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庐江郡以后,刘晔就主动请命去天柱山说降陈策、梅成、雷绪等山贼,然后又有蒋干提出来随行,郑宝、许乾、张多闻知以后,也请命随行护卫刘晔和蒋干。
刘宠想一想也就答应了,毕竟刘晔给他提出来的平定江南的方略是很有道理的,此前贾诩、程昱、荀攸,包括自己在内,都是侧重在军事上考虑如何平定江南。而刘晔无疑给他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窗,让他更加清楚地看清了淮扬。原来平定江南军事反倒其次,首当其冲的是大军所到之处如何平定贼匪,收取江东万民之心。
那么要按刘晔说的办下去,就要当先收服各地的贼匪。如今九江的宗贼因为有刘晔,所以举众归降了,归降以后也得到了妥当的安置。如此一来,九江算是平定了。当然还有屯驻在历阳的吴景和孙贲,不过这就要看程昱的东路人马了,想来一场大战是少不了的。
至于庐江,其中势力最大的贼匪,就是盘踞在天柱山一带的陈策、梅成、雷绪等人,不过庐江的情况比九江更加复杂。
天柱山位于潜县,沘水和泄水在博安合流以后,就一路往西南流经潜县。可以说潜县得天独厚的山水形胜,以天柱山之险,沘、泄两水之利,在此乱世自然引来了不少百姓争相避难,然后逐渐形成了有贼寇之称的地方势力。而其中势大力强者,就成了这种势力的头目、首领,他们操练兵马,打造兵器,收取税赋,大者形同州郡,小者也非一县可比。
而庐江除了潜县的天柱山以外,庐江以西更有地连荆、豫的大别山,所以庐江的形势比九江更加复杂。
也不知道刘晔前往天柱山能不能说动陈策、梅成、雷绪等人,要是不能说降的话,想打下天柱山只怕不是那么容易。
但是此时刘宠也不可能发兵往天柱山,只能等到刘晔传来结果再说。
他眼下最主要的是尽快统领大军赶往庐江郡治舒县——因为袁胤传来了消息,刘勋开城投降了!
……
刘勋能开城投降,让刘宠既惊喜又意外。
毕竟刘勋与他说是有血海深仇也不为过,刘勋的两个兄弟、一个侄儿,都前后死在豫州将领的手上,按理说刘勋应该和他拼命才对。在崇尚复仇和气节的大汉,刘宠想破脑袋也想不通,刘勋为什么会放下血仇向他投降?
而且刘勋在江淮的势力强盛,就连孙策都有些惧怕他。要不然孙策渡江也不可能只取豫章,而置庐江于不顾,否则孙策的后背也不可能露出来。
要是孙策能在攻取豫章以后渡江北上攻取庐江,封锁后路,刘宠也只能从正面和孙策决战。说到底,还是因为刘勋的实力让孙策觉得没有胜算,亦或是即便是打败刘勋也会落到个两败俱伤。所以孙策才避而远之,直接先取江东。
而刘宠能想到的唯一解释,就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袁胤。
毕竟刘勋是袁术的部将。虽然袁术已死,但其子尚在,袁胤、袁耀此次都随驾南征,虽说袁耀是如今袁氏的话事人,但无疑袁胤是在行使袁耀的权力。有袁家人出面,如果袁胤是发自内心想说动刘勋归降的话,那么刘勋不可能不考虑袁家人的态度。
毕竟历史上袁术败亡以后,袁胤就带着袁术的残部和灵柩、家眷去投奔刘勋,而刘勋也接纳了袁胤,可见刘勋对袁氏还是忠心耿耿的。要不是后来中了孙策的奸计,刘勋也不可能去投奔曹操。
庐江,舒城。
袁胤与刘勋并肩而立,在等着刘宠和天子的车驾。
对于刘勋来说,做出这个决定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不过这又能如何,刘氏一门的男子,如今就剩他一个人了,而他下面还没有一个子嗣。若是与刘宠抗衡,胜败姑且不论,万一有个好歹,那刘氏的香火就会断送在他的手上。所以对于刘勋来说,为了刘家的延续,他不得不慎重考虑。毕竟豫州的兵锋他是领教过的,虽然他在淮南说是称霸一方也不为过,但与刘宠相比,无异于是萤火与皓月争辉。
再说有袁胤亲自出面,他作为袁家的故吏,深受袁氏之恩,如今袁氏少主连同袁门上下都迁到了许都居住,虽然性命看似无虞,但也不能说安如泰山。万一丞相找个理由问袁家旧罪,袁氏一门或许就会不复存在。
只有袁氏在丞相手上的分量越来越重,作用越来越大,丞相才会重用袁氏,才会放过袁家上下。毕竟献女联姻只能保袁家一时,保不住一世。要想重振袁氏,只有成为丞相手下的重臣。
而此次南征,将是袁家崛起的良机。
这些道理都不消袁胤细说,袁胤只要点到,刘勋又何尝不明白。
但在恩仇之间,要做出选择是何等艰难。不过刘勋还不算糊涂透顶,他自己知道斤两,成功复仇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有可能赔上刘氏满门,若刘家在他这里断了香火,那是大不孝。而且置袁氏恩德于不顾,那也是不忠不义。
所以刘勋接纳了袁胤的说辞,决意开城投降。
此举不仅可以保住刘氏一门,还能让袁家建立功劳,踩着说降庐江的功劳簿爬上去。
大队人马终于出现在了袁胤和刘勋的眼帘,袁胤脸上挂着喜色,而刘勋的手握成拳头,捏得紧紧的。
直到刘宠从驷马座驾上走了下来,刘勋将太守印信和庐江册籍奉上的时候,他才松开了那死命握着的拳头。
刘宠示意让顾雍接过了印信、册籍,然后又和刘勋东拉西扯随便说了几句话,借机观察了一下刘勋的情绪,刘宠并未从刘勋的脸上看出仇恨,才稍微放心率众入城。
只不过刘勋在看到天子车驾和纪灵、桥蕤等袁术旧将从面前经过的时候,脸色才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些许变化。
……
收取庐江,其中的战略意义很大。
因为彭蠡泽横贯大江,连通庐江、豫章二郡,又与鄱阳湖相接。
也就是说占据庐江以后,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大军就可以直入豫章腹地。也就是说,如今的豫章已经在刘宠的兵锋之下了。
所以刘宠进驻舒城以后,先是封了刘勋做征虏将军,爵列候,其下文官武将都有封赏,以安庐江上下之心。然后再让赵云、袁涣率领骑兵巡视各县,让傅干、马超、典满领兵进驻皖县、寻阳两地,沿彭蠡泽收集船只,建立水寨,再传令袁敏将豫州水师调到彭蠡泽,准备择机渡江攻打豫章郡。
而刘宠在庐江歇下来之后,他就准备忙里抽闲在庐江寻访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左慈。
自从刘宠“死而复生”依照《太平要术》修习以后,他有许多疑问想找人解答。在陈县那个老道士早就说好了他会一直留在陈县,不过那老家伙明显是说话不算话,刘宠几次想找他都没找到半个人影。
所以刘宠那些疑惑一直都埋在心里。不过此次来到了庐江,让刘宠想起了那个身负“神道”的左慈。据说左慈是在蜀中云游的时候,得了三卷《遁甲天书》,然后就在天柱山炼成法术。
原本这些事刘宠是不可能相信的,但想想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有些看似只是神话传说的事,刘宠却不得不信了。
或许那些事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是神话传说吧,但对于身临其中的人来说,又是何等真实的存在。
所以刘宠决定在庐江寻访左慈,然后四处寻幽探秘,希望能寻得那位神仙人物的踪迹。
……
塞外多草,北方多木,南方多竹。
刘宠四处寻访左慈,这日登上了一片竹山,入山之后整个人就如同入了竹海。放眼望去,说不辨东西也不为过;抬头望天,也不过偶有几缕光线从随风而动的竹梢中透出来。
在窸窸窣窣的风吹竹叶声中,忽然有一阵“叮叮咚咚”的琴音传来。侧耳听去,似乎弹琴的人还不止一个,闻琴声起伏,明显是有人在对奏。
刘宠赶紧伸手示意随行的扈从停下了脚下的动作,然后闭上了眼睛去品味那悠悠传来的琴声。
“却不知道在这竹山之中,是何人在此抚琴对奏?莫不是左慈!想这远离城池的竹山,若不是左慈那种神仙人物,又有何人有如此雅致。”
毕竟刘宠随蔡邕学习过琴艺,虽然学的不怎么样,但好坏高低和一些曲子还是能听出来的。
但细听此对奏之曲,只怕琴艺还在才女蔡琰之上,而且这曲子明显是自己没听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