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两族袁氏尺有所长
刘飞有所警醒后,在下半场宴会一直低调收敛,但是恰恰这种行为被袁滂看在眼中,陈郡袁氏,中国古代着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陈郡相当于今淮阳、太康、鹿邑等地,也就是袁氏始祖袁涛涂后裔的直系望地。也是后来五姓七望之中最古老的一支,也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族,横跨几个朝代是有其过人之处的。有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五朝门第中侨姓“以王、谢、袁、萧为大”,即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并称四大姓。这时的刘飞还没有注意到袁滂对自己的注意,也不知道会成为此次江南之行和蔡文姬之间婚姻的助力,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在袁滂的认知里少年都应该是锋芒毕露但是刘飞的表现确实藏拙,顿时就对刘飞感兴趣了在回想刘飞自从来到洛阳被圣上和宦官,外戚以及文臣武将之间的关系处理的游刃有余和恰到好处时,顿时有拔高了一个重视程度不是有雄才必然有大略,也有可能有智谋之士出谋划策也说不定。看来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为家族为子孙后代计雪中送炭一定好过锦上添花,袁滂已经暗暗做了决定。
袁滂一直坚持的原则是“纯素寡欲,终不言人之短。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滂独中立于朝,故爱憎不及焉。”
东汉时,从陈郡迁居到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的袁氏族人发展为当地一大望族。也有说是独立发展源远流长,汝南袁氏,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留名史册。历代汝南袁氏封爵的有6人,各种史志收编的汝南袁氏名人有20多个。汝南袁氏是一门累世专攻一经的家族,世传孟氏《易》学,“门生故吏遍天下”。“(汝南)袁氏贵宠於世,富奢甚,不与他公族同。
两门袁氏一个昙花一现“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一个源远流长核心在于教育,陈郡袁氏自袁滂任司徒开始,直到唐代,子孙连续13代都有人担任重要职务,活跃在政坛将近600年。如果想要消灭士族和家族就必须研究和了解才可以,杀人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可以以曹孟德为例,如果不是动辄抄家灭门,动不动屠城也许早就三国归曹魏了。
这也是后来黄巾起义时袁滂避祸江南时才说起的渊源,后边会详细讲解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刘飞跟曹操喝酒时,孟德感慨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为国效力呢?刘飞安慰道:阿满入锥子藏于袋中,手指着灯笼道:比如火置于纸中没有什么可以遮挡你的光芒,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评价票破千,加更
鲜花破千,加更
书评破百,加更
跪求鲜花、评价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