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周蓉来说,这个晚上,注定是不眠之夜。
本来想好的下乡计划,被父亲一句“秉昆走,周蓉留”,就给推翻。周蓉很清楚,在这个家里,父亲的话一言九鼎,谁也改变不了。
计划有变,只能重新想办法。
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周蓉拉下灯线,打开锁着的抽屉,从抽屉深处拿出一大摞信件和明信片。
看着这些信件和明信片,周蓉的思绪回到了四年前,她还在读初二的时候……
这个年代流行笔友,十五岁的周蓉,就开始与京城一位诗人通信。
这位诗人不仅文笔好,还会讲故事,讲那些周蓉爱听的故事。写着写着,周蓉涌起对这位诗人的崇拜。崇拜往往是爱情的催化剂,不知不觉,她爱上了这位诗人。
爱的,无法自拔。
后来,她知道了和她通信的竟然是知名诗人冯化成。这份爱,变得更有仪式感。
她决定要考到京城的大学,从此与他相伴在一起。
再后来,高考取消,周蓉的愿望破灭了。于是,偷偷去了一趟京城。
到了京城,周蓉才知道,因为自己给他寄的信和明信片,成了他引诱文学女青年的证明。从那时起,周蓉对冯化成又多了一份愧疚。
一个大胆且更加不理智的决定涌上了周蓉的心头,要把她最美好的一切都留给冯化成,来弥补这份对他的愧疚。
从那时起,整整一年,她和冯化成就开始筹划怎么才能在一起。这个年代,出城市都要有路条,想在一起,哪有那么容易。
冯化成没有办法,周蓉也想不出主意,两个人只能在通信中互诉衷肠。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等来了。
上山下乡,支援大西南,让两个人看到了希望。
贵州的一个小山村,京城可以去吉春也可以去,这令两人欣喜若狂。有了这个目标,周蓉憧憬起远离尘世,与相爱的人相守一生的日子。
本以为板上钉钉的事,因为父亲一句话只能望洋兴叹,周蓉一筹莫展。
周蓉是个爱情至上的姑娘,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爱情更重要。同样,周蓉骨子里充满了倔强,想做的事,一定要做到。
收起信件和明信片,关上灯,闭上眼睛。
辗转反侧后,周蓉做出了了决定。
于是,又打开灯,穿上棉衣,拿起纸笔写了起来。
……
吉春的冬天,极度严寒,零下三四十度都是正常温度。
即便屋里有火炕,也暖和不到哪去。
昨天一晚,周蓉起来几回,衣服脱下又穿上,穿上又脱下,早上起床,脑袋晕沉沉的,全身烫得不行。
周母见状借来体温计,一量体温,三十八度九,发高烧了。
吃了一片扑热息痛,又喝了一碗姜汤,周蓉窝在床上,依旧瑟瑟发抖,牙齿打着寒战。
发高烧的难受,周蓉还能忍受。有件事让她心烦意乱,心一直静不下来。
给冯化成写的信已经写好,要尽快把信寄出去。这个年代通讯不发达,信件邮寄的很慢,不快些寄出去,春节前冯化成一定收不到。
冯化成收不到,新的计划就没办法实施。周蓉十分着急。
思来想去,周蓉想到了蔡晓光。
像周蓉这样的漂亮女生,在任何年代都会有众多追求者,蔡晓光就是这些追求者中的一个。
蔡晓光是周蓉小学初中同学,周蓉学习好,考上了高中。蔡晓光没有考上高中,上了吉春最好的技校。
即便两人不在一起,蔡晓光依旧没有放弃对周蓉的追求。
从各方面讲,蔡晓光和周蓉挺般配。周蓉漂亮,蔡晓光是干部子弟,两个人从小就认识,有感情基础。
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蔡晓光就是周蓉的男朋友。
周蓉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有蔡晓光挡着,能少很多麻烦和纠缠。
不过,私下的时候,周蓉也跟蔡晓光说的很明白,两个人是不可能在一起。蔡晓光试着问为什么,周蓉回答很干脆,她有爱的人。
即便这样,蔡晓光依旧没有放弃。在他看来,能与女神般的姑娘常在一起,做她名义上的男朋友,此生足矣。
就这样,两个人象征性的在一起了。
“看来,这封信只能让蔡晓光给寄了。”周蓉心道。
于是,周蓉从被子里钻了出来,把写好的信装进空信封里,用糨子把空信封封好,扶着墙走出小屋。
见周秉昆正在外屋地生火,周蓉喊道:“秉昆,你过来。”
周秉昆把手中的炉钩子收好,拍了拍手上的灰,来到周蓉身前,“姐,你还发高烧呢,怎么出屋了?”
“发高烧也死不了人,能有多大事。秉昆,有件事你帮我个忙。”周蓉指尖轻轻撩了撩额头的刘海。
“姐,你说。”
周蓉把信递了过去,“秉昆,把这封信,送到蔡晓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