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读书人的傲骨,听上去感觉很高大上,但是宇文温认为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世间能有多少读书人(文人)真的有傲骨?

家境优渥的读书人可以有傲骨,那些成日里为柴米油盐奔波的读书人,有什么资格说傲骨?怎么能不向现实折腰?

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来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傲骨可是名传千古,然而陶渊明能如此潇洒,是因为他家境殷实,不缺这五斗米。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名臣,官至大司马,受封长沙郡公,江东一流人物,陶氏一族实力雄厚,所以才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潇洒。

那么对于祖辈在官场默默无闻的寒族子弟来说,这些读书人之中有多少个能有傲骨,有官不做而是采菊东篱下?

大家寒窗苦读十余载,不就是为了能够以文入仕?

为了能在地方官面前混个眼熟,总得放低身段去争取个露脸的机会,若是整日窝家里装清高,那就只能一辈子窝在家里。

入不了仕,那就要想办法靠着学识挣钱来养家糊口,学识渊博的开馆收徒,学问一般的就受聘当教书先生,实在没办法而家道中落的,就去替人佣书。

这种时候你还跟我讲傲骨?

想是这么想,宇文温说出口的却是另一番话:“王参军,物以稀为贵,傲骨若是人人都有,那就不值得大书特书了,难道不是么?”

王頍寸步不让:“大王,经学名家本就物以稀为贵。”

“王参军莫非是对寡人所说多有误解?”

“属下不才,还请大王明示。”

“所谓教育,即是教书育人,满腹经纶的有识之士,未必是一名好老师,寡人所说,王参军以为如何?”

“大王所言甚是。”王頍似乎听出来宇文温的言下之意,不过他不敢确定,因为对方若真的是那种看法,可是会让人有些惊愕。

“方才寡人说了,教材、师资,是寒族急需并且愿意为此花钱的资源,教材即是各类书籍,而师资,并不单纯指的是饱学之士,而是能够真正教书育人的先生,或称老师、教师。”

“以蒙学为例,幼童开蒙,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因为幼童未成年,心智不齐,若开蒙的老师不会教,那么幼童想要入门,势必十分吃力。”

“所以,如何让蒙学老师学会给幼童开蒙,这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想实行教育产业化,就要想办法让这些教书育人的学者真正成为合格的老师。”

宇文温慢条斯理的说着,然后引经据典:“前汉杨雄,其著《法言》曰:师者,人之模范也,故而如何让人成为师范,是为师范教育。”

这个典故,是求学社社长章华向他说的,最后两句,是他自己发挥的。

“师范教育?”王頍重复着这四个字,能确定宇文温接下来要说些什么,那么他之前的质疑,立论恐怕就不成立了。

“没错,所谓杀鸡焉用牛刀,若让二刘去蒙学开蒙,岂不是大材小用?而他们所授内容,自己觉得简单,但对幼童来说,却如同听天书。”

“王参军昔年为露门学士时,对教学有何感想?”

“呃,一言难尽...”

王頍想起当年自己的经历,他将近二十岁才发奋用功读书,只用了区区数年便学有所成,为当时的天子宇文邕任命为露门学士。

周国官学,除了太学之外,还有露门学、虎门馆、通道观,通道观是道家学校,而露门学、虎门馆是专门给贵胄子弟读书的学校。

露门又称路门,为宫廷最里层的门,露门学的学生是皇太子及贵族子弟,设有露门博士、露门学士,王頍作为露门学士,当然教过学生。

按照他的教学经历,在露门学教书真的很辛苦,一帮平日里飞鹰走狗的贵族子弟,在学堂里读起书来大多心不在焉,简单的知识教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学不会。

这些学生身份高贵,皇太子和皇子就不说了,其他人年纪小小却有爵位,不是公就是侯,搞不好还有国公,他一个没有爵位的学士,说话都没底气。

学生的父辈、祖辈在朝中不是高官就是勋贵,所以当老师的饱学之士对这些学生无可奈何,用心学的还好,不用心的那些学生,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

而王頍作为学而优则教的露门学士,一开始是没人教他如何教书的,当老师的不得要领,当学生的顽劣不堪,那种日子,他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难受,都不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

等一下!我记得当年有个宗室子弟,堂上顽皮被罚整理藏书,结果居然让其唤作十五的家奴冒名顶替去受罚,这宗室子弟的爵位好像是西阳郡公,莫非....

想到这里,王頍瞥了一眼宇文温,宇文温对此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是“不正常人类”,对于大象二年二月以前的“往事”记得不是很清楚,所以不清楚对方想起了什么往事。

见得王頍对于当老师颇有感慨,开始认同自己的观点,宇文温决定趁热打铁,而对方那一瞥让他心里发毛,所以赶紧说下去:

“欲兴教育,先得有良师,良师如千里马,可遇不可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师范教育要考虑的事情。”

宇文温开始向王頍宣扬一个概念,那个概念在原本的历史里,大概要到近代才会出现,这就是“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就是培养教师,如同工业化生产般大批量培养。

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是两种概念,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也是两种概念,一个良师,应该知道如何高效的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得培养对方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

对于整个教育而言,这样的老师在蒙学时期很重要,即所谓“开蒙/启蒙老师”,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可以极大调动幼童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童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幼童亦是如此,性格不一样,天赋也不一样,智力发育程度也不一样,如何因材施教,是合格的启蒙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这样的能力,大多数老师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有人读书做学问时是好手,但是要教人却很蹩脚,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之后,才会成长为一名良师。

然后大多被士族聘请,轮不到寒族来分一杯羹。

那么,如果要把教育当做一门产业来经营,师资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是说有了二刘等经学名家,就真正拥有了深厚的师资力量。

宇文温之前说过市场要细分,那么教育产业要提供的“货物”——知识,需要通过老师这一“工具”教授给客户。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宇文温认为拥有大量合格的老师,是产业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像神箭手射箭那样,弓不行、箭不直,即便射术再精湛也射不中箭靶。

神箭手需要名匠来制弓、制箭,提供合格的“产品”,而教育也是这样,需要有人能来培养合格的老师,来教育数量众多的学生。

所以师范教育是必须推行的,而黄州州学,早几年就在进行这一准备。

到州学求学的学生,家境不一,有的学子囊中羞涩,于是州学便专门组织了“勤工俭学”,让这些学子能够通过工作自食其力,将获得的收入用来承担求学期间的开支。

学子总归是读书人,州学安排勤工俭学,这个“工”自然筛选过一番,不会让人觉得糟践学子,帮人代写书信是其一,到蒙学授课是其二。

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适应当老师,面对着堂下黑压压一群人,即便只是幼童,许多第一次当老师的学子,站在堂上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

然后被顽童们嘲笑,然后面皮薄的人就泪奔跑出学堂。

这种事情很正常,万事开头难,州学会有专人帮助学子克服心理难关,然后渐渐地放开,能正常给幼童们讲课。

宇文温举这个例子,不是要自夸州学的勤工俭学是如何让学子获益,而是要说明一件事情:关于师范教育的尝试,已经进行了数年。

许多在黄州州学求学的学子,学到后面发现自己没有机会脱颖而出,这就意味着没什么机会被地方官征辟,所以仕途无望。

但州学组织的勤工俭学,以及求学社组织的义务教师活动,让他们看到了谋生的另一条路。

求学社积极组织“培训班”,让有经验的蒙学老师来当老师,教这些学子如何当蒙学老师,在培训班毕业后,这些学子如果愿意,可以作为求学社的“雇员”,以老师的身份到各地蒙学授课。

黄州各郡的蒙学越来越多,而有了商贾的踊跃捐资助学,蒙学前几年是免费读书的,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到蒙学授课当然不会有束脩,他们的收入,是求学社发的“工资”。

以免费教学的蒙学为训练场,锻炼这些老师的教学能力,求学社会定期组织这些“员工”开会,讨论各自的教学心得,相互提高教学水平。

虽然短短几年内不会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这样的模式,为求学社积攒了宝贵的师范教育经验,蒙学是如此,郡(县)学、州学也是如此。

求学社酝酿的师范教育,实际上还处于草创阶段,但是因为规划得力,已经快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而大量聘用州学学生做老师、经培训后到蒙学授课,已经形成了一条牢固的“就业链”。

许多家境不佳的学子,做了取舍之后,决定走这条路自食其力,求学社对于如何培训蒙学老师,越来越有心得,宇文温对于成功开展师范教育,有充分的信心。

同样的道理,郡(县)学、州学的老师如何培养,是必然要面对而的问题,为了高效培养出符合相应教学要求的各类老师,就得有符合要求的评价标准,这就需要教学大纲。

绕来绕去又绕到教学大纲,王頍此时却不觉得有多少抵触的感觉,他觉得让读书人强调“售价”有辱斯文,一个经学名家不应该和屠户一般,将知识当做猪肉称斤出售,如同市侩般与人讨价还价。

但出售知识的若是专门教学的老师,这好像就说得过去了:木匠靠着木作养家糊口,那么老师靠着教书挣钱养家糊口,有何不可?

他渐渐冷静下来,想起《教学大纲(草稿)》里对教学阶段和时间的规划:六年蒙学,四年郡学(县学),四年州学。

根据这样的阶段、“学时”,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知识)内容,然后由精通相应学习(知识)内容的老师授课,可以用十四年时间,培养出知识水平等同于秀才的学生。

秀才之名源自前汉,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此即为察举。元封年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

只要不是资质愚钝之人,认真读书十四年,就能具备秀才的知识水平,如果求学社真能做到这一点,王頍觉得这门买卖会越做越兴旺。

当然,对于天赋异禀的人来说,十四年太久了。

王颁年少时好游侠,到了二十岁尚不知书,被兄长一番斥责之后幡然醒悟,用功读书,昼夜不倦,很快便熟读《孝经》、《论语》、《左传》、《礼》、《易》、《诗》、《书》。

他二十二岁那年,就已经读遍五经,熟知经义,京城大儒对他称赞不已,被当时的天子宇文邕任命为露门学士,王頍只用了两年,便完成别人花十余年还未必做得到成就。

但王頍没有丝毫小觑寻常读书人的心态,他二十岁以前虽然好游侠,但五六岁便开蒙,读书写字不成问题,只是心没有放在文学上。

他成日里和游侠儿厮混,熟读兵书想着将来驰骋沙场,只是被兄长责备之后,不想担着“不学无术”的恶名,所以为了证明自己,才有了后面的表现。

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资质不差又有良师指导,从开蒙起花十四年苦读,要达到州秀才的水准,并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在于这样的良师,真的能够通过“师范教育”培养出来么?

王頍此时已经完全忘了“读书人有傲骨”这回事,因为宇文温是要用师范教育来培养专门教书的读书人,所以他的注意完全集中在师范教育上,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宇文温的“歪理邪说”。

宇文温对于这样的结果,完全没有丝毫意外,因为他的规划虽然有些俗,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历史上正规的师范教育伴随着工业革命出现,是国民教育水平大爆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见着王頍忘记了辩论,一副洗耳恭听的表情,宇文温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开始进一步对其“洗脑”:“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蒙学、郡(县)学、州学的老师,当然有不同。”

“那么师范教育培养的老师,当然也分三种,此即为产品细化。”

“大王,莫非要将求学社的...经营范围,增加一项师范教育?”

“没错,师范学堂,是章社长正在筹划的事情,届时,入读师范学堂的学员,学费全免,食宿全包!”

“这....请问大王,求学社如何盈利,如何经营教育这门产业呢?”

王頍有些纳闷,他琢磨着从培养教师,到这个教师教的学生读完六年蒙学,恐怕十年就过去了,所以教育产业化恐怕要十几二十年才见效果,那么如何短期内从中获利?

对于这个疑问,宇文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王参军莫非未有经营产业?”

“大王,属下不擅长货殖之术。”

“原来如此,寡人对此颇有心得,既然要把教育做成一门产业,手法当然也有相似,王参军可感兴趣?”

“属下聆听大王教诲。”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中世纪王者之路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