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间线往前推个百多年,燕国人吼嗓子“我无罪”,没有宣战却来攻打的原军一定要羞愧而退了。

现在,程武只是用吝惜的目光看着燕君称,很想说一句:朋友,时代变了。

论起来,不是智瑶一力改变这个时代,在改变规则上贡献最大的当属勾践了。

至于国与国的相处方式出现变更,每一位诸侯或多或少都有出点力气,为礼崩乐坏掀砖拆瓦。

程武大声喊道:“为君无力庇佑黎庶,有罪;持国无以保卫桑梓,有罪。何敢言无罪焉?”

燕国现阶段一直在遭遇异族的入侵,不就是作为一国之君的燕国历代君臣经营不善,无法让燕国变得强大,再来保证万家万户吗?没有能力办到为前提,本身就是一种罪过,不会有错的。

因为燕君称还在活在古典时代,一听程武的话,露出了心里有愧的表情,尽管一再欲言又止,还是一个反驳的字都没有说出来。

“如今我王,教化万民,保卫桑梓,护卫黎庶,燕地生人,亦当庇护。”程武直接将原国为什么要入侵给美化了。

如果还处在古典时代,原国出兵燕国,根据燕国无力抵抗异族的入侵,还真是具有法统正确性,只是后面原国不能占领燕国的一寸土地,还要把军队撤个干干净净。

所谓的王师,干得就是吊民伐罪、兴灭继绝、除暴安民的事业。

原军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王师。

以广义上来定位,原军会做的事情其实差别不大,驱逐异族,保卫桑梓,护卫黎庶,皆是王师应做的事情。

燕君称听了属于半懂没懂,十分讶异地问道:“你等乃是‘予一人’派遣前来?”

在燕国人的认知中,天下只有一位王,便是周室的“予一人”,老天爷的儿子。

程武知道这是一个舞台,表现得好了或许能在接下来接收燕国时减少非常多的麻烦。

因此,程武没有马上说出来历,先将中原近百年来发生的大事件讲述了一遍,主要讲楚国干出“问鼎轻重”,随后晋国承担保卫文明重任,以晋国为中原霸主再统率诸侯与楚国一再大战的事情大说特说。

因为“蓟”都爆发交战,逃进宫城的燕国贵族并不少,他们现在已经人在城墙之上。

一些居住城内的燕国人,他们知道哪里会比较安全,一样早就逃了过来,或是陆陆续续从城内各处汇聚过来的人。

这些燕国人,上到一国之君,下到各家仆从,虽然听得懂“雅语”的人不多,但凡有人听得懂又在复述,身边立刻围满了人。

他们一开始可能不是那么专心,后来一个个全神贯注在听程武讲历史了。

在“天下人”的认知之中,中原就是文明的核心之地,无论中原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够听到还是很愿意聆听的。

程武讲的是百多年来的历史大事件,要是在古典时代的话,历史可不是谁都有资格知道,哪怕爵位是大夫都不一定能够知晓。

现场也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明明是在战时,偏偏燕国人好像了遗忘了一般,乃至于有一些燕国人情不自禁聚拢到了程武周边专心倾听。

关于晋国在春秋历史上占到的篇幅简直太多太多了,要不然不会有那么一句“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书”的话。

讲春秋战国不提到晋国,还真的无法有“承前”的序章,硬要“启后”讲了会令人听得莫名其妙。

真的!

不讲晋国,人们怎么知道赵国、魏国和韩国怎么来的?

不提到晋国,谁都会觉得楚国崛起又衰弱实在有够扑朔迷离。

史书的存在是让人知道,自己的先辈为何人,他们做过了什么,给后代留下了什么,包括物质与精神。

如果恰是民族衰弱屡受欺凌,人们得知自己祖先的辉煌,会激励他们去努力去奋斗恢复先辈曾经的荣光。

民族正在辉煌之时,能够从历史中进行借鉴,不要去犯下祖先曾经犯过的错误。

只是吧?不幸之时,人们会信史书;若是强盛,以史为鉴也就说说而已,以至于有了“史书的存在就是为了记录一再重犯的错误”一说。

燕国人听着程武讲中原的历史,了解到诸侯一再出现竞争,中原进入到大争之世,什么叫作礼崩乐坏,频繁的战争给予世人带来了多少苦楚。

战争带来的苦楚?燕国人对这个能够有深切的感同身受。黄河改道让他们孤悬于外,此后再艰难也无法获得同文同种族裔的帮助,好几次被异族打得差点亡国了。

一个国家几度差点亡国,足够说明情况危急到何等程度了吧?又是流了多少鲜血与泪水。

程武开始讲到了礼崩乐坏阶段,列国频繁互相征战带来的伤痛,晋、吴、楚、越的恩怨情仇,互相之间又各自发生了哪些大事件,等等的历史片段。

里面少不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篇幅。说起来,这也是春秋晚期最精彩的博弈,更影响了诸夏的历史走向。

燕君称就在想:“原来已经有那么多人称王了?如果吴王夫差没有被越王勾践阴谋所害,吴国便是那个续楚国之后挑战晋国霸权的国家。”

同时,在场的燕国人也知道了一点,原来晋国是那么强大,不断发生内斗的情况下还能压制楚国,楚国又是为什么会被吴国摁在地上捶。

听到越王勾践事迹的人,不同的人有大致的两种看法。

比如燕国人一再遭遇不幸,某些燕国人就将越王勾践当成了偶像,知道隐忍的重要性,只要能够达到想要的目标,原来还可以那么不折手段。

同样也有燕国人无比厌恶越王勾践,不因为其它,只因为越王勾践的不折手段。

现实就是那样,有人喜欢就会有人不喜欢,同一件事情必定带着两面性。

程武开始讲起了原国的复立,对各诸侯的征战篇幅讲得比较少,着重讲述对异族的征讨,其中包括了秦国。

原国竟然拿秦国人当异族?讲道理,秦国兼并了数量超多的戎狄,生活习惯以及许多习俗确实是在胡化。

以时间节点来算,当前的秦国确确实实还没有进行校正,回归到诸夏的文明体系之中。

燕国没有与列国失去联系之前,他们就是一个不愿意承认秦国与自己同文同种的国家之一,原因就在于秦国做的比楚国还过分,起码楚国在南方怎么样是一回事,进入到中原是执行中原人制度的。

比如说,楚国打杨越等部落联盟不会宣战,更不会讲究跑出五十步就不再追的规则,俘虏贵族可不会递上一块玉;轮到楚军跟中原列国交战,该遵守的规则却是遵循了。

秦国开始东出之后,一开始其实也遵循那些规则,自从被晋军埋伏一次搞得全军覆没,秦国人被刺激到不行,不再讲究什么规则了。

偏偏秦军是屡战屡败的一方,无法像晋国那么强盛,无力去进行洗白,肯定要在某些时间段背着骂名。

一旦谁被骂得久了,人们的观念就会固定下来,一听到某人,脑子里下意识就冒出“这家伙不是好人”念头。

程武在干的事情就是洗白原国,同时对某些国家进行盖棺定论。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那就是“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

秦国已经没有能力进行洗白,他们的历史定位是怎么样,原国哪怕不进行抹黑,以秦国干过那么多次不宣而战,并且还不止一次与异族结盟的污点,注定是要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

那是跟异族结盟啊!

诸夏有那么多的分封国,才有多少个诸侯跟异族结盟?尤其是当时晋国正在抗击想要颠覆诸夏文明的楚国,秦国却是趁着晋军南下与楚军作战,屡屡干出与异族结盟进犯晋国再被打得满头包的事情。

如果某天智瑶达成“一天下”的伟业再修史,不去进行人为的干涉,不用有过多的怀疑,哪怕楚国某国君喊过一句“我蛮夷也”的话,仅以发生过的事实进行定论,楚国盖棺定论的正面评价绝对会超过秦国。

燕国人非常痛恨异族,听到秦国已经被原国所灭,有的只是感到快意。

随后,他们又听程武提到原国灭掉了仇由和中山国,讲实话就是挺意外的。

燕国不知道中山国,提到鲜虞就很了解了。

不管是中山国还是鲜虞,他们的实力并不差,真要论实力比燕国还要强大,尤其中山那边的地形无比复杂,想击败鲜虞人或许不难,想要灭掉国祚就真挺难的。

燕国又听到原国将卫国、齐国、郑国和鲁国先后灭亡,感到震惊的同时,已经有燕国人明白原军过来是想做什么了。

正是因为燕国已经跟中原列国失去联系太久,对中原的了解还停留在很久以前,才会对原国灭掉那么多国家感到震惊。

在燕国人的印象中,无论齐国还是卫国、郑国都是大国,尤其齐国更是当世的超级强国,结果那些国家竟然被一个从来没有听过的原国给灭了?

《万古神帝》

由于太过于难以置信,不少燕国人怀疑程武是在欺骗他们。

现场出现了吵杂声,程武却是不管不顾接着往下讲。

提到的不再是列国的历史,着重讲原国内部的改革,包括对征服之地的安置,战败列国贵族、黎庶的生活现状,以及原国到底要完成什么目标。

程武没有将原国想要达成的目标讲得太细,广而论之就是要“一天下”,对内使得肯努力的人生活变好,对外清除掉威胁诸夏文明的任何势力。

特别提到保卫文明是应有之意,能够取得燕国人的认可。

程武将话题兜转回来,重新提到燕君称没有做到为君者应该担负的责任,识相点就赶紧投降,还能见证原国怎么消灭屠何、无终、东胡以及已知的异族。

最后,程武强调历史的使命已经落在了原王瑶的身上,在原王瑶的领导下,诸夏必将“内在修政,外取武功”,使文明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燕国人比较奇怪的一点就是,程武讲的是顺应生民之愿,不提“顺天应命”的观点。

不提“天意”的话,原王瑶怎么来保证自己是唯一“正朔”呢?

生民?到底是理解成为贵族,还是只要在呼吸,作为非奴隶,能够得到原国王室的重视?

有一名羽林军走到程武边上,低声说道:“后续大军再有半个时辰便会抵达。”

程武直接将这个消息大声公布出来,追加了一句:“诸位可随我军往北,见证异族如何覆灭。”

这是将“蓟”视作囊中之物,更把燕国君臣看作俘虏了啊!

没有多久,燕国的储君载被带了上来。

燕君称看到自己的儿子很是狼狈的模样,哪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半个时辰之后,原国后续的大军抵达。

大批大批的原军入城,虎贲军更是直接来到宫城之外列阵。

看那旌旗招招,再看列阵原军的士兵身上反射阳光。

巨大的压力向燕君称席卷而来,很清楚仅以出现的原军,无论从规模,还是看武器装备,想要攻陷宫城会挺容易。

对燕国来说,在外征战的大军面临危局,在内的一国之君和楚君都将身陷敌手,灭亡就在眼前了啊!

燕君称从打开的城门走出来,直接来到程武的面前,说道:“带寡人检阅贵国之军。”

肯定还有更多的原军没有开进“蓟”城。

程武不太理解燕君称到底想做什么,思考了一番决定亲自去请示已经到来的太子开。

后面,太子开现身,自行介绍身份之后,带着燕君称出城检阅郊外的原军。

燕君称一番检阅下来,能够充分看到原军在武器装备上的精良程度,并且也能看出不是花架子。

“不知原王将会如何处置寡人?”燕君称问道。

太子开就实说道:“燕君献国不失爵位待遇。”

燕君称又问道:“原国果真必灭屠何、无终、东胡?”

太子开铿锵有力地答道:“开此来,便是为此!”

灭是肯定要灭的。

灭掉屠何和无终的难度不大,东胡则是要慢慢来了……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