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制司专察内外官司隐漏遗欠,”行移如三省体式”,说白了就是要。高宗批准后,经尚书省,遂铸印赐诸路,总制司初设,权力很大。总制司设立之后,高宗下令总制司事重者,与宰执同仪。
相当于是在三省六部之外,又设立了一个主官是宰相级别的,高级权力机构,这样的机构,必须是自己人去掌管,至少要让赵构信得过,这个人我们刚刚就说过,同样是皇室宗亲出身的赵鼎,不就是一个好人选。
于是赵构大手一挥,赵鼎成为了这个新设立的权力机构的执掌之人,同时大宋的经济命脉,一定程度上,也重新回到了赵家自己的手中,是他们可以去把握的。
赵鼎上台之后,又有赵构的支持,对于前线的各个州路,确实是给与了极大的支持,从客观上来说,赵鼎的上台,强化了大宋边境各个重镇的军事实力,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
不过赵鼎和秦桧等人,是天然的政敌,好在秦桧现在不在礼部任职,不然的整个礼部都绝对会被赵鼎穿小鞋。
并不是说赵鼎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相反他绝对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忠臣,但是他的眼中,秦桧他们毕竟是劲敌,能够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打压,这就是很好的政治手腕。
不过赵鼎上位之后,对议和派到底会有什么影响,短期之内或许还不明显,不过这个影响迟早是要浮出水面的。
先是设置了总制司,之后大宋又进行了役法改革。宋室南渡之初,基本上袭用北宋末年免役法,这存在着一些弊端,同时也不符合南迁之后的民间的情况。
催督赋税,或雇募耆、户长,或以保正副、大保长兼充,各地办法不尽一致,只要一个制度里面有不一致的地方,就容易出现混乱。
原来的役法之中,保正副或大保长兼充户长催督赋税,颇多赔累破产的,这是因为毕竟还是没有统一的管理,加上这些保正副或大保长兼充户长,在进行自己职责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有作奸犯科的行为,所以百姓苦不堪言。
建炎四年时,其实就已经发现了这种弊病,于是当年罢户长,依熙宁法,差甲头催督。然而甲头多农民,差募之际,富者以贿赂幸免,贫者以诛求受害,破产者更多,民力重困。
于是,进士王九龄、祠部员外郎林季仲等纷纷上奏,请行耆户长之法,总一乡物力,次等选差,单丁许募人充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压力。
绍兴五年(1135)四月,宋廷同意修改役法。
四月还有一件大事,被囚禁在五国城的宋徽宗,我国历史上着名的书法家、画家、艺术家赵佶病逝,他的遗言想归葬内地,却未得新上任的金熙宗的允许。
徽宗赵佶在位的时候,初欲调和熙丰与元佑党争,以“绍述”神宗为国策,任用蔡京等主持国政,蔡京等托名“绍述”,禁锢元佑党人,排斥异己,变乱新法,祸国害民。
又崇奉道教,大封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问道、书画,而不理朝政,致使地方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又大兴土木,任用朱勔等巨贪之人为官,搜括江南奇花异石,用船北运,称“花石纲”,在京师建延福宫等。
在赵佶统治时期,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河北、京东、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我们看到的水浒传、南水浒等书都是依托于这个时代的产物。
之后其大出昏招,想要驱狼逐虎,遣使约金攻辽,以取燕云,金兵南下,灭了辽国,之后又轮到了他北宋,他自己在危难之时,没有任何担当,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之难,为金人俘虏北去,呜呼哀哉!!
赵构遣使,希望把自己的父亲迎回来(绝口不提自己的兄长赵桓),可惜派去的使者忠训郎合门祗侯何藓,却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虽说金国现在和大宋关系还不错,但是仅限于他们要和蒙古开战,无暇南顾的原因,否则绝对不会和大宋议和。
现在大宋的使者过来,想要要回先皇的遗体,金国主完颜亶却并不准备和大宋交好,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让何藓带话回去,他们的先帝回不来了。
对此赵构也没有办法,只能够把自己父亲的遗体留在金国了,要说赵构对于自己的父亲有多么的感情,还真的谈不上。
他之前只不过是一个不被重视的普通儿子而已,而且母亲也地位低下,如果不是因为他自己的政治眼光还不错,他自己也会被金国人掳走的。
所以想要将赵构的遗体给迎回来,之不过是要做样子给大臣们,还有天下黎民百姓们去看的,毕竟是一个死人,运回来不会影响自己的权利,还会增强自己的声望,何乐而不为。
现在没有能够将先皇的遗体给迎回,其实也没有什么,或许百官和百姓会有些失望,但是依然不会影响赵构自己的权利,反正只要赵桓不回来就好了。
不过很快大宋就得到了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的好消息,大宋东路军的统帅完颜宗辅身故于燕京,年三十九岁。
此人年少参军,金国初攻辽国,他作为将领时常参谋议事,而且展现出了自己的军事天赋。
历史上,他为右副元帅,驻兵燕京,是进攻大宋的主力军队领导人,取大名府,平整个河北,败张浚于富平,平陕西五路。
完颜宗辅在在整个金国,都算是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虽说这一世,因为秦桧的原因,他的功绩没有上一世那么大,不过依然是金国主要的领军之人,他的死对于大宋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至少空出来了一个军事统帅的重要实权位置。
之后他的儿子世宗即位后,追谥完颜宗辅为简肃皇帝,庙号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