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弘治皇帝看着朱厚照,没想到朱厚照还有这么一面。

紧接着,弘治皇帝就是感慨,“朕治民十几年了,今日才是觉得,朕的一举一动,事关苍生啊。

你在西山且好好做,朕看着呢,朕很高兴,很高兴。

等过些日子,朕再来看,看看西山如何,看看你做的怎样。”

弘治皇帝不再往下说下去,回到了马车上。

朱厚照突然发现,这位刚刚才年过三旬的帝王,已是鬓角斑白。

开了年,朝廷休沐结束,也是有条不紊的开始投入正规。

就在年的氛围还未散去,一件大事在京师引起不小的震动。

去年的时候,朵颜诸部来贡,辽东总兵官李杲与巡抚张玉、镇守太监任良合谋,以为朵颜三卫积弱可欺,欲杀其冒功掩罪,乃令都指挥崔鉴、王玺、鲁勋设酒席,诱其来市者三百余人赴宴,尽杀无余,竟上奏报捷称:三卫分道入寇,官军败之。

这件事,一开始朝臣是不信的。

朵颜三卫被鞑靼所逼,走匿边塞,以寻求大明保护,其势力衰久不振。

换一句话说,大明现在就是在吊着他们的命,天知道没了大明支持,他们还能抗几天。

而鞑靼小王子部及火筛等部相倚日强,为东西诸边患,辽东边塞屡次失事。

所以,大明需要在辽东有人有充足战略纵深和时间预警。

所以,朵颜三卫现在只能依靠大明,而大明在辽东,也需要朵颜三卫预警,防止鞑靼劫掠辽东。

两边一拍即合,合作啊。

这不是合作的挺愉快的啊,怎么好好的,打起来了。

再说了,这一面是大明的辽东前线,人家巴结都来不及,还会惹事?

另一面是大明在辽东的一把手,这,还真不好说谁真谁假。

得,那就派人去看看吧,弘治皇帝命副都御史顾佐前往核实,出了趟公差,连年都在路上过的。

顾佐自辽东还,奏李杲等诱杀冒功之事属实。

既然事实确凿朝议之下,也出了结果。

任良还京,李杲、张玉免职致仕,崔鉴、玉玺、鲁勋各降一级。

这个结果,也算是给朵颜三卫个交代了。

可接下来摆在众人面前又是个难题,辽东的烂摊子,总得有人有收拾吧。

辽东的巡抚,总兵,中官,回京的回京,致仕的致仕,一时间偌大的辽东,竟是群龙无首了。

不对,辽东倒是有个太监何鼎,可那管什么什么用,巡抚,总兵官缺人啊。

再说了,明眼人都看着呢,人家只是脑子不够用,又不是傻子,李杲、张玉犯欺骗妄杀之罪,罪当显戮,却待以致仕之礼,恐三卫闻之,积愤为患。

和朵颜三卫的梁子这算是结下来了,得需要个人去辽东主持大局,一来即能安抚,二来,也有足够的威信,不怕你出什么幺蛾子。

可这样的人选,不好选啊。

最终,还没来得及动身的王越就成了最佳人选。

王越本来就在边疆吃得开,起家就在辽东,有些名,这次回去,也算是得心应手。

再说了,听说杨一清在西北干的挺好的,老同志嘛,哪里需要哪里搬,要给年轻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嘛,要去大明需要你的地方啊。

至少现在,相比于辽东,西北不知安稳多少。

重要的是,辽东啊,太危险了,谁愿意去啊,在关内呆着不好吗?

再说了,看着架势搞不好还要打仗,算了算了,太危险,免得赔了夫人又折兵。

倒是有几个翰林嚷嚷着要提携玉龙为君死,为大明争回脸面,主动请缨。

只是可惜,当时就否了,开玩笑,靠你耍嘴皮子就真的要完蛋了。

于是,品级够的不愿意去,愿意去的品级不够,也没有能力。

王越,十分幸运的得到了朝廷上上下下的大力推荐,弘治皇帝也顺水推舟,诏来王越奏对。

王越倒是很干脆,陛下让臣干嘛臣就干嘛。

王越干脆利落的表态得到了一致的朝廷喝彩,弘治皇帝也很高兴,当即下旨,三边总制王越改任辽东巡抚,加左都御史衔,特赏白银千两,不日赴任。

与王越同行的,还有平江伯陈锐,挂靖虏将军印,充辽东总兵官。

如此大的消息,朱厚照得知以后,并未在意,只是感慨,看来自己老爹对宦官和这些高级军官还是格外开恩,宽厚有些过了。

朱厚照现在倒是惦记着何鼎交代的事,到底办的如何了?也不知道那土豆是不是适应辽东,长势如何,能不能达到高产的标准。

这件事在朝堂上只能是算作一件小插曲,几年一度的春闱即将来临,成为了人们万众瞩目的焦点。

朝廷命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程敏政为会试正副考试官。

消息一出,二人的文章诗集一时间水涨船高,造人疯抢,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一时间,各地学子,同窗之间,见面的礼物都是二人文选,有些路远的没能买到,得了一本,千恩万谢。

不为其他,所有的举人们都想从二人的着作中看出文章喜好,到时候好投其所好博得个好名次。

有些家中有关系的,已是打听清楚了这位阁老,知道出题平素喜欢偏,怪,不由得叫苦不迭。

其实这还真的怪不上李东阳,程敏政,这科举到现在都九百年了,之前还好,从儒家经典中截取,还能四平八稳,到现在,可不是东截一点,西凑一点,出的可不都是怪题。

作为全民狂欢的运动,朝廷里也都关注着此事,关于呼声最高的会元人选,莫过于南直隶的苏州府举人唐寅。

这位唐寅,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如今更是风头无二,应天府的解元,南方士子的佼佼者,更是会元,状元的热门人选。

更是有人私下说,弄不好弘治十二年,要出一次大三元,三元及第啊。

只有朱厚照知道,现在笑得这般高兴,到时候有你哭的。

这或许就是唐寅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候了,接下来,他的整个人生都是悲剧啊,最后落魄致死。

关于这项全民追捧的运动,朱厚照并没有太在乎,他现在倒是一心一意的在西山搞起了邮局。

要说驿站,老早以前就有了,可要说民间通邮,这可是闻所未闻的。

驿站这玩意儿,为的是传递紧急情况,接待的一般也只有官员。

要说最出名的,就是一百来年后有个叫李弘基的驿卒,后来失了业,改了名,叫李自成,送走了自己的老东家大明朝。

至于民间书信,大都是托着同乡所带,时间不确定,能不能到不确定,就这,还是随机的。

所以啊,这才有了家书抵万金啊。

朱厚照在西山登记时,相当于重新将黄册造册,如此一来,对西山的掌握就更深了一步。

大部分都是河南人,况且州县比较集中,倒也能开辟一条邮路。

况且距离不算太远,成本也不高。

再说了,现在是试运行,说到底,公益性比较大,实际上挣不了什么银子。

这一路上上,招募的人手马匹,铺面,开销,还有在各个府县设立驿点,这些林林总总下来,倒也是要个千两银子。

至于这个银子,朱厚照是不能出的,直接进宫去找弘治皇帝。

见朱厚照说完想法,弘治皇帝又觉得有点意思,以往的驿站专递的都是军国大事,至于给平民百姓送信,这一点朝廷还真的没有想到过。

总之就是很有搞头,不仅是善政,而且最重要的是,省钱。

关键的是,这比驿战那个不仅省钱,还省心啊。

驿卒那个动不动就是几百里加急,那是什么?那个不长眼的敢动手,一站传一站,哪断了,好,附近的土匪什么的,全给你杀光。

至于路上,那都是上等良马,是抢时间的。

还有驿站,还要接待官员,那每年也是个无底洞啊。

至于太子这个,不紧不慢,时间宽裕,住的呢,自费,也不需要招待,安全呢,全是家信,你要是要,拿去啊,只要你有用。

弘治皇帝脑子里飞快的想了想,不贵,千两银子,可以弄一下。

弘治皇帝大手一挥,钱就拨下去。

朱厚照一贯的宗旨就是有了钱,啥事都能给你办拖了。

很快,镇国邮局的牌子也打了出来。

至于具体的事情,朱厚照就安排给了谢步东去做。

代写信的人,就是在西山找了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穷酸秀才什么的。

你说举人吧,你考不上,但也好歹算是有着半桶子墨水,下苦力的活,你又干不了。

正好,活计给你安排了,写写信,不算累,也算是给你找个生计。

至于收费,根据距离的远近,收个十文到二十文不等,距离远近所定。

这下子,邮局的开设在西山不免掀起了一场地震,丝毫不亚于春闱对京师带来的冲击。

对于西山上的人来说,他们不在乎谁是会元,状元什么的,他们在乎的,就是自己身边的小事,就是些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个词,叫背井离乡,就是到了以后,落叶归根也是国人最大的精神归宿。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更别说他们这些实在是活不下去,逃荒离开了故土的人。

有句老话,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但凡是能有活下去的机会,谁真希望到处流浪啊。

家里的里里外外,七大姑八大姨的,谁都割舍不下啊。

这一眨眼的,也都没了消息,搁谁谁心里也不好受啊。

可现在都好,有机会了,只要花个十几文的钱,就能问问家里的情况。

不识字?没关系啊,村里总会有一两个识字的,不碍事,不碍事。

十几文大钱,他们现在可不比当年了,当年就是一文钱也要心疼半天,现在,还是出的起啊。

不知不觉间,那个当年也只不过是几个月前,他们现在早就把自己当做了西山的人,就好像祖祖辈辈都住在此地一般。

于是,一个个穷酸秀才面前排上了长队,朱厚照特地交代下来,别整什么之乎者也,大白话就好,人家怎么说,你就去怎么写,别在那搞什么添油加醋的。

人,还是要吃饭了。

说话的都是说什么家里怎么样了,房子倒没有,家里的地怎么样了,谁家的肚子生没有生,自家的茅厕费点心,要看好。

一个个穷酸秀才们都是嘴里小声嘀咕着“粗俗不堪,有辱斯文”,手上还是很实诚的写着。

很快,马车上装的满满的一大袋信件出了西山,出了北直隶。

转眼间,出了正月,距离春闱只剩一个多月,各地的举人才子也都纷纷赶赴京师,一时间,最为火爆的就是…………青楼。

这也难怪,这才子佳人什么的,反正来了的都是自认为自己是才子,身边自然缺的是佳人,所以啊,饮酒作乐,万一啊,说不准自己就是花魁的慕下客啊。

最重要的是,狎妓在现在,不是嫖娼,而是一种文人风雅的活动,要是师徒,同窗一起,更是一桩美谈啊。

京师内大大小小二十来座青楼的老鸨龟公们都是一副平时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架势,身段妖娆的花魁们捧着心口痴痴等着,望穿秋水等着自己的如意郎君,少年才子。

至于这等热闹,朱厚照是一定要去凑的。

只是此事,要保密,万万不能被人知道了,要不然自己就完蛋了。

而且,还得有个门清的。

思来想去,嗯,张仑,这是个最佳人选。

一直被遗忘的张仑被朱厚照喊来,看见朱厚照满脸堆着笑,张仑就感到一阵恶寒。

“殿下,殿下,您饶了臣吧,此事,就是借臣十个胆子,臣也不敢啊,臣要是带陛下去那种地方,陛下,不,不用陛下,臣的大父就要把臣活活打死啊。”

果然不出张仑所聊,听到太子想让他带着去青楼,张仑吧嗒一声,跪在地上,差点尿了。

天啊,这不就是老寿星吃砒霜,找死啊。

张仑不用脑子,就是用屁股都能想的到后果,一旦东窗事发,自己的下场……

不仅仅是自己,整个英国公府到时候都要被牵连啊。

张仑打了个寒颤,心里有苦说不出来,欲哭无泪,你说你堂堂一个太子,宫里这么多的极品美人,一个个都巴不得你去宠幸,你说说为啥就是非要去逛青楼不成。

张仑打定心思,就是打死自己也都不能办这事。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