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拍卖会结束,进账白银万万两有余,大秦国库瞬间充盈到快要溢出来。
其中近半数为五年期食盐售卖权所得,竞价最激烈成交价最高的京都一地便拍出五百五十万两,由一杨姓商人竞得,单这项便和从前吴朝一年的国库总收入相近。
这杨姓商人背后成分复杂,是由京都几大世族共同推出来的代表。纵使世族在崔王谋逆事发后夹起尾巴做人,也明知新帝对世族的态度比建隆帝更为厌恶,此时却也按捺不住出手了。
竹盐和玫瑰盐的消息一经传出,有点眼界的人都知道其必将取代价比黄金的自贡井盐成为盐中顶流。
这东西掌握在皇族手中,是皇室专供,每年只根据普通食盐的销售量,限量“奖赏”给各地竞得食盐售卖权的商户,不对外售卖。
无论如何,这世上都不缺有钱人,引得众人趋之若鹜却有市无价的东西转手一卖其中利润该有多恐怖!
京都豪族云集,盐中顶流的消费主力正是此地,盐务这块香甜的大饼,贪婪胆大的世族们哪怕冒着被新皇盯上的风险也要吃到嘴里!
刚收复的北疆五城食盐售卖权则是合而为一,不出所料由李长远拍下,最后成交价二百八十万两,这价格惊呆了一众商户。
原本以为北疆五城的食盐售卖权该过不了百万是垫底的,没想到排在了中游。
毕竟北疆五城之前是隶属于北关州的边城,连年战乱不说,地盘上的百姓少且不富裕,只是和北边的契丹西夏等部族人做生意要方便些。
但其实别的州城商户也可以运盐出去卖,毕竟朝廷卖出去十四份食盐售卖权,地域保护政策只在国内。出国后便不管了,十四家有食盐售卖权的都可以和周边国家做交易,路上运送多费些功夫罢了。
只是拍卖时另附加一条,今后占领的北域土地,将并与北疆五城。
看来对大秦新帝有信心,认秦仪君必会继续往北攻伐,且能打胜仗的商户不少!
对国库进账最为高兴的是户部和兵部,户部一大职责就是管钱的不必多说,兵部是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么大笔银钱,从吴朝当政起拖欠一年多的军饷,总该拨下了吧?
户部尚书正是程衍嘉,他上任三年,平生第一次感受到数钱数到手抽筋、累并快乐着的感觉。
拍卖会结束之后,有所斩获的商户皆是满脸喜色,排着队交钱。
因最终成交数额巨大,很多商户身上带的银票不够。但没关系,只要先缴纳成交价的两成作为保证金,剩余部分一月之内补齐即可拿到拍品,但若一月之内补不齐,先上交的保证金也不会退还。
想来不会出现流拍的现象,这次拍卖的可都是香饽饽,竞得的商户就算是四处筹借,也会把钱凑齐!
更多的商户则是一开始准备好了,像速干墨水笔这种几千两便成交的,都是当场结清,然后抓紧拿着技术回去好赶快制作售卖。
全体户部官员加班加点,算盘拨出火星子,万万两总成交额中当日便收进三千多万两。
本用来装现银的大箱子,此时数不清的银票往里头摞。第二日起有京都近边的商户押着现银来补交,这下子原先只占了三间屋的国库也不够用了,只得腾出人手去收拾规整旁边的几间屋子。
至于兵部的军饷嘛,程衍嘉请示过秦仪君后大手一挥,痛痛快快给了!
两百多万两而已,对原先的吴朝来说几近掏空国库,对刚进账万万两的大秦来说,九牛一毛!
而秦仪君有了这大笔进账,第一件事就是——搞基建!
通过拍卖会释出的技术大多关乎民生,朝廷又在各州大肆招工修路搭桥、建房开港等,从商户世族手里薅出来囤积已久的银钱慢慢散给百姓,顿时盘活了全国市场。
各方齐头并进,大秦仿佛按下了加速键,可谓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