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大夫和方聃在何处?”秦仪君问道。
见过祖父没事就好,现在她得尽快着手解决这场鼠疫。
“谷大夫在城西三十余里处的坎石村,那附近的几个村患鼠疫的人最多,便把所有病人都集中到了坎石村去治。方大人去衡州买药了,谷大夫的方子里有两味知母和玄参,用量较大,南阳州的药不大够,方大人便亲自带了银钱去和衡州的药商交涉。”
“好,恪叔,这是用来灭鼠疫之毒的药,交给官府把它发放下去。注意不是用来吃的,每一片加一斤的水,用来撒在各处。”
这些消毒泡腾片比起液体和粉末更方便传送和运输,油纸一包就成,还轻便。
接下来,秦仪君准备先去找谷怙,亲眼看一看他那方子的疗效。
虽然鼠疫的症状已经很明显了,但秦仪君还是得取些样本传送过去,让那边化验分析一下,顺便对比一番古今造成鼠疫的病菌有无差别。
不可否认,中医能传承千年,让华夏民族不曾断绝,后世还被某个惯偷国挪用,肯定是实用的。
秦仪君也没想到,自己还没赶回来,祖父先被谷怙的汤药给治得差不多了。
等她赶到坎石村时,谷怙正在挨个给病人把脉。除了个别重症患者,大部分病人都已经恢复行动能力了,看来谷怙的药方的确对症。
秦仪君拿出消毒泡腾片,叫侍卫兑了水在村子里泼洒,这引起了谷怙的注意。
“郡主,他们四处洒水做什么?”
“水里兑了能灭鼠疫之毒的药,这些等学堂开办,也会教的。”
一句话,让谷怙对那还没开张的专业学堂更期待了。
他这两日在南阳州,也见识了不少从前未曾见过的防治疫病的手段,更难得的是秦家和官府竟能通力合作,一州总督竟能舍下面子,亲自去跟药商做买卖。
只要药物到位,这场鼠疫很快就过去了。
秦仪君这才彻底放下心,从现代传送对鼠疫管用的药,这工作量太庞大了,她没办法提供给所有百姓。
谷怙的药方对症管用,那再好不过了。
他这个治鼠疫的药方,是谷家世代相传的,百年前北关州闹过几次大大小小的鼠疫,就是靠着这个方子才没有大规模蔓延,不过最少的一回也死了有十几万百姓,比这次南阳州的死亡人数多了十几倍。
归根结底,还是方总督和秦家反应及时,防控得当。
秦仪君要谷怙帮忙取了重症病人身上的脓液,回秦宅跟林绛通话要他们做好防护准备后,才传送过去。
第二天,林绛给了回信:“仪君,你传送回来的样本化验结果出来了,的确是鼠疫杆菌。那个药方拿给中医泰斗看了,说是和一个传下来的古方很相似,叫坎离互根汤,但多了几味药,用量不太相同,老大夫觉得很精妙,正琢磨呢。你看还能不能搜集到一些古方,对我们研究古中医也有好处。”
“好,正好有个小有名气的神医在,我与他谈谈。”秦仪君一口应下。
学术交流嘛,等她把义务教育和专业学堂普及开来,打造出完整的升学程序,以往那些敝帚自珍的行当,都会巴不得拿出真本事来,好谋得桃李满天下的机会。
现代有很多对中医的偏见,但她一向相信,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管用的,只是被一些浑水摸鱼的害群之马坏了名声。
“之前你传来的那些药材,现在都被供在首都疗养院里当宝贝了。说是药效比现代同等年份的要强上很多,不知道是不是生长环境的原因。”
上次想起药材也是一种资源之后,秦仪君挑了些年份足的人参灵芝之类传送回去,
“有用就好。”
秦仪君希望这些药材能帮到真正的“国之重器”。
有些国宝级的人物,给国家带来的贡献不可估量,还有些活着便是一种符号、一种信仰。
“对了,高等课程也完成了,晚些给你传过去。”
“好,谢谢林姐!”
秦仪君眼睛一亮,总算好了!
这的确是个工程量很大的活儿,各个学科的各种名词都要以通俗的方式解读,有些涉及人名的还得另改一个名字。
备课要求如此奇葩就算了,录课的时候还得梳妆打扮成仙风道骨的模样,秦仪君都能想象到,接到这个任务的老师们脑袋上会冒出多少问号。
有了空闲,她开始盘点秦家在南阳州的产业,才在秦恪的嘴里听说了苗翠英的事情。
苗翠英收到她和灵雁写来的信后,才发现李老二沉迷于一青楼花魁之事。
后来苗翠英生气跟他闹了一通,李老二鬼迷心窍似的,索性没有通知苗翠英直接将那花魁带回家要纳为小妾。
苗翠英惊怒之下,李老二还一味维护那花魁,两方争执间推搡了起来,导致她辛辛苦苦保下的孩子,怀胎五月流产。
如今苗翠英正坐着小月子跟李老二闹和离,但李老二一直不同意,不愿意写和离书。
秦仪君听了颇感头疼,又有点后悔叫灵雁写了那封信。
翠英姐向来沉稳、遇事冷静平和,这次没多加考虑便和李老二争吵起来,想来是真的伤心了。
也是,两人从当初差点连饭也吃不上的贫贱夫妻,相互扶持着走到今天这一步,猝然得知多年来专心不二的丈夫在外头有了新欢,还正是辛苦怀孕的时候,哪能冷静得下来。
她知道翠英姐有多想要个孩子,早知道等她回来再当面跟翠英姐说了,起码有她在,李老二不敢这般肆意妄为。
毕竟说白了,李老二虽然有点能力,但能做烫锅店掌柜得秦家重用,还沾了苗翠英这个夫人的光,她在吃食上的手艺和创新能力才是秦仪君所看重的。
为小妾推攘正妻致其流产,怎么都说不过去。
这桩家务事是因秦仪君插手叫灵雁写了那封信,现在才闹得如此局面,那之后到管是不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