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总督唐爱明也很懵逼,他也没想到,他才刚去迎驾,一回来就发现列车站外的民众互殴起来,直接演变成了全武行。
唐爱明仔细一看,却是一群士子在互殴。
儒巾与折扇丢了一地。
“臣也不知。”
唐爱明回了一句,又道:“臣尽快去查清楚。”
朱由校这时候吩咐道:“朝天鸣枪!然后派人去维持秩序,动手的先摁在地上!”
“是!”
唐爱明回了一句。
没多久。
砰!
砰!
砰!
震天响的枪声出现。
许多听到枪声士子倒也没再互殴,且因看见皇上出现了,也就老老实实站到了一边。
不过,也还有一些士子还在忘我的互殴着,互骂着。
“下贱的东西,若不是朝廷开恩,你这种贱民有资格读书?!还好意思,在老子面前称读书人?!”
“叫你娘的说我下贱,老子也是汉人,总比你曾扬言要做铁木真第二要强,你他娘的才叫贱,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个数典忘祖的狗东西,就喜欢扮胡骑!”
“你敢骂我,看我今天不打死你!姓龚的,在三十多年前,你大父还是我家的家生奴!你见了老子得跪着磕头!”
……
在这些还在互殴着的士子对骂后没多久,官兵就赶了来,强行将这些人摁在了地上。
朱由校也在这时候走了过来看着这些士子,道:“很好,朕差点以为又发生什么暴乱了呢,说说吧,为什么在这里斗殴,还都是一群读书人,怎么,不讲道理,改抡拳头了?”
“回皇上,是他们那些天天喊着要自由要变法的人先动手,他们大逆不道,总想着让朝廷变法,想天下变成他们的天下!”
被军士摁在地上的龚廷祥,这时候朝朱由校大声喊了起来。
朱由校先看一眼被官兵隔绝在外的其他百姓,然后又才回头看了一眼龚廷祥:“那你说说是谁先动的手。”
“姓龚的,明明是你先惹的我!”
这时候,同样被军士摁在地上的万维枢大声回了一句,然后也朝朱由校喊道:
“皇上,我们冤枉啊,我们没有大逆不道,我们只是想向您献言,想让朝廷知道天下民意!”
“陛下,请变一家之法而为天下之法,并还天下万民以自由啊,此乃天下万民之愿啊!”
“陛下,难道真的觉得,现在这种以天下奉一人的制度真的好吗?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以天下奉一人就是这样的状态啊!陛下!”
万维枢这时候继续大声喊道。
朱由校听后笑了起来,但他没有说什么,而是来到了龚廷祥面前来,问道:“你觉得他刚才说的对吗?”
“不对!”
龚廷祥大声回了一句。
“那你给朕陈述一下,你觉得不对的理由。”
朱由校回道。
“回皇上,法乃执政者驭民之术,其术乃循于道,道当以汉家利益为本,这才是为天下之法,而非是由天下人定法!”
“因天下人太多矣!”
“以我大明之大,亿兆百姓,人人皆有自己的法,即有自己的术,若都使之为国家之法如何能行?故有言曰:谋略可归之于众人,但定法需归之于一人!”
“也就是说,我大明只能有一个领袖,那就是天子!哪怕多一个人,若能分享王权,便会产生乱象!君权被外戚分享、被宦官分享、被权相分享而导致朝局纷乱乃至天下纷乱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龚廷祥说后就大声回了一句,又对万维枢道:“所以,我说你们是居心叵测!”
温体仁、卢象升、唐爱明听后皆点了点头。
“很是!”
在场许多大公派的士子也都表示赞同,并因此小声议论起来。
这个时代,大明是世界上最强大和富足的国度,所以,汉族士大夫们在思想方面比较独立,没有太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自然也就有不少士子能承认龚廷祥的观点有道理,而没有盲目觉得即刻废除君权才是紧要之事,也都有根据眼下实际情况做出自己判断的能力。
当然,万维枢等崇尚自由、要求限制君权、要求地方自治的士子也不是完全出于私心,也是在总结中华数千年之弊后,再加上对自己商人阶层被盘剥太狠的现实,而有了这样的思想。
“姓龚的,你怎么不把你自己给阉了,然后进宫给陛下当奴才去!纵观历史,社稷倾覆,哪次不是专权者苛政暴敛所制!官僚只知有君父社稷而不知有民众,以致于暴乱常生!”
万维枢说着就看向朱由校,喊得:“陛下,大明宗社(朱氏皇族)欲要永存于世,非变法不可!不然,将来君王旦有不知收敛者,必演暴政,而演暴政,则必生暴乱啊!不如,复封建,废郡县,而放权于下,令地方自治,天子垂拱,则天下大安,我大明宗社必长如周朝也!”
这里,万维枢所提的复封建,是指复姬周时代的封建制,而废郡县自然是会秦以后的郡县制。
大明的士大夫所变法的思想来源依旧还是来自于本国的历史,毕竟现在西方也还没有在思想上对大明的士大夫们产生多大影响。
“没错,陛下难道您就能忍心看见多年后,因暴乱而使天下汉民损一半,甚至出现两宋亡于胡虏之命吗?”
自由派中有士子也响应起来,且也明显是仔细读过《皇明圣训》的,而知道他们现在的皇帝最在乎。
“天下若大乱,岂是天子一人所致!若一个王朝历经数百年而亡,怎能把数百年之弊归于天子一人!”
龚廷祥大声喊了起来。
“不必再言!”
朱由校这时候阻止了这些人的争辩,而说道:“朕早就闻知江南一带士风激进,两个人就有三种治国之道,如今一看,果然如此!在朕看来,不事生产者太多,以致于吃饱喝足了没事干,因而喜谈天下事的就多了,也就真的笃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既然这样,朕给你们一个进言献策的机会。”
说着,朱由校就吩咐道:“传诏于天下,下个月朕在南都开设讲坛,天下有志于为社稷进言献策者,皆可来讲,但需与人争辩,若真能说服朕与他人,朕会纳其言,并超擢其进翰林,以咨国政!讲坛活动就叫金陵大会!”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