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项羽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只不过毕竟在政治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在看待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偏差性,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想法和类似于说青年人常有的那种热血情节。

但实际上一个真正优秀的政治家,很多时候都是不能够将自己的主观情绪带入太多进去的,而是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比如说是站在自己所代表的这个政治军事集团,亦或者说是自己所属于的利益集团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而这一点也是让项羽颇为难受和不习惯的地方,当他真正认真的去思考一些政治管理方面的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实行,而需要优先考虑很多人的利益,不管是张良还是范增在这个问题上都是非常明确的对项羽加以限制,这让项羽越发的觉得要当好一个政治集团的领导者实在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张良与范增也并没有太过于严格的去对项羽进行批评,毕竟项羽现在的身份摆在那儿的,西楚霸王要是生起气来也没有几个人能够承受得了,好在是项羽这段时间都表现得比较的谦逊,就像是一个非常积极好学的好学生一样,尽管老师所教的内容与自己原本的主观想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他还是尽量的去接受和学习这些想法与意见。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边,项羽收到了许多其他诸侯国所送来的书信以及派来的一些使臣,他们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和项羽重新结盟,最好是能够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盟军来共同对抗章邯与王离的部队。

其实原本之前这些诸侯王之间就已经有着一定的联合关系了,毕竟章邯与王离的势力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完全将之前所攻占的赵国领土给吸收了下来,并且原本的三十多万士兵规模似乎还在进一步的扩张之中,或许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人的规模,当然为了能够满足如此一支大部队的粮食供应,章邯与王离依然在不断的向着周围其他诸侯国发动进攻。

魏国与燕国的军队一直都在与章邯和王离的部队进行对抗,但是情况似乎已经越来越糟糕了,魏国与燕国迫切的希望项羽能够发兵去支援他们。

不过范增告诉项羽,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要沉住气,千万不要太过于急躁的去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诉求,因此这个时候魏国与燕国都是主动来求项羽帮忙的,因此主动权和决定权都掌握在了项羽的手中,这个时候项羽就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来好好的提升一下他在诸侯王之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了。

实际上尽管项羽率军攻下了咸阳城,灭掉了秦王朝,让他的声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但是很多诸侯王其实内心深处依然还是对于项羽有一些别的想法和意见的,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项羽的出生只是楚国一个将领的后人。

不管这个将领曾经有过多么高的威望,但是他终究也不算是皇族的血统,而这个时代的这些诸侯王对于这种血统的重要性是非常非常看重的,很多时候甚至已经超越了对于一个人的实力与势力的程度了,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项梁和范增都想要去找回楚怀王的后人熊心,来让他成为新的楚怀王,以此来联合楚国内部与诸侯王的力量。

即便说熊心当时仅仅只是一个放牛放羊的少年,压根对于政治军事上的事情就一窍不通,而他却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力,依靠的还是他身体里边的血脉,以及这些诸侯王对于这种血脉所具有的效力的看重。

而项羽没有这样的皇室血统,所以不管他的实力有多强大,拥有多少土地与士兵,不管他做出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哪怕是亲手推翻了秦王朝,但是在这些诸侯王的眼中,项羽的地位和影响力也都比不过真正的拥有皇室血统的人的后裔。

当然他们有可能会慑于项羽的霸道实力而在表面上支持项羽,但是骨子里却依然会找机会去夺取属于自己的权力与地位。

有的人可能会说历史上刘邦也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出生,背景比起项羽来还都差了许多,但是最后刘邦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又该如何解释啦?

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当时刘邦所做的这个皇帝是否就真的是我们后人所认为的皇帝了,为什么这么说啦,因为事实上尽管历史上将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战争称之为是楚汉争霸,但是实际上却是项羽的楚国与刘邦以及一系列以刘邦为盟主的诸侯王之间的战斗。

刘邦在楚汉战争之中真正的身份与地位绝对是达不到成为所谓皇帝的级别的,准确的来说应该算是一个盟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汉朝开国之初刘邦必须要封赏那么多的异姓王的原因,说白了就是这些诸侯王之所以愿意跟着刘邦打天下,甚至将刘邦推举为皇帝,是因为他们之间达成了一个协议,这些诸侯王帮刘邦打天下,最后刘邦再将天下分封出去,这和秦始皇做皇帝时候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反而是更类似于之前周王朝分封天下的情况。

其实有一点必须要明白的,那就是秦始皇所开创的皇帝大权独揽,中央集权加上地方郡县制的政治方案在当时的诸侯王的眼中是不被承认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灭国了,他所建立起来的这套政治体系根本就没有能够真正的扎根在这个时代的人的心中。

当时的诸侯王不管他们是否还是六国旧贵族阶级,亦或者是通过这场战争新成长起来的新王,他们的思想觉悟与内心的想法都绝对不可能是赞同和认可秦始皇的政治方案的,所以他们支持刘邦当皇帝根本就不是要支持刘邦成为像秦始皇一样的独裁者,而是想要让刘邦成为像之前的周王一样的国君。

说白了就是重新回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格局,因此实际上汉朝开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边,汉高主刘邦也是绝对没有秦始皇当年的那种绝对权力的,因此刘邦之所以要狡兔死走狗烹,杀进功臣的原因也很清楚了。

因为这些功臣与异姓王的政治述求与刘邦在根本上就是对立的,刘邦如果不杀死他们就没有办法将权力真正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就永远无法真正的成为一个像秦始皇一样的皇帝,而最多只能够成为一个像之前的周王朝的时候的那样的所谓的天子。

当然如果之前没有秦始皇这样的历史开拓者存在的话,可能刘邦所建立的国度依然会是像周王朝一样的分封制,刘邦也不会想着去将这些异姓王除掉,然后将权力完全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刘邦在许多年之前第一次见到秦始皇的时候,就对于秦始皇所拥有的权力和派头充满了渴望,他是非常希望能够成为像秦始皇一样大权独揽的人的。

然而汉初的时候他并没有这样的实力去做到这一点,如果他不向这些帮他打天下的诸侯王妥协的话,假如说他不将自己放在像周天子一样的位置上的话,而是一上来就将自己定位成为秦始皇一样的存在的话,那么这些跟随他的异姓王立马就会一同起来反对他,立马就能够让他刚建立起来的汉王朝崩塌。

对于现在的项羽而言,摆在他面前的其实也是有这样两条路的选择,要么是走上秦始皇的道路,要么就是走上刘邦的道路。

秦始皇的道路就是要将这些旧贵族旧思想的力量给用武力铲除掉,然后再想办法通过比如说教育等等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最终再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政治体系来。

当然这个过程一定会是非常艰难的,秦王朝的统治只持续了这么短的时间就结束了,也说明了他的政治体系之中存在着很多很严重的问题,即便说项羽要学习秦始皇的这条路,他也必须要在秦始皇的政治体系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才行,而对于项羽而言这种改良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这个时代想要找到几个能够真正帮助他建立政治体系的人才并不容易。

张良或许会拥有这样的潜力,能够有可能去帮助项羽建立这样一个实际上可行的全新政治体系,但是张良本身却未必愿意这么做,要知道张良作为韩国高官之后,他是非常渴望能够重新复辟韩国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继续实行分封制,从这一点上来说张良的政治述求就与这种政治改良存在着很大的冲突。

而项羽要想说服张良去帮助自己恐怕是需要花费不小的精力了,他必须要找到一个足以说服张良的理由,让张良真正的认可项羽的这种想法,让他去放弃掉自己原本的政治目标。

而第二条道路,也就是刘邦所采取的方案,一开始的时候与这些诸侯王进行一些妥协,让诸侯王们以为自己愿意成为一个像周天子一样的统治者,而不是像秦始皇一样的统治者,然后再寻找机会去将这些异姓诸侯王给各个击破。

这个方案的好处当然就是初始的风险会小一些,特别是在建国之初不会出现特别大的政治风浪,至少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反对声浪,从而像秦王朝一样步子迈得太快导致了全天下的人的激烈抵抗,从而二世而亡。

但是这个方案的问题在于一旦这样的政治方案被实行下去,那么其所带来的政治惯性就有可能导致后续的政治改革更加的困难,老百姓总体上而言都并不会那么在乎政治方针的具体方向,因为绝大多数老百姓都不具备这样的知识与理解能力,而且政治距离他们的生活也很遥远,他们只要有一块土地能够生存下去就可以了。

因此这样的分封制的格局一旦在建国之时就确定下来的话,如果后面没有什么大的政治事件的发生,其本身所存在的政治惯性就会导致其变得非常的牢固,事实上汉初的时候的多次异姓王、同姓王的叛乱就差点导致了汉朝的提前灭亡,因此实际上这种方案也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仅仅只是将有些矛盾与问题向后推延了一些时间,甚至有可能导致后续这些问题与矛盾爆发的时候会产生更大的破坏力。

当然现在的项羽其实是想不了那么多,想不了那么深远的,他的心中仅仅只是有着一个模糊的政治格局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张良与范增对他不断的进行教学之后就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了,但是要真正的让项羽成为一个成熟而犀利的政治掌控者,恐怕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而这其中真正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也并不是张良或者是范增。

这个人只能够是项羽自己,站在自己命运与天下人命运的抉择十字路口前,他没有太多的机会去试错,他没有重选一次的机会,因此他必须深思熟虑,考虑好自己以及整个项氏集团今后的道路,同时留给他的去做出这个选择的时间也将会越来越少了。

与此同时项羽还必须要应对一些来自于内部的问题,在项梁去世之后,项氏集团的内部势力分布就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当然项羽在这方面并没有足够的政治敏锐度,因此他没有办法真正的察觉出来这些变化究竟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但是有一些变化他还是能够清楚的感觉到的,其中一个就来自于他的其中一个叔伯项伯那里,项羽发现项伯对待自己的态度似乎在项梁死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项伯会表现得对于什么事情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心,对待项羽也是比较和蔼,很像是一个合格的长者。

但是如今的项伯在他说话的字里行间之中似乎都带有着一些额外的意思,一开始的时候项羽还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是听得多了就觉得很不对劲了,似乎项伯突然之间整个人都变得急躁了起来,对此项羽派出了一些密探来专门跟随项伯,想要知道他究竟在暗地里盘算着什么事情。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大唐极品傻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乱世枭臣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封州王明末钢铁大亨无敌万岁爷围棋传奇南明谍影抗日之全能兵王农民将军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光荣使命1937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大秦镇王侯春风玉露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皇孙白手起家穿宋,造反!【变宋】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大唐之混世异姓王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大唐十万里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黜龙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极品大昏君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重生刘协,开局召唤白袍军!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最强皇太子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