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说魏洲出现了洪灾?”
李世民听了也是一愣。
隋末,李密改武阳郡为魏州。
唐武德四年,再次为魏州设置总管府。
到了宋朝这里就改名叫北京大名府。
水浒传里面着名的阳谷县和梁山就在这一块地方。
那梁山又叫水泊梁山,这一片的水系资源可谓是相当的发达。
“对,听说是连夜暴雨河流决堤,然后冲垮了田地和房屋,不得以他们只能离开。”
“可恶!”李世民一拍桌子:“叫吏部的人过来,魏洲是谁的地方?”
从前几年的蝗灾开始,朝廷就出台了各种针对自然灾害的处理办法。
所以这几年大唐虽然不算风调雨顺,也常有洪涝旱灾等天灾。
但是因为整个国家粮食充足,应对得当,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李世民震怒,很快吏部的人就来了。
听了事情以后,吏部尚书高士廉说道:“魏洲刺史现在是刘旻,发生水灾的成安县令应该是王尚。”
说完他犹豫了一下说道:“王尚是大业十二年就在成安县当县令,当年我大唐军经过的时候,他曾开城投献,后来太上皇就让其继续留任成安县。”
“听说此人……”
“不用再说了!”李世民打断了高士廉的话:“直接去成安县。”
“陛下,成安县既然遇见水灾,只怕是道路难行……”
有人在一边说了一句,就被李世民瞪了一眼。
“百姓都从成安走到这里了,他们走的我们就走不得?”
李世民都这么说了,谁也不敢再多嘴,只能传令下去,略微改道向着成安县而去。
这里离成安县还有一百多里地,但是李世民心中有无名火起,所以叫大部队慢慢跟上,他只带了轻骑和颜开等几个人先行一步了。
“糟了,看来这成安县知县要倒大霉了!”
“主播这是在给咱们播太宗微服私访记啊!”
“对对对,主播,你给二凤提一下啊,这么大张旗鼓的冲进成安县,就是有什么等你们倒了也什么都查不到了。”
直播间的网友自然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不断地在弹幕上给颜开出主意。
颜开看了倒是也觉得合理,就把这事儿给李世民说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我刚才也是在气头上,我们就这么去魏洲,确实不妥。”
先找了一个县城买了一些寻常衣物,又买了几匹普通的马车,扮作了寻常的商队模样。
“那我就叫你李二爷?”颜开开玩笑的说道:“当着外人总不能再称呼你为陛下了吧?”
“李二爷?”李世民倒没觉得这个名字有啥问题,本来他就排行老二,姓李叫李二爷也没有什么毛病,就是看颜开这笑的,总觉得他话里有话啊!
他哪里知道原来颜开在心里可都是叫他李二的!
“行吧,就叫李二爷!”
一共就留下了三十多个人,李世民扮作商队老板,颜开扮作了商队账房,向着魏洲继续前进。
走了一段,就又看见有一些流民,颜开拿着准备好的吃食发给那些流民,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也都是成安县来的。
打算去魏洲州府,听说那里已经设置了安民点,去了那里先安置下来。
李世民这个时候已经过了气头了,只是冷笑说道:“这成安县看来可不简单啊!”
众人都知道他说的是反话,这个时候可不敢接话,只能埋头赶路。
来到魏洲城外,果然看见这里有不少的安民点。
李世民也不说话,直接就走了过去。
其他人也只能跟上。
这会儿还没有到饭点,几口大锅架在那里咕嘟咕嘟的煮粥。
李世民看了一眼开口问道:“你这稀粥到时候舀起来怕是一碗粥有半碗都是米汤吧,如何能够管饱?”
煮粥的应该是州府请的个老妈子,看见李世民苦笑一下:“这位说的轻松,这煮粥难道不要米不成?就这些粥食,都还是刺史大人向各家富户借来的!”
“还要向城中富户借粮?”李世民眉头一皱:“魏洲的常平仓呢?”
老夫人叹了口气说道:“连夜暴雨,常平仓年久失修,直接就塌了,里面的粮食抢出来一点,但是更多的都泡了水,直接就霉了。”
李世民差点想要骂人,这常平仓能塌?
魏洲刺史是干什么吃的?
“李二爷!”颜开在一边轻轻喊了一声,给他使了个眼神。
李世民本不是这么轻易动怒的人,只是在长安城里面待久了。
下面报上来的尽是国泰民安,结果自己刚一出长安城,就遇见这样的情况。
这让他觉得自己是被下面的人蒙骗了,所以才会如此恼怒。
压抑着怒火,李世民问道:\"那可知道你们刺史大人在哪里?\"
老妇人奇怪的看了李世民一眼,这人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居然一来就问自家刺史大人。
“大人去旁边州府借粮去了。”
“借粮?”
“对啊,你也看见了,这粥稀成这样,都只够三天的量了。要是再借不来粮食,怕是这样的粥都喝不上了。”老妇人有些不耐烦了:“你们看样子也不是来喝粥的,就别在这里挡着了,马上就要开饭了。”
“你……”
跟着李世民的李忠站出来一步,居然敢对陛下不敬。
不过又被颜开给拉住了。
“你们这里需要粮食的话,我们可以捐一点。”颜开说道。
听见颜开这么说,这老妇人一下就眉开眼笑了起来。
“那感情好!这位小哥从这个方向过去三百米左右,能看见一个院子,到那里找州府的书吏。到时候你们捐了多少都会记录下来,等灾情过去了,在咱们魏州做生意的话,刺史大人会给你们便利的。”
颜开一愣,这魏州刺史有点意思啊。
李世民带着颜开他们离开,然后小声说道:“李忠,派人进城悄悄打听一下,这魏州刺史风评如何。”
那老妈子是跟着刺史做事的,问她的话未必能得到准话。
还是要问城里面的魏州百姓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