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贝贝漫无目的地走在乡间小路上。
不时有外出劳作的人,总是好奇地打量她,她都礼貌地报之以微笑。
但也有些异样的目光,让她浑身不自在。
索性也不在主道上走了,而是爬上了一个有些荒芜的小石坡,坐在一块石头上望着远处发呆。
咦,那是蚯蚓吗?
安贝贝好奇地走了过去,仔细观察起来。
她很好奇,蚯蚓这个“生态系统工程师”,是如何通过取食、消化、排泄(蚯蚓粪)、分泌(粘液)和掘穴等活动对土壤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作贡献的。
不知为何,同样是软趴趴的无脊椎动物,她一想到毛毛虫就浑身发毛,但看到蚯蚓却只有好奇,不过一想到和蚯蚓形态相似的蛇,又觉得毛骨悚然。
或许,还是某些先入为主的认知,影响了个人的情感喜恶。
蚯蚓是一种慢节奏的动物。
从一开始看到它在地面翻滚,一直到开始钻土,起码过了足足一刻钟时间。
对大多数人来说,真的是极度无聊又枯燥的一件事,安贝贝却看得津津有味。
可惜受眼睛目前所能看到的深度影响,她并未能看到地下5厘米以下的情况,只得遗憾地将目光转向四周。
然后她惊奇地发现,眼睛所能看到的清晰程度和深度,受物质密度影响而大相径庭。
比如,松软的泥土她能看到5厘米左右的深度,但密度较大的石头就只能看进2-3厘米。
为了印证这一结论,她将周围肉眼能见的所有动植物甚至连泥沙石块都没放过,通通用异能仔细观测了一番,哪怕是头又开始眩晕抽痛也仍未停止。
一直到眼前突然炸开一道光晕,整个世界陡然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她心中一喜,又升级了!
其实与其说是升级,不如说是版本更新。
是的,经过多方面的分析推测,安贝贝基本确定,她的眼睛是被安装了最新研发的AI人工检测扫描仪。
就在做近视手术前夕,她手机屏幕上曾弹出过其可行性的科学论证报告。
因为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同,所以她当时只大概浏览了一下,心中倒是隐隐期待这款产品能研发成功,可以为自己的实验研究带来更精确的检测数据。
但她万万没想到,如今这项科研成果就已经成功落户自己的双眼。
从秧苗田的线路图开始,她的眼睛便成功开启了其1.0版本。
而第二次升级2.0版本,则是在她使用其功能扫描不同动植物累积达到10种后触发的。
这一次,应该是扫描品种达到了100种,成功达到3.0版本。
以此类推,下一次4.0版本岂不是要扫描累积达到1000种?
那再下一次,就是种?
安贝贝摇头失笑,应该不会有5.0版本了。
因为眼前的3.0版本,已经堪比普通显微镜,只是对于不同的物种效果不同。
就一般的草本植物而言,已经能显示出其详细的细胞结构及元素含量。
人体已能看入肌理直达骨骼。
地下也由之前能看到的2-5厘米,增加到5-10厘米,甚至更深处,只是不那么清晰。
而物理性的数据测量,也更加立体精确。
她的视力范围,更是扩大了一大圈儿,堪比3倍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