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业九年二月初二龙抬头,小仓满大仓流,出兵打仗好兆头。二月初二这一天,杨广在蓟县城外举行盛大的祭旗仪式,誓师出兵,开始第二次东征高句丽,至于这一天到出兵到底吉不吉利,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杨广肯定是觉得这一天很吉利的,要不然也不会选在这一天祭旗誓师。

去年第一次东征,杨广选择在寒冬腊月出兵,本打算出其不意奇袭辽东城的,结果恶劣的天气反而给隋军带来了不少损失,所以这次吸取了教训,等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了才开打,誓言踏平高句丽,一雪前耻!

杨广这次东征依旧是分成水陆两路,不过人数要少多了,兵力不到第一次东征的一半,只有三十万,陆路由他自己亲自做总指挥,共分为八道,宇文述、鱼俱罗、杨义臣、王仁恭、于文仲、薛世雄、张瑾、崔弘昇各率一道,而水路方面仍然由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担任行军总管。

对于杨广这次东征的经过暂且不表,且说杨广率着大军离开涿郡后,高不凡也开始密锣紧鼓地筹备马场的开张事宜了,包括幽燕七姓在内的本地豪门世家都收到了邀请,不过官场上的人物,高不凡是一个都没请,而且请帖也是以父亲高开山名义发出的,免得哪个闲得蛋疼的御史弹劾他高牧监以权谋私。

正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当冰雪消融,河水解冻,几场绵绵的春雨过后,草原上的草芽终于冒出来了,在近处看时不甚明显,但放眼望去,成片成片的黄绿色瞬时映入眼帘,勃勃生机扑面而来。

御夷镇。

如今的黑石山已经不是从前的黑石山了,但见左边一座占地上千平方的三进院落拔地而起,屋瓴鳞次栉比,美伦美奂;再看右边,一排排暂新的马厩整整齐齐,就等着马匹进驻了。

一条造形古典的木桥横跨山谷两边,将宅院和马厩连接起来,清澈的溪流从山谷中流出,在遇到一座小水坝后水位缓缓升高,形成一方清澈见底的小湖泊,然后湖水漫过水坝,从桥底下潺潺泻出,变成一条七八米宽的小瀑布,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梦幻般的五光十色,简直不能太美了。

小瀑布一直往低处流,最终流入山前那条弧形的深沟中,形成了一条宽约五六米宽的护城河,河上搭了两座吊桥可供进出,很明显,这条深沟是保证马场的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等以后将围墙筑起来与后面的黑石山连结在一起,这里俨然就是一座小城堡了。

今日天气很好,阳光普照大地,天气越来越暖和了。高不凡等人站在桥上,清冷的晨风迎面吹拂,不是一般的舒服。

魏征精神奕奕,一指桥下清澈见底的小湖泊笑道:“到时用竹子将溪水引至右侧的马厩,便可供马匹饮用和清洗之用,倒是方便得很。”

高不凡双手摸着桥栏轻拍了拍,放眼望向远处辽阔无际的草原,心中莫名生出了一股豪情来,马场终于建起来了,以后就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据地,虽然花了两万多两银子,但绝对物超所值。

“魏先生,这几个月来辛苦你了!”高不凡转过身来对着魏征郑重地深深一揖。

魏征神色激动,忽然间觉得这数月来的不眠不休,数月来的顶风冒雪都值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充斥着他的心田,同时还有深深的感激,因为正是高不凡的尊重和重用把他从人生的谷底拉了回来,让他重新燃起了斗志,让他找回了自信,让他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

“大人言重了,这是鄙人应该做的!”魏征郑重地给高不凡回了一揖,而且腰弯得更低,他虽然脾气臭嘴巴毒,但绝对是个聪明人,又岂会不明白高不凡建这个马场的用意,一想到如今天下的气象,魏征便一阵激动,而且踌躇满志!

幸好,魏征虽然嘴臭,还城府还是有的,激动之下并没有来一句“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只是与高不凡目光一触,双方心照不喧!

夏管家笑眯眯地站在一边,仿佛没看到高不凡和老魏之间的“眉来眼去”,他只负责管钱,其他的漠不关心。

“老夏,还有三天马场就要开张了,接待客人的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吗?到时会很热闹。”高不凡道。

一提开张,夏财神立即来了精神,笃定地道:“少爷放心,一切都就绪了,就等着客人(贺礼)上门。”

高不凡有点不放心,提醒道:“可别太寒碜了。”

夏财神笑眯眯地道:“绝对不会给少爷丢脸。”

高不凡闻言反而更不踏实了,问夏财神要酒席的菜谱,后者气得翻了记白眼,不过还是把准备好的菜谱给了高不凡。

高不凡接过来一看,发现菜品还真不错,无可挑剔,便笑道:“行,夏叔办事我放心。”

夏财神不满地冷哼,他虽然精打细算,但还不至于不分场合轻重,马场开张这种重要的日子,来的都是涿郡有头在面的人物,他即便再抠也不会给自家少爷丢脸。

这时,一骑快马从远处飞驰而来,过了吊桥一直奔至宅子前,赫然正是柳狗儿那小子。

柳狗儿飞身下马,快步奔上了小桥,来到高不凡身边低语了几句,后者点了点头吩咐道:“再探,小心些,注意安全!”

“好哩,俺现在可是深得韩叔的真传,大人就放心吧!”柳狗儿下了桥飞身上马,又匆匆离开了。

…………

楚里部的营地,部落的上层正在听取手下探子的回报。部落首领阿克鲁俟斤约莫四十岁许,满脸的胡子,头戴一顶油腻腻的毡帽,脸上满是风霜和皱纹,看上去倒像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

古人的寿命都相对较短,能活到六十七十岁已经算是高寿了,特别是游牧民族,寿命就更加短暂,四十岁的年纪的确已经算老了。

此刻在场的除了酋长阿克鲁,还有酋长的几个儿子巴图鲁等人,另外还有十几名部落中的重要人物。

这时,阿克鲁已经听完探子的回报,目光望向巴图鲁道:“如今牧草已经长出来了,隋人并没有离开,还把房子给盖起来了,你打算怎么办?”

阿克鲁的长子已经死在去年的瘟疫下,次子巴图鲁自然成为了俟斤的继承人,而且巴图鲁一直以来都很勇猛和聪明,在部落中威望很高,特别是经过去年的瘟疫后,巴图鲁的威望就更高了,实际上已经架空了父亲阿克鲁。

巴图鲁狞声道:“既然隋人不识抬举,那便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阿克鲁皱眉道:“巴图鲁,你可想清楚了,咱们真有必要得罪隋人吗?”

巴图鲁沉声道:“父亲,我们部落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留在这里被别的部落吞并,要么回去吞并哈里部,把隋人赶走。如今大隋皇帝已经带着大军离开蓟县,出兵攻打高句丽了,根本顾不上御夷镇,正是咱们抢回地盘的好时机。”

阿克鲁面无表情地抬眼望向其他人,问道:“你们都赞同巴图鲁吗?”

在座众人大部分都点头表示同意,阿克鲁暗叹了口气,看来自己真的老了,该退下来让出俟斤的位置了,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大家同意,就按照巴图鲁说的去做吧,明日启程南迁。”

阿克鲁说完便站了起来,落幕地走出了毡帐。

巴图鲁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属于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他踌躇满志地拍了拍手大声道:“把族中的勇士都召集起来,跟着我巴图鲁干一票大的!”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