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朱武在周侗动身之后不久,便知道他和岳飞等人即将到来。
看到岳飞在周侗劝说之下来燕京参加考试,朱武高兴的同时,对这次考试更加重视。不但任命王伦、林冲为文武考试的主考官,还任命韩昉、武松为副主考官,主持此次考试。
而且,为了方便考生进京,朱武命人在刚修成不久的官道上,沿路建设驿馆。在驿馆设立公车,接送应试考生。
这些措施,得到了许多考生好评。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也不再为来到燕京后的花费担忧。他们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读书学习上,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准备。
眼看八月中秋已过,考试时间即将到来,朱武将王伦唤来,询问道:
“今年应试的考生有多少?”
“有没有特别出色的?”
王伦在担任主考官后就一直颇为兴奋,知道是自己扩展势力的好机会。故而他虽然事务繁忙,却对考试的事情,仍旧颇为上心。
听到朱武询问,王伦顿时回道:
“燕山府路的学子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两千,其中有一半是去年参加考试、却没有上榜的学子,还有两成是那些世家大族投靠后,贡献的族中子弟。另有三成考生,属于初次参加。”
“除此之外,山东被我军掌控的济州、青州等地,又有五百人应考。宋国其余地方,来的人也已经有五百。”
“这些人数量加起来,总数已超过三千人。今年应试的考生数量会超过去年,质量更远远胜过。”
“其中最出色的,当属济州巨野的晁公武!”
“晁公武?”听到这个名字,朱武感觉到有些耳熟,饶有兴趣地道:
“这个晁公武是什么来头,他是济州巨野人,是我们培养出的吗?”
“他有什么优点,值得你如此称赞?”
对晁公武早有关注,王伦回应朱武道:
“晁家在济州巨野是名门,晁公武的父亲晁冲之,是当世诗词大家。”
“他的堂伯晁补之,更是苏轼弟子、大名鼎鼎的苏门四学士之一。”
“晁公武随父亲在东京成长,自幼喜读群书,见识极为广博。”
“他来燕京的目的最初并不是参加考试,而是在翰林院图书馆观,看前辽藏书。”
“后来在见到图书馆的藏书和字母数字编号后,有心为所有图书,撰写相关提要。”
“所以他不久前报名应试,想要考取文士,去翰林院任职!”
将晁公武参加考试的缘由说清,王伦又向朱武道:
“晁家是济州巨野的名门,若是追溯起来,和同样是济州人的晁盖,还有亲戚关系。”
“济州早已被我们控制,晁盖还留守在梁山泊,掌控济州等地。”
“如果能得到晁公武投靠,我们能得到更多的山东名门支持,甚至在整个大宋读书人之中,名声都会大很多。”
陈述这件事的利害,王伦认为无论如何,都应该录取晁公武。
朱武在听到这些后,同样认为如果晁公武在燕京考取文士做官,足以让燕京在读书人心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晁补之是大名鼎鼎的苏门四学士之一,如果他的侄子在燕京做官的消息传出,整个大宋的读书人,都会受到震动。”
“晁公武加入燕京,背后意义极大!”
对这件事极为重视,朱武甚至还担心,晁公武无法被录取。想到他的父亲和堂伯都是着名诗人,朱武向王伦道:
“去年考试有关诗赋的只有贴经,没有让考生自己写。”
“以至于结果出来后,有人嘲笑燕京的文士不会写诗赋。”
“我打算在复试中再加一科,先生以为如何?”
听出朱武的意思,王伦道:
“新加入的科目,是要考诗赋吗?”
“宋国在诗赋上也是时考时废,不应过于重视!”
朱武对诗赋同样不怎么看重,但他却知道是否能作诗赋是衡量文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燕京的文士都不会诗赋,一定会受到许多文人鄙视。改变这种鄙视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让一些文士,能够吟诗作赋。
所以,朱武在仔细考虑后,向王伦道:
“前唐有明字科,主要是考《说文》、《字林》。”
“我打算在试题中增加音韵,把诗赋的写作纳入其中。”
“同样取一百人,和其它四科地位相当!”
将明字科的事情定下,朱武认为明字科即使在实务上不如明法科、明算科,也能在翰林院、报馆等机构任职,在需要诗赋时,有他们发挥的地方。
有了这一科后,如果再有人嘲笑燕京的文士不会写诗赋,就可以让明字科出身的文士,去和他们较量。晁公武这样出身诗词名家的读书人,应该能够考上。
就这样,在朱武和王伦的商议下,燕京的这次文试,又增加了明字科。录取人数也相应增加了一百人,让那些把握不大的学子,考虑要不要考明字科。尤其是那些擅长诗赋、却在燕京毫无用处的,更是下决心参加明字科,一展自身所学。
将文试的事情定下,朱武又唤来林冲,询问他武试的事情。燕京的武试源自泰岳争锋,一向只看重武力。在林冲提到一些擅长的兵法的学子颇有怨言后,朱武决定在武试中增加兵法科,增设许贯忠为副主考官,负责兵法考试。
兵法科的武士,对武功的要求降低,只需要在弓马上通过初试,便不用参与比试。主要是培养参谋人才,作为文职军官。
如此,文武考试都增加了科目,录取人数也有所增加,一众赴试考生,都是欢呼雀跃。岳飞、贡祖文等人来到时,见到的就是这个景象。
听到兵法科的设立,让贡祖文极为欣喜。虽然这几日他在周侗的指点后进展极大,但是和岳飞、王贵等自幼学习武艺的人,还是有很大差距。如今燕京武试中增加兵法科,对他这个自幼饱读诗书的人来说,实在是一大喜事。
所以,在听到武试中设立兵法科后,贡祖文当即就决定,在武试中报考兵法科,实现自己文武兼备、同时成为文士武士的梦想。
至于岳飞,虽然对自己的武功极有信心,但是对兵法科,同样极为欣喜。他在周侗教导下学得一身兵法武艺,甚至对于兵法,更加精通擅长。如今有机会在兵法上一展所学,仍是年轻人的岳飞,如何能不兴奋。
而且,对于文试中新增的明字科,岳飞同样是颇有信心。他的家境贫寒,除了兵法之外读过的书并不多,但是因为在读书时极为用心,他在文字基础上,不亚于专注文事的读书人。
同时,出于对读书人的羡慕,岳飞在诗词歌赋上下过苦功。明字科考察的文字和诗赋,都是他所擅长的。
是以,岳飞在见到文试中增加明字科,其他学子和自己都是同时准备后,决定在文试上专注于明字科,考取此科文士。
刚到燕京就得知这个好消息,几人颇为振奋。在周侗的儿子周云清安排下,在燕京安顿下来。
一直在关注周侗等人的踪迹,朱武在他们抵达燕京后,便已得知此事。虽然他想要请周侗等人来见,却因为岳飞要参加考试,暂且忍了下来。打算在考试结束后,再邀他们相见。
只是,朱武不去邀请,周侗却有些闲不下来。在燕京的报纸上看到有关救援灾民的争论越来越多后,周侗更担心朱武会停止救援。在卢俊义前来拜访时,通过卢俊义请求,要去拜见朱武。
从卢俊义那里知道这件事,朱武皱了皱眉,说道:
“周老拳师的徒儿要参加考试,现在并不是相见的好时机!”
“他的几个徒弟武功不错,都有可能在这次考试中上榜。我在考试前见他,可能引起非议。”
卢俊义在去年主持过武试,如何能不知道这些,苦笑着向朱武道:
“周老师担心河北灾民,并不忌讳这些。”
“无论我怎么劝,他都坚持拜见!”
微微摇了摇头,朱武虽然对周侗的执拗不太赞同,却也没有再继续拒绝。想了一会儿后,朱武向卢俊义道:
“你去告诉周老师,明日我会去天长观。”
“如果他想见我,就在观内相见!”
将会面的地点,定在了公孙胜潜修的天长观。
卢俊义闻言大喜,当即谢过朱武。又听朱武告诫,让周侗不要在武试结束前,去见林冲、武松。以免惹出传言,影响考试公正。
知道这其中的忌讳,卢俊义在回去告诉周侗消息时,转述了这个告诫。周侗才明白自己求见朱武的行为,到底有多冒失。对朱武身居高位却仍顾念旧情,心中更是感激。
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岳飞等人,周侗嘱咐他们在家中认真备考。次日在卢俊义陪同下,去天长观拜见朱武。
天长观在燕京城西,地方颇为幽静。燕京修道之人,许多聚集于此。周侗和卢俊义到来时,便见到朱武和公孙胜、李助等人,正在讨论剑术。
看到两人到来,朱武哈哈大笑,没等周侗将来意说出,朱武便已经向卢俊义道:
“周老师和卢兄弟来得正好,李先生正在和我们交流剑术,说是用剑法术,比武功中的剑法更强。”
“卢兄武艺非凡,可以和李先生比一比,看看他的剑术,和你的剑法比起来怎么样?”
让卢俊义和李助,比拼剑法剑术。
李助闻言大喜,有心在朱武面前,展露自己本事。卢俊义同样对剑术有些好奇,取了一柄宝剑,和李助在院中空地上比拼。
知道卢俊义的武功几乎天下第一,又在梁山泊武将中排在首位。李助不敢托大,向他作了个揖,郑重道:
“我这剑术是在荆南遇异人所授,因为使用金剑,人称金剑先生。”
“这金剑速度极快,将军务必小心!”
卢俊义信心满满,提着宝剑说道:
“李先生不必客气!”
“若是败于你手,是我学艺不精!”
让李助先行出剑,自己摆了个守势。
李助见他有准备,略微放下担心。口中念念有词,一把剑如掣电般飞舞。
卢俊义虽知他剑法速度快,见到此景仍旧吃了一惊。跟不上对方剑速,卢俊义和李助刚刚交手,便已落入下风。
围观众人见此,都是大吃一惊。自从在泰岳争锋上夺得马战天下第一以来,卢俊义在众人心中,就是天下第一。眼看他被金剑先生李助剑下落入下风,众人如何不感到惊讶,觉得难以置信。
“武功修炼到天下第一都抵挡不住,剑术的威力为何会这么强?”
“如果学剑术的人都能如此,我们还苦修武艺做什么?”
一时间,吕方、郭盛等武将看到这场比斗后,都有一种幻灭感,认为武功再强,也挡不住剑术。
只是,旁观的人如此,李助却暗暗叫苦。靠着剑术的速度更快,李助刚一开始,便压制了卢俊义。卢俊义在最初时,也因为对剑术的不适应,明显落入下风。
然而好景不长,卢俊义很快就看出,李助的剑法变化不够灵活,招式转变间的破绽,同样也是极大。在适应李助的剑速后,卢俊义利用在武艺上的优势,在方寸间辗转腾挪。虽然在场面上仍旧落于下风,却已没有危险。
反而是李助,察觉到自己的金剑和卢俊义的宝剑交接时,每一次都受到冲击。自己用剑术的消耗,正在不断增加。
如果继续下去,很可能被卢俊义打得脱力,那时面对卢俊义,就只能束手待毙了。这让有心展露本领的李助,如何能够忍受。
所以,察觉到这样下去自己有可能落败后,李助大喝一声,手中飞舞的金剑,陡然脱手而出,如同一道金线,直直奔向卢俊义。
变故如此突然,卢俊义也没有反应过来。只是瞬息之间,便见到李助的金剑从自己鬓角飞过,几缕发丝,被对方金剑削掉。
然后,众人才听到公孙胜大喝一声:“疾!”从李助手中飞出去的金剑,陡然落在地上。
直到这时,围观的人才如梦初醒。看向李助的眼神,尽皆都是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