只会比30万两白银更多。

可……

钱再多,也不是这么花的啊!

当下,又听到了一个白送,李善长简直想把自己面前的一叠文书丢过去。

送送送!

任地就知道送!

崽卖……崽送爷田不心疼么!

这么想着,李善长正要反对,上首老朱已经道:“塬儿,你具体讲一讲?”

朱塬也重新梳理了一下思绪,说道:“祖上,还是要从营海司捕鱼说起。”

老朱点头。

周围人再次好奇起来。

这又甚么转折?

李善长也只能暂时按下想要脱口的反对,看对方又打算如何花言巧语。

“营海初期,明州一直缺少麻料,因为麻料不只是造船需要,关键还能够编织渔网,”朱塬娓娓道来:“当时有一个简单的换算,适合500料海船拖行的大型对网,一张就要200斤麻料,而这张网,从下水到作废,整个使用周期,能换来大概1000担鱼获,也即10万斤。”

这么说着,朱塬翻到一页白纸,快速写下‘200斤麻料’等于‘10万斤鱼’的一段文字,举起来朝周围人示意:“大家看,这是不是一目了然。”

众人看过去。

那几个字……倒是一目了然,只是,‘了然’个‘甚么’?

朱塬当然明白众人疑惑,笑着看了眼老朱和朱标:“祖上和殿下应该是明白的,这个……就是最简单的‘生产力‘转换,经济之学的根本,‘生产’一道,麻料,叫做‘生产资料’,鱼获,就是‘生产成果’,麻料对鱼获的转换,就是‘生产力’,这里就意味着,200斤麻料代表的生产力,可以产出10万斤鱼获。当然,其中还有诸多因素,比如船只,比如人力,这里只是为了大家能更形象理解。”

老朱和朱标其实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不过,朱塬这么一讲,父子俩都看过‘经济之学’,自然也就明白过来。

再看会议室内其他迷茫的重臣,一大一小还难免生出一些小小的优越感。

嗯。

这优越感,是朱塬故意给的。

暗捧了一下,朱塬很快继续:“说过了理论依据,再讲我的‘补贴’想法,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了。”

说着再次将笔记本上的‘转换公式’展示给周围诸位,朱塬一边接着道:“首先,提高钢铁产量是必须的,三年1万吨到2万吨,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基础,咱们想要进入我那天演示的工业时代,就必须这么做。而且,事情也只能一步一步来做,不能说今年咱们只有不到500万斤的钢铁年产量,明年需要了,就忽然提高到5000万斤,这不现实。”

这里众人听懂了,纷纷点头。

朱塬继续:“那么,就是其次。在这个钢铁产量的增长过程中,生产的铁料一时用不完,怎么办?我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补贴。”

不等众人询问,朱塬开始详细解释:“参照我写的简单生产力公式,接下来,多余的铁料,咱们制作成农具,锄头啊耕犁啊等等,免费发放给百姓。这么做,看似朝廷吃亏,实际是,咱们给出的‘生产资料’,必然能够转换成更多的‘生产成果’,暂时没有数据,就只能假如一下。假如,凭借更多、更好、更快、更耐用的大批农具,全国百姓将大明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一成,也即10%,这就意味着,大明的粮税收入也能提高一成,按照咱们今年1543万石的全年粮税收入计算,多出一成,就等于多出150余万石。这是什么概念?按照单个士卒每日两升米计算,这多出来的一成粮税,足够养10万大军两年有余。”

这么说完,朱塬想想又补充:“这个例子也是让大家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实际上,朝廷看似免费补贴了农具,但好处只会更多。我随便说。第一,可以刺激百姓的开垦积极性,这样大明能获得更多耕地,产出更多粮食。第二,粮食产量增多,百姓更加富足,天下也能更加稳定。第三,粮食产量的增加,还会带来更加低廉的粮价,这能惠及大明所有阶层,就比如冶铁匠人,朝廷把他们生产的钢铁免费补贴给农户,间接导致粮价更低,他们自己从朝廷获得的酬劳,用于购买粮食,同样的银钱,也就能买到更多口粮。第四,刚刚说过,更多的粮食产量,意味着更多的税收。第五,也是刚刚说过,咱们不用担心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可以放心地加大生产,为走向工业时代打基础。第六,通过提高钢铁产量来间接提高粮食产量,这背后其实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合理配置,当下看不出什么,过个一两百年,大明人多地少的时候,就会明白这种配置的强烈必要性。第七……嗯,一时间想不到了,大家也可以跟着想想……”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轻笑声。

老朱飞快在自己面前的笔记本上记下一些,一边笑着拍板:“莫要想了,就如此,行你说这‘补贴’之策。”

这么说着,老朱也没有忽略自己的老兄弟,转向李善长道:“百室你这问题也提得好,若等事到临头才发觉,不及安排,怕也会误了事情。”

左相大人能怎么办?

左相大人只能点头。

对面这,一套又一套的,李善长不想承认,内心里却难免生出一股无力感。

这厮……

究竟是那里蹦出来的?!

难不成,那女娲娘娘补天剩下的五色石,还有一块?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大秦镇王侯无敌万岁爷封州王明末钢铁大亨围棋传奇南明谍影抗日之全能兵王农民将军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光荣使命1937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春风玉露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皇孙白手起家穿宋,造反!【变宋】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大唐之混世异姓王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黜龙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极品大昏君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重生刘协,开局召唤白袍军!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最强皇太子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镇国少将军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