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要么,就不搞,搞,就要认真一点。

经过一系列的清洗之后,丽春院的风气又回到了李牧想要的样子。

丽春院的事情,让李牧对‘人’有了一丝不一样的看法。他尤记得,当初收留这些教坊司的人的时候,他们是如何感恩戴德,是如何保证,如何承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在自己眼皮底下了,这些人的本性还是暴露了出来。自己给了他们一个安稳的生活,他们却还是想要更多,甚至不惜走上从前自己认为很受苦的那个老路。

这让李牧觉得有些不能理解,当初想要跳出苦海的是你们。现在转身跳进苦海的又是你们?那你们到底想要什么嘛?

古人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教坊司的这一群人,小人和女子占全了。

李牧想来想去,现在忽然觉得,其实没有必要在乎这些人的想法,有些人就是不值得去怜悯,而且斗米恩升米仇,给予他们的越多,他们越不知足。

所以,该撵走的撵走,该开革的开革。让这些人回到他们自己应该在的命运轨迹中去,这一年多的安稳日子,就当是他们的黄粱一梦就行了。

新戏,准备拍两部。准确地来说,是一部半。之前的牡丹亭,曾经演过几折,因为李牧搬到了洛阳去,后面几折的戏就没演完。这部戏本来是为了给王鸥表白用的,她还没有完整看过,这一次就当是弥补爱妻的遗憾了。

后几折的戏也没多少,这个部分比较节省时间,也能尽快地上演。

而新戏,李牧定下的是《西厢记》,经过市场调查,李牧发现大唐百姓喜欢的其实还是爱情戏,尤其是大团圆结局的爱情戏,他们可以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看。而像是窦娥冤的那种戏剧,他们会看第一遍,但是不会想去看第二遍,毕竟负能量的东西,人都是本能地想要逃离的。

《西厢记》这部戏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如果是在别的朝代,或许会被批判为有违礼法,但是对于风气开放的大唐来说,反而会引起共鸣。当然,一些细节还是要改一改的。

原着的主人公,分别是男主角张生,女主角崔莺莺,传话的红娘,围寺庙的孙飞虎,想要翘墙角的郑恒。书中年代不详,但是由于这本书是脱胎于唐代元稹《莺莺传》,所以后世都认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唐代。

但现在就是唐代,时间线就有些不对劲了。所以李牧把这故事发生的时间,推前到了隋朝,主要人物不变,但救人的白马将军,他给改成了李将军,结合书中的言语和背景,这个李将军映射的便是后来的天策上将李世民。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李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进京应试。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团圆大结局。

崔莺莺的崔,自然离不开博陵崔氏。虽然戏里没有点明,但靠脑补就已经足够脑补出来了。戏中的崔莺莺出身名门贵族,是个美丽而有才情的少女,父亲生前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一语双关,这就带了两家了。

张生,则是李牧创作出来一个‘讨好’士族的形象。张生的先父官礼部尚书,可见他也是出身官宦的书香门第,自幼在此环境熏陶下,勤奋学习,学成满腹文章以求金榜题名。这是一个典型的士子人设。

时运不济,造化弄人,多次应举,均名落孙山,这也是大多数不中的士子的模板,只不过通常不中的士子,都是黯然回乡,很少能有像张生一样“书剑飘零,游于四方”的,做不到不代表不想,张生的形象正是这些士子们所向往的。所谓但求共鸣日,光宗耀祖时,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了。

但这位饱学之士在偶遇心爱之人时,却肯将功名利禄抛向九霄云外,这就有点意思了,颇有爱江山更爱美人之意。虽然在现实中,大部分的男人是不会做出这么愚蠢的选择的,但是在陷入爱情中的男人眼中,他们每个都是大情圣。在心爱之人遇到危险的时候,恨不都能投笔从戎,弃文从武,万军中来去自由,众人注视下英雄救美,这一切的设定,都附和士子们的想法。

轻易得来的爱情,终不能让人满意。所以在大团圆之前,还是得有一些波折。崔夫人的反悔,张生的无奈,衬托出了张生‘孝’的一面,而张生赴京赶考,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也显示出了他的个人能力。同时,也映射了李牧自己,大唐境内,哪还有人不知道他是双榜状元的?

而且崔莺莺的人设,也会让人想起王鸥来,一个是状元,一个是名门之女,在人物得到了百姓的怜悯之时,现实中的俩人阻碍也会无形之中小不少。

李牧一点也不担心崔家会站出来说什么,他现在就是在挑衅,巴不得崔家站出来,他正需要一个借口,把崔家打进尘埃里呢。

……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李牧也没落下讲武堂的事情。后补的学生们经过了残酷的考试,最终留下了十五名,房遗爱,杜荷等人不负李牧的期待,都在这名单之中。初十日,逍遥谷内,所有讲武堂的校尉集结。

虽说李世民已经特意嘱咐过,讲武堂他非常看重,开学典礼可以举办的瞩目些,张扬一些,但是李牧却并没有在这上面花心思,花架子一次两次就行了,真正动真格的时候,还是得简单,干脆,直接。他让校尉们在寒风之中站着,足足过了一个时辰,虽然山谷中的温度要比外面高一点,但是也是冻得所有人满脸通红了。

这时候,李牧才悠然出现,走上高台,双目扫视他们一眼,说了几句话,便严令他们把心思放下,全心全意继续训练。李牧话音刚落,正准备宣布解散,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过来,是高公公,他离老远就提着气高声大呼:“侯爷……陛下来了……”

这一声呼唤,让静籁无声的校场一下传出一阵欢呼,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挺起胸膛,他们谁也没想到李世民会亲自来此,纷纷觉得与有荣焉。

陛下能来,意义不同。这件事足以说明,李世民对讲武堂的重视,比他说的还要更多一些。他那天的激动,并不只是一时热血,他是真的把讲武堂当回事了。

过不多时,李世民的马车到了讲武堂门口,门口的校尉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胳膊,将马车拦了下来,高公公顿时落下来了脸,扯着嗓道:“陛下驾到,还不迎驾,这是做甚?”

守门的校尉硬着头皮道:“末将等恭迎圣驾,请陛下恕罪,讲武堂的规矩,车马严禁入学堂,谁若触犯,便是大罪。侯爷说过,讲武堂的规矩等同军法,触犯了是要杀头的。”

“规矩?天底下的规矩还大得过陛下么?让开!”高公公想不到竟碰到这么个愣头青,这种话长脑子都不应该说得出来啊,难道这是李牧特意安排的?他料定今天陛下可能会来,所以找了一个脑袋不灵光的守在这里?

校尉没动,不但没动,还一脸正色道:“陛下固然是最大的规矩,可是这讲武堂内……”

李世民在那边已经下了马车,他摆了摆手,阻止了高公公,笑着说道:“罢了,既然定下了规矩,就应该要遵守。朕步行就是,不要为难人家。”

校尉这才让开,半跪在地高呼万岁,李世民心情不错,带着高公公进入讲武堂正门,正要往校场去,李牧已经带着所有人来迎驾了。他已经听到了李世民被拦下的事情,背后直冒冷汗,天可怜见,这件事可真不是他指使的,但是做出的效果却极其的做作,就算解释恐怕也没人信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并没有在意这个细节。叫李牧陪着他去校场,一面道:“朕这一趟来,就是要看看你有没有偷懒,再看看校尉们如何了。朕对你现在做的事情非常的看重,你可不能让朕失望。”

李牧道:“微臣尽心竭力,讲武堂的所有人都可以作证的。对了,陛下,臣已经写了两个话本,一个是全本的牡丹亭,另一个是新戏《西厢记》,上元节前后都能上演,陛下可要提前抢票啊。”

李世民负着手,莞尔一笑,望着远处列队以待的校尉,不由暗暗点头,这么冷的天,笔直挺立纹丝不动,换作是自个儿的玄甲军,恐怕也是做不到。

“朕早就已经包下了一个包间,也算是照顾你生意,一直包到正月结束呢,所以朕不用买票,这个你不用担心。”

李牧讪讪道:“生意不生意的,都不是很重要。主要是怕陛下错过了好戏,那可就是臣的过失了。”

李世民突然道:“李牧,据说你要在洛阳也盖一家戏院??”

李牧呵呵一笑,倒是不怕李世民干涉,只是反感李世民跟个间谍似的,啥都想调查清楚了,但面上是一点不显露的,老实道:“臣也得做点小生意糊口,陛下是知道的,微臣家里人口多,再加上我这人人品高洁,两袖清风,端的是清官的典范,读书人的标杆,在道德上是毫无瑕疵的,贪赃枉法的事情,打死臣都不会做,那还能咋整,只能是做点生意了。”

李世民听着李牧自吹自擂的话,冷着脸打断道:“朕可不是来听你说这些没用的话的,朕的意思是,往后长安和洛阳的戏班,最好轮换着来,不然你常在洛阳,长安的戏肯定跟不上了。”

原来是这个意思,李牧赶紧说道:“陛下说得在理,臣一定谨记。

二人说话的功夫,已经上了高台。忽然李牧觉得身后有点空,他回头一看,所有人都在台下站定了,没有一个跟上来的。唯有自己傻乎乎的竟和李世民一道上了高台,而且还是并肩站着。

这群混账,为什么没人提醒我一声……

李牧心里暗暗腹诽,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这种跟皇帝并肩站立的行为,算不算是逾越了?

李牧赶紧后退一步,但是已经晚了,李世民瞅了他一眼,示意他站回来。李牧只好站回来,尴尬地咧着嘴傻笑。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眼中露出不可捉的笑容,一把将他拉住,低声道:“老老实实地跟在朕的后头,跑个什么。”

李牧无奈,低声道:“遵旨。”这一句遵旨,就是先留个暗示,意思是说他是奉旨行事,是你要让我做的,到时候可不要秋后算账。

迎着冷风,李世民和李牧俯瞰着校台下的校尉,李世民笑了笑,道:“李牧说,你们是天子亲军。朕想,既然是朕的亲军,今日也算你们成军之日,朕总不能不来看看。”

校尉们纹丝不动,都是激动地望着李世民,这种眼神,让李世民生出些许满足,寻常的人不敢去看他,都是眼神闪烁,偶尔有看他的,要嘛是讨好,要嘛是曲意,都让他生厌了。

倒是这些校尉的眼神,可以看出那清澈无暇的目光之后,是满怀着激动,这是一种崇拜感,被这样的眼神注目着,李世民心里忍不住赞许:“大唐军队,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接班,如果每一代都是这样的将士,大唐江山何愁不能永固?”

随即继续道:“今日朕来看看,便是有一句话要说。”他正色肃容,朗声道:“卿等都是朕的亲军,所谓门生故吏,皆乃心腹之意,很多人的目光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好好的练,好好的学,给朕长长脸面,朕会给你们一个好前程,且看你们如何把握了。”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封州王围棋传奇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误入红楼,修仙人生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大唐:我太子李承乾,截胡武媚娘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极品大昏君江海潜寻存储诸天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马谡别传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小军阀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镇国少将军佛缘盛世耀明章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风起大浩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