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算是成了一半,鲁燕和柳青青溜达着往回走。
“鲁姐,粮站这儿,没地方住吧?”
鲁燕停了脚步:“哎呀,你瞅瞅我,没想起来这个事。等改好那边定好,我给你问问。”
想了想鲁燕又补上一句:“地方肯定有,你放心吧,粮站那房子才多。”
柳青青连连点头道谢。
走了一段路,四下宽敞又没人,鲁燕压低了声:“妹子这个月还得跟你换点票。”
“哎,没问题。”
这不就来钱儿了嘛。
两人默契的没再提这事,直接去了鲁燕家。
刘改红当天就和自家男人登了邵主任家门。
邵主任对替班人选这事没什么想法,他家里人基本都安排的不错。
用不着惦记这么个不是正式的活。
不过手底下有几个人倒是私下里找他提过。
都是粮站职工,给谁不给谁啊?
正好刘改红自己找了个,听说之前还是在废品站干过的。
他不用费心,还得了两瓶酒。
挥手就答应了。
————————————————————
离开废品站这天,郭秀华几人都还有些不舍。
特别的老刘和老徐俩人。
小柳这么一走,两人的日子也不是那么舒坦了。
又得晚上轮班值夜。
废品站这临时工离职办的容易,李主任也挺满意的。
不像其他临时工,来了就别想弄走。
这姑娘倒是乐呵呵的办手续。
没隔几天,粮站邵主任借着开会的空提了嘴废品站的临时工。
其目的也是看看这人品行。
李主任哪知道那么些,但不耽误他对柳青青的褒奖。
孩子好啊,不给他添麻烦。
结果就得知人家去粮站替班去了。
他木着一张脸,难怪走的利索,是找着下家了啊。
那是他误会了。
听了李主任的评价,邵主任也很满意。一个临时替几个月班的员工,能让领导记得且这么夸奖,是个好同志。
粮站每到收购季节,要增加不少的临时帮忙。
让走的时候才难。
抱他大腿哭穷的年年有。
邵主任点头,刘改红找的人不错。
……
刘改红的产假还没到该休的时候。
不过柳青青还是提前上了岗。
这边的活可比废品站复杂多了,也更忙。
她得提前学习学习。
柳青青扛着铺盖卷进了粮站大门。
刘改红早就等着她了:“妹子,咋才来啊,跟我走吧。”
“废品站离这边有点远。”柳青青故作腼腆。
说话间两人直奔邵主任办公室。
手续办的顺利,对刘改红提出的住宿问题。
邵主任因着对柳青青的印象还行,所以在住宿上也给了方便。
粮站后头也有几个空房间,到交公粮的时候存粮用的上。
这时候都是闲置的。
一个临时工,可轮不到他亲自带去看。
“小刘啊,你领着人去后仓吧。”邵主任吩咐了一声就打发了二人。
两人对着邵主任连番感谢,客套话说了一箩筐后出了办公室。
后仓一大排房子,刘改红随便找了个中间的。
“这屋夹在中间,也稍微暖和点。为了防潮,屋里都架了木头板,你把铺盖一放就行。喏屋里还有门栓,你晚上挂好咯。”刘改红给她指了指门里的挂钩。
柳青青点头,行吧,这条件还不如废品站呢。
天还冷着呢,炉子啥的一概没有。
屋里就是个大储藏室。
强处大约就是——屋里够宽敞。
照例把样品铺盖打开摆好。
这就是老演员。
刘改红:“吃饭咱们粮站有食堂,中午我带你去看看,现在去领围裙啥的。”
“麻烦刘姐。”
“甭客气,走吧。”
领了两套白围裙、白套袖、前进帽后,穿戴好了准备上岗。
跟着刘改红进了粮食大厅,进门不远处是一排装各种粮食的大箱子和几个大油桶。
一排齐腰高的木质柜台把大厅分成两半。
柜台上摆着表格纸,印泥盒,台秤。
屋里的味道很复杂,各种粮食的味道、浓重的麻袋味道还夹杂着复写纸和印泥的气味。
跟着刘改红到她的位置上,是在紧靠墙的一边。
粮站门市这边的工作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同志。
和旁边几人打了招呼,就开始听刘改红的讲解。
买粮必须携拿粮本,一家人的粮食定量和购买情况都记录在上面。
除了重体力工,和特殊机关的配额高,正常老百姓粮食都是27斤的定量。
另外还有二两的香油供应。
粮本的定量上百分之三十是细粮,不过有些人家不够吃,就会把细粮都换成粗粮。
这时候就要在上面盖全部粗粮的章。
想拿粗粮换细粮?
那没门。
前面的工序做完,还得把购买情况记录到表格里。
再按量称重,倒进对方准备好的袋子。
粮站不提供袋子,没带的话就只能空手回去了。
总之是挺繁琐的一套。
现在粮站里当月下发来的粮只剩下高粱米和碴子。
其他粮食早在十来天前就卖完了。
可以说是比较清闲的一段时间。
刘改红也是因为忙过了那阵,才想干到下次发粮前。
粮站忙的时候能忙到胳膊酸,闲的时候也是直发慌。
“等有人来了,你就试试,我在旁边瞅瞅。”刘改红略略讲解了一遍,发现她明白的挺快。
不过这一等就等了一上午。
到吃午饭的点也没个人来。
粮站食堂秉承着卖粮的地方不能比别的单位食堂差喽。
馒头做的实在,菜也有油水。
价格到和其他单位差不多,一顿一毛钱左右就够。
荤菜就另算了,不过几乎很少出现荤菜。
全武宁镇一天才杀一头猪。
这一头猪的肉要分到副食品店和国营饭店各处。
全镇几万人就分这么点,那是连塞牙缝都不够。
粮站食堂要是有肉菜,那都能抢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