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陛下,您找微臣?”

“许尚书,这是远东发来的拟章,不知你还记不记得瀛洲有个士族大名,叫上衫义隆么?”

“自然记得,这上衫义隆为东瀛长州大名,麾下拥有两千旗本武士和七千足轻为他效命,

微臣记得他好像还大量采购过远东的军械,这些军械足够他将麾下实力提升几倍,

另外在陛下登基那年,也是这上衫义隆主动前来觐见,并送上不少礼仪。”

刘策点点头:“那你还记得朕还是汉陵守将时,收了一名叫织田幸子的瀛洲女人?”

许文静眉头一皱:“陛下,您的意思是说?”

刘策再次点点头,微微一颌眼:“没错,远州送来的御用拟章中说,上衫义隆已经说服了几位想与汉廷交好的大名,

他们愿意将织田幸子接回京都,接任瀛州女王,只是岛津一族的势力太深,光在京都边郊所布置的兵力就多达三万人,

并且在对马岛和鹿儿岛上,还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所以他们需要得到我汉廷的军事方面支持,才能保证将织田幸子带往京都登基,

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许文静思索半晌,躬身回道:“陛下,微臣以为,也是时候对东瀛采取动作了,

只要东瀛纳入我大汉势力范围,以后我中原便能将工业品和手工特产源源不断运往海外,

届时关税增加,财政压力便会近一步得到缓解,百姓生活也会更加富足,不必只顾及农田这一块。”

刘策笑道:“不错,朕就是这么想的,将东瀛纳入大汉势力范围,除了能增加财政收入外,

更重要的便是能在不久将来开拓海外殖民地,中原虽大,但对于六七亿人口来说还是太小了,毕竟资源就这么多,只能寄希望与海外,

朕也希望中原百姓的目光能多关注下这个世界,不要总以为自己所处是天下中心,

这种盲目自大的个性会害了整个民族,兼容并蓄、海纳百川,骄傲而不失礼仪方才有持续进步的空间,

等克下瀛州后,以此为跳板,近而开拓新的航线,

朕以为,未来的商运贸易,将会以海洋为主体,谁能驾驭汪洋大海,谁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谁能驾驭汪洋大海,谁便拥有了整个世界?”许文静不停回味着这句话,逐渐陷入沉思。

刘策见此,忙打断他的猜想:“好了,这还只是朕的一个设想,远东的拟章说了,上衫义隆携其胞弟上衫义俊与五月上旬抵达远州,

已与六月初三向长安赶来,算算日子,也就这几天的事了,你准备个章程出来,看看远征东瀛需要多少物资和人力,争取最小代价,平息瀛洲战火。”

“微臣领命!”

……

七月三日,上衫义隆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长安城……

“天照菩萨!这就是大汉帝国的京师么?真没想到,这天下居然会有如此伟大的城市,我们的京都跟他们一比,简直就是一个村落!”

二十二岁的上衫义俊,在看到长安城的第一眼,内心就升其一股要膜拜的冲动,实在是太震撼了。

他随兄长上衫义隆一道,首次渡海来岛中原,本以为远东所见的城池乡镇已经让他觉得完美无比,如今见到京师外貌后,再一次被深深的震撼。

上衫义隆看着胞弟一脸崇拜的模样,再看身后随行的那群武士,也是个个目露震惊之色如同乡巴佬进城开眼一般,不由苦笑一声。

他第一次拜访中原,来到长安时,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心情?

只是没想到,现在的长安,比他第一次来的时候更加繁华,基建也更加完善,且街上所见的人流也比以前要多出几倍。

可见这两三年时间,长安的建设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正当一行人站在城门外等候时,一队身披轻甲的武侯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他们走来。

为首一名武侯都尉,在上衫义隆跟前五步停下,立马站的笔直,抱以拱手礼问道:“敢问是东瀛使团,上衫义隆阁下么?”

上衫义隆立马鞠躬回礼:“正是,敢问阁下是?”

“本官巡察都尉赵森,奉兵部尚书之命,特来迎接使团,上衫阁下,请随我先去驿馆歇息,许尚书特意交代,提前为贵使团准备好了洗尘宴。”

上衫义隆微微一躬身:“有劳赵都尉了,请带路。”

随后,上衫义隆和上衫义俊坐上了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四轮马车,缓缓驶向外使驿馆。

一路上,上衫义俊透过车厢玻璃窗,不断向外望去,沿途见到的街景人物让他流连忘返。

良久,他发出一声由衷地感叹:“若是我瀛洲土地也有这般繁华景象,没有战事困扰,那该有多好啊……”

上衫义隆闻言,对他说道:“大汉能有今日这等成就,也是靠一刀一枪拼出来的,陛下曾说过一句话,

余认为是至理名言,国泰民安方为王道乐土,民贵君轻,国富民强,这句话余每每思之,都深觉有理,

只愿此次入京面圣,能得到大汉朝廷支持,助我瀛州扫清内乱,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毕竟,我瀛州百姓,已经有几百年不曾太平过了。”

上衫义隆轻叹一声,不由联想到瀛州那让人绝望的生存环境。

众所周知,东瀛那鬼地方,除了人以外,最大的特产便是火山和地震,时不时还有海啸来凑个热闹,百姓出趟远门都得跟家人交代好遗言,就怕一个不注意,就跑去天堂报道。

当然仅仅是天灾的话,那也不至于活不下去,毕竟自然灾害这种东西,无论哪个国家都有,也不缺东瀛这一块地儿。

更大的问题是战乱导致的人祸,瀛州作为一个拥有超过四千万人口的地方,在最近几百年时间,都处于战争状态。

随着战火愈演愈烈,整个瀛州境内出现大大小小几百个军阀势力,大的势力有岛津、毛利、前田、今川、伊达等叫的出名号的,小的则多如牛毛,甚至一个村长都敢扯旗自称大名。

现在的瀛州百姓每天只干三件事,吃饭、干架、睡觉,顶多就忙里偷闲找个娘们儿骑一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这一切上衫义隆都看在眼中,只恨自己有心无力,无法左右局势,直到遇到刘策,购置了其大批军械铠甲后,击退了毛利军数次进攻,还占据了他三座城镇后,总算在瀛州打响了名声。

有了威望后,不少落魄的大名和地方势力便转而寻求他的庇护,让他自身实力再次提升不少,加上上衫军仿效汉军军纪严明,赏罚分明,因此所过之处,从不劫掠平民,更是在底层中获得了不小声望,逐渐已经有与岛津家族对峙的实力。

但只有上衫义隆自己清楚,若不是有汉朝这个庞然大物在背后支持,自己不可能有如今的地位,也看不到任何终结战乱的希望。

这一次,他的目的是请大汉帝国出兵协助击败以岛津家族为首的地方军阀,彻底平息乱世。

而他不知道的是,刘策也是这样想的,他需要一个安分的岛国作为大汉帝国向海外扩张的跳板。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无敌万岁爷乱世枭臣封州王明末钢铁大亨围棋传奇南明谍影顾陌智脑抗日之全能兵王农民将军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光荣使命1937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春风玉露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皇孙白手起家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穿宋,造反!【变宋】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大唐之混世异姓王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黜龙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极品大昏君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最强皇太子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