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禅让大典之后,太上皇朱元璋便在胡贵妃和几个未就藩的儿子陪同下,回了凤阳老家。

在凤阳他拜祭了父母的皇陵和祖宗的祖陵,然后在中都住了两个月,与父老乡亲抚今忆昔,把酒话桑麻,一解心中乡愁。

但他也没有在故乡久住,三月初便离开了凤阳,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巡视了沿途南直、山东各府。

这才是朱元璋此次出巡的真正目的——他想亲眼看一看自己打下的这片江山,经过三十年的治理,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是不是像地方官员奏章中说的那样‘百姓安居乐业,始知有生民之乐’

虽然所到之处,官员肯定会多加粉饰,但朱元璋这种布衣天子,还是可以从城市的繁华程度,农民的衣着体态,甚至野狗野猫的胖瘦中,看出老百姓真正的生活状态。

在山东时,他命布政司将济南府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请到大明湖,亲自设宴款待。

朱老板手里有黄册,所以济南府有多少适龄老人,他一清二楚。省里的官员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能来的都请来了,最后一共宴请两千七百名老人赴宴。

老人们激动地给太上皇磕头,朱元璋高兴的让他们平身,看着这些穿着新衣服的老人家,笑问道:“这是把过年衣裳都穿来了”

“嘿嘿,那是。俺们做梦都不敢想能见洪武爷一面,那不得好好扎裹扎裹”山东老汉们笑道。

“哈哈,咱现在跟你们一样,都是颐养天年的老人了。”朱元璋摆摆手道:“不用把咱当回事,就当是个老兄弟跟你们唠唠嗑。”

朱元璋说着,目光缓缓扫过一众老人家,满意地点点头道:“嗯,脸色都不错,看来至少能温饱。”

“托洪武爷的福啊这都是!”老人家们纷纷感激不尽:“不是洪武爷的大恩大德,俺们哪能活到这岁数”

这绝对不是虚言奉承。朱元璋在位期间,特地颁布法令,要求全国善待老人,逢年过节县里还要送米面衣物去慰问老人。

为了让百姓能老有所养,洪武六年他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其差役。’只要家中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一个儿子便可以免去劳役。

洪武二十年,随着国家不再用兵漠北,财政开始盈余,朱元璋又颁布了终身养老令,规定七十岁以上老人,国家赐给‘社士’、‘乡士’等荣誉称号;八十以上老人,每月给米五斗,酒三斤和肉五斤;九十岁以上老人,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匹帛和十斤絮。让老百姓真正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因此老百姓都会竭力奉养老人,所以只要看老人的状态,就知道此地的生活水平,如果老人都面有菜色,有气无力,那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也不会好!

让朱元璋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山东老人普遍身子骨硬朗,好多人面色红润,没有长期忍饥挨饿者。

“好好,可见官员们没有把咱的话当耳旁风,你们的子孙也能恪守孝道。”朱元璋满意的笑了。

“都是洪武爷的大恩大德啊!”老者们感激涕零道:“我们可忘不了三十年前那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那时候根本看不到一点希望,哪敢奢望能活这么大岁数还吃得饱穿得暖”

“我们给洪武爷磕头了!多谢洪武爷给了我们这么幸福的下半辈子!”老者们知足的不要不要,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朱元璋,只能再给他磕一个。

“好了好了,不要磕头了。”朱元璋笑着示意他们起身道:“来来,都入席吧,咱们这些老东西一起好好喝一杯,祝你们长寿百岁,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祝洪武爷万寿无疆!”老者们起身举杯,颤巍巍的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离开山东后,朱元璋继续北上。他最担心的,还是北虏会不会死灰复燃,几十年后又卷土重来

为了找到答案,他不顾年事已高,执意穿过燕山山脉,来到大宁。

老十七宁王权和宁王傅、大宁都督颍国公傅友德,早已在边界恭候多时了。

两人带领朱元璋先视察了新城、富峪、会州等地的军屯情况,这些卫所地处大宁南部,毗邻燕山山脉,土地适宜耕种,因此以汉人为主。七分军屯三分民屯,开垦土地近十万顷,产粮足以供应整个大宁的驻军,极大的减轻了内地的后勤负担,是整个大宁卫稳定的基石所在。

再往北走,到了大宁一带,便几乎看不到耕地了,放眼望去全都是蒙古人的牧场。

进了大宁城,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城中人口繁多,其中七成汉人三成胡人。城内除了军城必须的兵营粮库马场之外,还有非常热闹的市场。

市场中,胡汉杂处,贸易兴盛。到处可以看到操着生硬汉话的蒙人在跟汉人商贩讨价还价。也有什么都不买的蒙古人,跟汉人摊主在纯唠嗑,双方神态轻松,言语热络,大声开着玩笑,时不时爆发出豪爽的大笑声。

朱老板来的这天,正好赶上逢五逢十的大集,整个大宁卫的蒙古人都来赶集,他们用自己养的马匹牛羊,还有在草原上采集的草药,打猎得到的兽皮,跟汉人商贩交换铁锅、盐巴、茶叶、布匹、菜刀、脸盆……以及针头线脑等一切生活必需品。

市场还有官员专门维持交易秩序,买卖双方若对交易有异议,可以请他们进行仲裁。市场上甚至还有大牌子,贴出主要贸易品的市场价,以防有人赚黑心钱。

而买卖双方只需要付出三十税一的轻微代价,就可以换来这一切。

“你这个市场搞得很上道嘛。”朱老板微服视察之后,对傅友德赞不绝口道:“不光打仗厉害,搞商业也有一套啊。”

“这都是当初六王爷的教诲。”傅友德年事已高,但身子骨还很硬朗,谦虚笑道:“他说要想永绝边患,贸易是最好的武器。要让蒙古人习惯于通过贸易得到他们需要的一切,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觉维护贸易环境。”

“十年过去了,正如六王爷所说的那样,现在蒙古人十分依赖互市。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从一开始每月两次,到现在十天两次大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买到所有需要的东西,普通牧民的日子都快赶上原先的王公了。谁要是搞叛乱,破坏了他们的好日子,不用我们出手,他们自己就会群起而攻之的。”

“嗯,是老六的路数。”朱元璋笑道:“那小子……哈哈,说来也不老小了……总是把贸易放在第一位。”

“六王爷可不只教了老臣贸易这一招。”傅友德又笑道:“他还传授了老臣几招,比如严格规定每个部族都只能在自己的卫所游牧,绝对不可侵入其他卫所领地。”

说着他压低声音道:“当初老臣还不清楚这样做有什么用,但十年过去了,各个卫所的蒙古人已经变得泾渭分明,彼此十分防备。再没人有能力号令各部一起行动了。”

“嗯。老六的主意向来靠谱。”朱元璋满意的笑道:“当然也多亏了老傅你执行到位啊。”

“如今两族通婚已成常态,大量的蒙古青年应征入伍,到南洋为大明开疆拓土,为臣可以很肯定的向皇上道喜,大明各部归化成功,在大宁设立布政使司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傅友德有些激动难耐的抱拳道。

“那是皇上考虑的事情,不是咱这个退休老头该插嘴的。”朱元璋摇摇头道:“我就是来看看伱们,看看自己打下的江山。”

“是。”傅友德应声问道:“太上皇可还满意”

“嗯。”朱元璋点点头道:“有你老傅在,咱当然满意了。”

说着他又关切问道:“可是你比咱还大三岁呢,也该跟咱一样,退下来享享清福了。”

“老臣七十岁就开始上疏乞骸骨,可是都被太上皇慰留了。”傅友德苦笑道。

“哦,是吗”朱元璋不好意思的笑起来道:“你再上一道疏,就说咱同意了,皇上应该会准你致仕的。”

“是,老臣谢太上皇恩典。”傅友德抱拳笑道。

“老十七,别整天光想着就藩海外。”朱元璋又对宁王朱权道:“你抓紧跟你王傅学着点,等他致仕了,大宁可不能乱啊,不然你大哥饶不了你。”

“是,儿臣记住了。”朱权虽然年纪不大,但身材魁梧,长须飘飘,卖相极佳。看上去就是可堪重任的样子。

离开大宁后,朱元璋又视察了辽西和辽东,自有辽王和沈王接驾。

辽王朱植是他的第十五子,今年二十一,已经就藩三年了。沈王朱模是他的第二十一子,今年才十八,去年刚刚就藩。

朱元璋把两个年轻的儿子丢在东北苦寒之地,确实有些不做人。但也确实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人,朱植原本是飞扬跳脱的性子,这会儿已经变得很沉稳了。

他代表沈王,向父皇介绍了辽东都司的情形。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开拓,辽东的军户已经突破十万户,民户更是多达三十万人之众!

“哦”朱元璋奇怪的问道:“三十万民户,怎么没在黄册上见到”

“回父皇,黄册只统计民户,辽东都司只有卫所,没有州县,自然没有编纂黄册。”朱植恭声答道:“这些人口的户籍也不在辽东,而是来自海湾对面的山东。辽东属于山东布政使司管辖,所以山东的百姓可以自由往来辽东。”

“这空子钻的……”朱元璋想起自己现在的身份,便撇撇嘴,没有多言。转而问道:“不是说辽东苦寒之地,不宜久居吗山东人干嘛往这跑”

“回父皇,他们是来伐木的。”朱植答道:“这些年造船业越来越兴盛,造大船就需要大木,内地各省不仅奇缺大木,而且运输成本也高。东北的老林子里却满是参天巨木,而且有辽河在,运输十分方便,夏天可以直接扔到水里,用船拖到海边。冬天也可以用冰排子运输,这是谁也比不了的优势。”

“后来又发现在老林子里采参也很赚钱,闯关东的山东老乡们就越来越多了。”朱植又道:“而且伐木伴生着烧炭,所以越冬的燃料也不缺了,在辽东定居的人就越来越多。”

他指着沈王道:“老二十一的沈阳城,就因为这些原因现在比辽阳还兴盛。”

“是。”沈王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道:“儿臣当初就藩的路上一直偷偷哭,以为要被发配到什么苦寒不毛之地。结果到了一看,跟内地的城市也没啥区别,夏天还很凉快呢。”

“还是有区别的。”朱植笑道:“那是因为去年你九月份就回南京了,今年在沈阳过个冬,你就知道这地方有多冷了。”

“别人能待下去,我就能待下去。”朱模这时候自然不能弱了气势。

“哈哈,好。”朱元璋高兴的拍着两个儿子的肩膀道:“你们都是好样的,一定要为大明守好辽东,只有大宁和辽东稳固,大明的江山才可以长久!”

“是。”两位亲王忙沉声应下,朱植却又苦笑一声道:“可是儿臣真的很想去跟六哥他们一起……”

道理很简单,在辽东是给大哥打工,去海外是给自己创业,但凡有点志向的,谁不想当老板

“他妈的,老十五也是这样,”朱元璋便吹胡子瞪眼道:“一个个全都想往外跑!”

“父,父皇,俺也一样。”沈王朱模怯生生道。

“咱跟老十五说过,只有在大宁干好了,你们大哥才能放他出海。这话对你们也是一样,明白了吗”朱元璋沉声道。

“明白了,父皇。”哥俩缩缩脖子道。

“安下心来好好干,不要还没学会走就想跑。”朱元璋又语重心长的教训两个小儿子道:“当初你们二哥三哥都是快三十了,才移封海外的。一个是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二来还得练好了内功,才能应付海外复杂凶险的局面。”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哥俩正色应下。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战神叶君临李子染最新网络神豪之完美人生杨辰秦惜不败战神杨辰(完整)全文免费阅读全章节不败战神杨辰(完整)重生后她手撕了反派剧本酒后失控,被迫闪婚京圈大小姐冠上珠华重生八零:长姐当家韩娱之影帝重生九零乱晴秋权门贵嫁重生神医嫡女不好惹对手不败战神秦惜杨辰锦鲤王妃有空间绝代掌教贵女奸商重生嫁恶霸丫头,悔婚无效韩娱之灿我有一个超能终端六零俏媳妇篮球皇帝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爱欲横流傻子,你也太狂了!农门长姐有空间第39次相亲春闺密事大夏镇夜司缠绵入骨:总裁好好爱本宫只想当纨绔他的电影,女明星都抢疯了校花的透视高手农家后娘巧种田京圈大小姐逼我软饭硬吃步步高升V5宠婚:鱼精萌妻,要乖乖凰妃倾天下超级保安在都市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姑苏伊梦夜倾城我乃诸天大反派,镇压万族大一开学,学姐一脚踢飞我的行李大国体育红妆粟裹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傲娇男神住我家:99次说爱你大时代1994
爱看读书搜藏榜:宠婚为爱:甜妻你好文娱:我被黑成了娱乐圈大佬轮回新世规则兄弟!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甜妻动人,霸道总裁好情深山村小药神豪门情夺之黑莲逆袭特勤精英九天无神官路登天逆袭,不服输的人生最精彩!漫威里的次元餐厅玉谋不轨四合院:我能采摘别人技能戒不掉的喜欢重生后我不用做寡妇了你是我心里说不出的痛日娱之遇见那些人开局尘遁换木遁,我被全网笑惨了田园医女之傲娇萌夫惹不得不是直播民生吗,你怎么成全能了尊主的巨星之路四合院:秦淮茹,我对寡妇没有兴独家蜜婚:帝少宠妻太深度都市仙途异能反派,求求你给主角留点活路吧学园异战录喷人就变强:我怼哭了百万毒鸡汤命运两头设堵我却左右逢源贵夫临门祸害娱乐圈,你说自己是正经人?巨星大导演庶福良缘重生日本之剑道大魔王哼!我的总裁大人说好断绝关系,你们后悔算什么?我的人工智能可以升级御兽:我契约的都是上古禁忌彪妻重生重生1990,带着全村人发家致一拳和尚唐三藏快穿:宠妻男二走上人生巅峰总有人爱你如命大侠等一等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综]一梦经年破产千金逆风翻盘快穿攻略,黑化女配要洗白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重生后,我只想和富婆谈恋爱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我在四合院卷成万元户都市:超级系统全民转职:死灵法师!我即是天灾真不追你又不开心了灵气复苏,你非要学数学?重回78娶知青,我靠狩猎让全家吃肉你们找错人了,我只是个卡牌师死灵法无用?开局隐藏金色词条!说好家庭教育!你咋带儿开黑啊重生60:从捡漏工业废墟开始致富禁咒猛吧?拿命换的!异界共和之路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靠赶海起家,校花反过来追我技能全神话?抱歉,我掠夺的!绝代邪医开局就退九张婚书重生1972:从娶知青开始囤货致富我也穿越到1987年了?校花别闹,我画的真是艺术出狱断亲你提的,我成医圣你跪什么?怎么从be作者手中找出唯一he成为漫画人气Top先从BE开始大梦仙医我凭本事鉴宝,你说我透视?鹰酱刚出六代机,你八代机服役升空了?穿书反派漏心声,女主带我杀疯了被断双腿后重生,携手学姐返巅峰!全民转职:我,唯一神级职业逆流92:开局甩校花,打造万亿帝国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从副县长到封疆大吏世界就是我星河间联盟与基石传奇天濯黑玫官场狂飙,从和女书记搭班子开始高武:刚满十八,我激活了老年逆袭系统?我一圈钱主播,真不会算命啊!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堕落后,高冷校花不语只是一味掏钱加钟重生之天道代码村支部书记龙刃虫二大师,从港岛影视娱乐开始国运游戏我是机器降神被甩觉醒系统,我成亿万神豪我十岁,辈分祖师爷,全村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