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话音落地,
一众人等再度哗然,
自光武帝在位时,便已经以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农为三公之位,后来经过变革,又将大司马改换回了太尉,但到最后,其实也只有议事之能,并无实权,所以即便三公有着远超寻常臣子的地位,对朝廷的威慑力也聊胜于无,
说白了,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就算三公突然出来指着曹操的鼻子骂,后者也可以丝毫不把其当作一回事,真惹急了,用点手段,说换也就换了,毕竟这年头,谁的手里有实权,谁才说了算数!
但也正因为这样,
曹操没办法如此简单的位列三公,毕竟人家三公本身就对朝政没什么实权,所以即便不受朝廷管辖也合情合理,但曹操不同,他本就手握重兵,在朝政上也是说一不二,说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
一个本来就拥有实权之人还要获得觉得超然的地位,那可真就和天子没什么区别了!
这,
就是曹操真正为难的点,
但若是像董昭说的,重启丞相之位,一切便都不一样了,毕竟丞相本身就是文官之首,同时也受到天子制约,虽然地位等同于三公,但又因为其拥有实权,所以并不像现有的三公一样地位超然,
当然,
这也是丞相之位在汉朝被不断削权的根本性因素,
但也正因为这样,所有人都明白,三公,依然是三公,如果丞相真的能那么简单被天子制约的话,历代皇帝就没必要一轮接一轮削弱相权,光武帝也没必要将丞相剥离于三公之位了!
可以预料的是,
如果曹操真的坐上了相位,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没人管他的时候,他就是丞相,有人管他的时候,那他就是三公,
这种情况,
说他与天子同权,其实也没什么夸大其词了!
摩挲手指,
曹操淡然的看着厅内众人交头接耳,任凭聒噪之声越来越大,但却完全没有下令去阻止的意思,因为他也要看看众人对这事的反应,究竟是兴奋,还是厌恶,
不过很显然,
在坐的一众人等大多数都是曹操的忠实拥垒,忠曹操胜过忠汉室,所以到处都是兴奋的声音,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曹操登临相位,对他们来说是由极为实际的好处的,
最直观的,
就是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会升官!
在这种明显对自己有切身利益的前提下,没有人会去反对,
于是,
片刻过后,刚才还喧闹无比的政务厅中立刻又恢复了安静,所有人都十分期待的看着曹操,等待着他做出最后的决定,
而曹操,
则是深吸一口气后,淡然的看向众人道,
“诸位,我曹操无才无德,按理来说,是不该兼任这丞相之位的!”,
“但眼下,刘备依然要位列九卿,其势力庞大,窃取汉室大半江山,手下更是能人辈出,助其窃国,可我汉朝的重臣中,却还没有一位能够率领众人抗击刘备,实乃我大汉之劫!”,
“所以,我曹操,愿暂居相位,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再选有能者让贤,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皆是闪过窃喜神色,正当他们想要一起拱手来一句“丞相英明”的时候,一个极其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出现在了政务厅中,
“主公万万不可!”,
循声看去,
只见荀彧踏步上前,站在中央,正对曹操,
刚才他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不是因为他想让曹操当这个劳什子的丞相,而是因为过去,这种事在董昭的带领下几乎三天两头就会在政务厅上演一遍,但不管其说的多么声泪俱下,曹操最后依然会对其拒绝,
但这一次,
荀彧失算了!
“文若?”,
曹操抿了抿嘴,他刚才那一番话,已经将其意图表现的十分明显了,可荀彧却显然没有遵从的意思,
但面对荀彧,曹操依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是耐心的看向荀彧说道,
“即使如此,还请文若说说理由!”,
“诺!”,
荀彧再度拱手说道,
“丞相之位本就有违古制,昔日武帝时,田蚡便目中无主,甚至还想将考工官署之土地圈以建宅,若是今日主公再立丞相之位,日后若是再让田蚡那等有才无德之人担任,岂不是又要威胁汉祚?”,
“文若倒也不必如此夸大其词!”,
曹操摆了摆手,思索片刻后,还是退了一步,
“不过,此言也却是有几分道理,不如便只有我之一任,待到战事结束,便重新废弃丞相之位,如此可否?”,
“依旧不可!”,
荀彧看着曹操,目光如炬,自曹操起兵后不久,荀彧便一直辅佐曹操,二人虽为君臣,但更胜夫妻,一直以来都是紧密配合,相敬如宾,如此和曹操唱反调,对荀彧来说,其实也是第一次!
“昔日主公兴义兵讨伐董卓,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此时居丞相之位,更会落人口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这!”,
曹操从未见过如此犯轴的荀彧,一时之间竟然也不知如何是好,想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反驳道,
“文若,我虽可以不去登临相位,但若到时刘备举大军来犯,又要派谁引兵而战?”,
“主公可携天子,御驾亲征!”,
“你......”,
曹操一口老血堵在喉咙,不知道该不该发作,荀彧能说出这种话,基本上就不是在讲道理,而是在抬杠了!
虽然御驾亲征这件事极为提升士气,但谁都知道,曹操手里的兵马无一例外,都是以曹为尊,听将军调令而不屑于朝廷,让天子御驾亲征,别说提升士气了,这些兵还能不能打仗都是个问题!
但看荀彧的样子,明显是有些上头了,就算和他杠到底,也不会同意他登临相位,
想到这儿,
曹操也只能长出一口气,
摆手说道,
“好了好了!”,
“既然如此,择日再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