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那小子还去干涉别人的婚约?”
太极宫里,李世民吃着早饭,一边听下面的李靖禀告。
这小子啊,才去国子监第一天,就弄出这些事情来?!
皇家虽然掌管天下,但别人的婚事总还是没有理由插手。
李靖不卑不亢的道,“事情传得沸沸扬扬,邢厉名已经声明取消婚约,刑家的长辈目前还没有动静,但臣估计也快了……”
李世民目光不觉斜睨向他,问道,“靖公啊,你今天来找朕,到底所为何事啊?”
李靖明显话只说了一半。
你们取不取消婚约,干他这个皇帝屁事呢!
李靖抬头望着李世民,还是那不急不缓的语气,“婚事已经定下,若是因为对方糟了难就取消婚约,我李家岂不造人耻笑?不管邢家怎么说,臣打算坚持婚约!”
李世民睁了眼,随即禁不住皱起眉头,
“靖公,有话直说!不用闪闪躲躲。”
李靖闻言,顿时目光如电,那便直说吧!
“臣希望陛下能给我们一个交代!清清没了婚约,晋王殿下是什么想法?”
李靖道,“如果他有想法,那么婚退了也就退了,如果他一直没想法,而邢家又坚持退婚,那今后还有哪家敢娶清清?”
李靖语气中既凌厉,又含着些许的无奈。
李世民睁大了眼,好家伙,原来一大早进宫,是来逼婚来着!
他自然不会再问李靖要什么“想法”,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李世民坐在上位,面色不善。
想要责怪李靖太狂妄,可毕竟搅浑水的是李治,李靖所说的也不无道理。
这件事情要是传出去,对他皇家影响不小!
其实原本来说,李治敢干出这种事情,李世民直接就下令让他订婚,负责到底!
但现在李治的今时不同往日……是皇家的宝贝疙瘩。
关于他的未来王妃,一定要慎之又慎。
思索良久,李世民给出答案,“靖公啊,你看稚奴才五岁,他懂得什么喜不喜欢?
此事现在议论太早,若是以后他有意,朕绝不阻挠这门婚事!”
李靖深深皱眉,“那若是殿下无意呢?”
李世民道,“清清这女孩朕见过,生得乖巧伶俐,落落大方,日后出落成一个美人哪有什么问题!靖公啊,你担心以后的求婚者踏破门坎就好了,哪里担心找不到好亲家!”
“退一万步,到时真找不到,朕亲自给她做媒!”
李世民拍着胸脯自信的保证。
李靖闻言,心头终于稍稍安心一些,可毕竟还是愤愤。
好个皇家,吃干抹净不认人!
开张空头支票,就想蒙混过关!
可现在李靖也的确无话可说,也只能让陛下蒙混过关。
最后,李靖只得就这么回去了。
李靖一走,李世民的眼睛也狠狠的望向虚空,“李治你这个小东西,就不能让朕多省心几天!”
他大笔一挥,写下一封问责书,让人送到国子监李治手头!
一般的皇子见到这种正式的问责书,比打他们二十板子还要害怕!
怕父皇从此就不理他们了。
但李治接到问责书,只是淡定的瞟了两眼,就给扔到一边去了。
呵呵,不痛又不痒。
他甚至想着以后犯了每件事都能用问责书解决就好了。
国子监的课程已经开始,李治按照计划,保持低调,就好像课堂里没他这个人。
《诗经》、《尚书》、《春秋》、《易经》四本书是经史科必修的书目,每一本书都可以看成一本专门的学问。
这个时代,能够研究通透其中一本,已经算是大学者了。
而拥有高级古文精通的李治早已经全部掌握了,更把《论语》、《老子》、《庄子》、《韩非子》等等先秦巨着都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国子监不是后世的小学,也不是中学,而是类似于大学。是的,这里是研究专门学问的地方,启蒙后直接就读大学,现在就是这么暴力的情况。
“晋王,上课不要开小差。”
“晋王,上课不准动来动去。”
“晋王,上课不准玩手指!”
……
孔颖达手端着书,眼睛不时瞟过来,隔一会儿又是一句。
李治怒了,你怎么回事!
全班这么多人,眼睛就盯着我瞧是吧!
“老师,你上课黑板都没有一个,怎么叫人专心啊!”李治愤怒的发出诘难。
孔颖达不以为意,反而奇怪的问道,“什么是黑板呢?”
黑板这种东西近代教育才开始普及使用。
中国古代两千多年,老师教书从来都是口头讲,不动手,动手就是打板子了。
孔颖达自然是不知道黑板。
李治回道,“就是一块方方正正的板子,可以挂在墙上,老师边讲边写,这样上课才能绘声绘色,才能有意思!”
孔颖达顺着李治的话语,想象出他描绘的这副画面了,不由得心中一动……
别说,若课堂里有这样一块板子,倒真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
“这样的‘黑板’我从未听闻,殿下你从哪来知晓?”孔颖达有些奇异的问道。
“真笨呀!”
李治不屑的撇撇嘴,“这又不是什么厉害的发明创新,还需要专门从哪里听闻?动动脑子就可以自己造出来了!”
“啊,晋王怎么可以说老师笨!”
学堂里的同窗有些受不住了。
他们小声的嘀咕,晋王直接说老师真笨,也太不尊师重道了吧!
可是看看上面,孔夫子却并没说什么……
于是,学生们好像也逐渐打开另一片天地。
孔颖达知道李治是这性格,可只要真的有本钱,那就不能算狂妄,他问道,
“晋王的府上就有黑板?”
李治道,“当然有!”
“那不知能否拿来一看呢?”
“额……不用拿,现造都没有问题!”
李治的丽水殿里的确有一块黑板,从声望系统里兑换。
不过那是属于现代塑料材质出产的黑板,并不具备普遍性,拿过来也没有意义。
李治道,“找一块坚固的大石板,在上面刷上黑漆,就可以用来当黑板了。书写的材料可以用白色的石灰,加一些水,捏成小圆柱形状,书写也会变得很方便。”
都是些耳熟能详的材料,步骤也很简单,即便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孔颖达也听明白了……
他这时真的眼前一亮,或许的确可行啊!
之前李治说挂在墙上的板子时,他只是装作惊讶,实则心中没有波澜。
谁还没有拿块木板,用木炭在上面写字的玩耍经历了?
可这种东西只能用作小孩子玩耍!
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不成模样,手上身上也沾一身的黑灰,怎么能登上国子监这种大雅之堂?
但现在经过李治的解释,他觉得,黑板真的可行!
这种东西还可以适当的装饰,挂在学堂里,不禁不会丢了国子监的体面,还能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