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秋收关系到十月底的年贡,对农人们最是重要,雨才刚一停下,乡道两边的田野上已全是忙碌的身影了。

平山村临近三沢川,开掘不少用於浇灌的渠道,以方便灌溉田地,这会儿想要将水全部排干,倒是容易。参与劳作的不但有从其他村子赶来‘以工换赈’的青壮外,连居住在河滩附近的秽多、非人也都参与其中。

青壮们有的用桶装盆舀向外泼倒,有的竖起翻板刮车往沟渠中引水,田垄两侧各砌有两排石道,积水顺着石道向河内泊泊倒流,老人和妇孺则在已经排空的泥泞稻田里,趁着雨歇时段,抓紧抢收。

高师盛端坐马扎,在道边放眼眺望,心道:“天阴云重,风势又急,只怕最迟明日傍晚还要有一场大雨,这么多田野,只凭手提、刮车排水,怕是水还没排空,雨就又来了,到最后空忙活一场。”

不过大家伙,好不容易有了点盼头,他实在不好开口说风凉话。

连青木大膳这位剑豪达人,都光着膀子下地跟着苦力们一起干活去了,唯有他跟长田盛氏两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富家子弟坐在道边监工。

提起笔来,详细的将田里劳作的青壮人数记录下来,粗略看过,便发现其中好几个人共用一个名字,或者是根本便不在‘土断账记’之内,属於是战国时期很常见的‘匿田逃户’。

长田盛氏好奇问道:“庄头记录这些做甚,还没到年关,难道打算现在就重修账记不成么?”

高师盛放下笔来,不明所以的回答道:“并非如此,只是想大致了解一下,在庄所治下具体有多少‘逃户’,修订账记要有骏府检地令才行。”

“那骏府拿什么作为依据来收年贡?”

“当然是以天文二十年,检地账统计后的名目为准,即便我的现在记录的人数,可能更准确,但也不会予以采用。”

“收税的账册居然是天文二十年的旧本?”长田盛氏一脸不可思议。

“嗯。”高师盛为他补充解释道:“并且《检账记》上只记录户名,税户家中具体到底情况如何,有几口人,有几反地,又是否与检账属实,其实骏府是根本就不清楚。”

“这怎么可能?”长田盛氏虽然并不插手家中座铺里的生意,耳熏陶目染之下,也是知道账册每年年底都要重新修订,不禁问道:“骏府居然用好几年前的账目征税,这能准得了吗?”

“这怎么不可能准确?”高师盛对他的反应很是奇怪,一看就是少见多怪的样子。

“正常来说,记录人口土地的《检账记》要每十年,甚至每三五年就要重修一次,清点增长的人口和新开垦的土地,但实际上各国大名的记录,普遍都是几十年前的老账册。

骏府现在征收年贡、劳役以及军役的名册,在天文大二十年大检账之前,用的还是天文元年的老账本,换句话说二十年内没有任何人口数量上的变化,新垦田地多不胜数,石高却一点增长。”

长谷川家都快破产了,还能赖在军役账上,不就是因为骏府名册中,记录的是他家天文二十年时候的情况,误以为还是有业田的军役众,也是幸亏骏府,多年没有大规模动兵,不然早就蒙骗不下去了。

郡里因为要征兵,提前派人让乡里提交军役众家中的实际田产,多少了解一些具体情况,所以就没有才没混进旗本里面。

高师盛自然不会想拿着这些新录的籍户,向这些‘逃户’追缴丁钱口算,除了逼反一揆,让自己死於非命外,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记录这些,也只是好让自己对治下人口有个大致了解,不至於被村縂蒙蔽,方便治理地方。

他对此也是很无奈,虽然听上去,这根本就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确确实实,就一并发生在近畿七道六十六国,无一例外。

“骏府不清楚,那庄所里的差役们总该知道。”长田盛氏发问道。

“这也不一定,比如我这种远来外郡为吏的人,能对平山乡多了解?再说了,本地差役为什么要告诉我乡里的真实情况,让自己多交年贡么?就算我自己花上时间巡查清楚,骏府也会因为担忧差役是为了盘剥百姓,故意谎报、多报,而不采信。”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根本就管束不了。

别说高师盛这么一个米粒大小的庄头,就是各国大名,对这些百姓公然逃避赋税劳役的行为,都只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高师盛顿了顿,说道:“难道各国大名们不知道,村縂交给自己的名籍之中,存在谎报误报的情况么?当然知道,只是逃户历来有之,契党国众又尾大不掉,只能听之任之。‘缓则百计推诿,急则聚众强诉,威盛竭诚尽忠,势难任彼皆去,此乃守护名主不可言谈之隐。’”

“这不就是不输不入之权么?这么简单,那俺家岂不是白花这么多年冤枉钱。”长田盛氏大为懊悔,他没听懂最后两句,也能理解前面话语的含义。

“每年俺家花费在购买“不输不入”权上的银钱就超过四百贯,最多只能让乡里差役,不能上门,郡里的官差,还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么看来,还不如逃户安乐自在。”

“其实你家也是一样存在逃户,比如家中奴婢、徒附,骏府都是不会征收口算丁钱。”还有一句话,高师盛其实没有说出口:“其实整个乡的逃户所欠的银钱,都折算在了那四百贯钱里面。”

“豪商逃户跟百姓逃户可是两个下场,你可不要犯傻。”拿了长田家的钱粮,高师盛觉得自己有必要提点一下对方,大名们放任百姓逃户,也有一部分积蓄国力,与民休息的策略,并非是真的就能容忍国人和豪强,逃避应有的赋税。

“俺也就是这么一说,庄头逃户又是怎么回事?”长田盛氏不读书,求知欲倒是很强。

索性没事,高师盛干脆就从头到尾给他讲一讲,整个事情到底是如何。

“‘匿田逃户’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律令时期。与‘大化改新’后的租庸调制和班田收授法,即班田制度的出现密不可分。”高师盛见他一脸茫然,看来是真的十足文盲,惊诧问道:“权之介莫非没有上过寺子屋么?”

寺子屋即僧人来办的私塾,主要招收庶民子弟为徒,交授蒙学,学童年龄大都是六至十多岁,以训练读、写及算盘为主,许多武士家庭和少数富裕庶民家庭把子弟送到寺院。

长田盛氏这种豪商,别说上寺子屋,就是请学问僧专门来家中传授课业,也不奇怪。

“年少喜好舞刀弄枪,以至于於疏忽课业,让庄头见笑了。”长田盛氏理直气壮地回答,倒是让高师盛有点迟疑不定,难道念过书的人,这种时候才应该羞愧么?

“班田制仿照唐朝的均田制而制定,是律令制土地制度的根本法。”高师盛觉得自己完全是在对牛弹琴,无奈地说道:“班田制实行班田收授,首先须编定全国的户籍。班田的具体作法是:凡六岁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给口分田,男子二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户奴婢与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则给公民的三分之一。有位、有职、有功者,按位的高低,功的大小,班给相应的位田、职分田、功田等。除口分田之外,还相应给以若干宅地和园田,为世业田,若绝户还公。班田每六年一次。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亡,由朝廷收回。”

“那这么说,当时朝廷不就是全天下唯一的名主。”

“可以这么说。”高师盛也有好为人师的一面,对这个临时弟子,打断自己讲话很是不满,继续讲道:“这种‘恶法’严重侵害,当时地方大人与朝廷贵族们的权利,即便是推行此法的中臣镰足所开创的藤原氏,在掌权以后也是相尽办法,逃避原本的赋税,‘不输不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列入律令,藤原氏以此为名,来大肆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结果就是朝廷财政不断减少,百姓赋税沉重,引得不少有识之士忧虑,藤原北家出身,担任过遣唐使的藤原清河就曾多次上疏奏请朝廷:“咸用土断,使举善进才,各由清论,以纠班田收授制之流弊,是为土断之始。”

“土断?”长田盛氏又听到一个新词。

“其实就是检地,只不过当时被称为土断,又称‘检地校籍’,主要是针对权贵庄院,进行清测丈量,释放奴婢为良民。”这也是高师盛读览《秋津纪事》这部国史时才了解到,原来检地古以有之。

不过真实目的,有待商榷,毕竟因为检地多次激起民变,怎么看都像是针对黔首百姓,而非朝廷公卿。

“藤原清河历任中务少辅,大养德守至参议,分别两次主持土断,史称‘天平土断、‘胜宝土断’,一时“财阜国丰”,“豪强肃然”。以此功劳,位阶也自从五位下一路升转到了从四位下。在当时整个藤原氏一族内,能胜过藤原清河者,也不过是南家丰成、仲麻吕等寥寥数人而已。”

“然而当时逃户的主要群体,已经从藤原百官,变成了因土地兼并和租庸调破产的班田农民。‘不入土断者,可不修闾伍之法,免交税服役’,百姓摆脱沉重的赋税,才能勉强苟活。”

说道这里,高师盛看了看田野里忙碌的百姓,想道:“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怕今世赋税名目之驳杂,更胜前朝。”

随后言道:“朝廷尝到了施行“检地校籍”政策带来的好处,於是对逃避赋役的人,称为“逃户”,一经查获,治以重罪,降为秽多非人,导致民怨沸腾。”

“由于班田农民身背租庸调的重担,导致很多班田农民完全无法生活下去,结果造成的就是农民的大量流失,聚众闹事,三五勾结聚山为贼,反抗朝廷的统治。”

“后来亦曾多次土断,但执行中巧伪甚多,或窃注田籍,或却而复注,故成效甚微。”

“仲麻吕难道就是那位因为争风吃醋,而在近江发动叛乱的藤原仲麻吕太师?”长田盛氏听完讲述后,一脸狭促,藤原清河是谁他不知道,但是在近江发动‘藤原仲麻吕之乱’的藤原仲麻吕可是大大的有名。

并不是说‘藤原仲麻吕之乱’造成了多么恶劣的影响,而是这场叛乱,纯粹是面首之间的争风吃醋才引发的。

民间各种野话图本流传甚广,也无怪长田盛氏一个文盲也听说。

高师盛很奇怪,对方关心的重点到底在哪里,他说的是奈良朝名臣藤原清河,而长田盛氏关心得则是靠当面首,做上太师的藤原仲麻吕。

藤原仲麻吕是孝谦女王的从兄,深受宠幸,一度权倾朝野,官拜太师(相当於太政大臣),孝谦女王笃信佛宗,一生未婚,但面首众多,后来移情别恋,转而追逐东大寺的道镜和尚。

自天平胜宝三年,道镜和尚被召入宫内道场,就被孝兼女王以治病禅师的名义,长留宫内,深受宠爱。

天平九年,孝兼女王下诏书,任命道镜和尚为大臣禅师,与自己从兄一起参与政事,之前就因为备受冷落而愤恨不平的藤原仲麻吕,再也无法忍受,情敌分薄自己手中执权。

遂拥立淳仁君为王,举起叛旗,纠集甲士企图攻杀道镜,入宫夺取铃印(玉玺、驿铃),结果被事败逃亡,后被捕於近江国高岛郡,与妻子一同被斩杀。

藤原南家一院,因‘藤原仲麻吕之乱’深受朝廷猜忌,被全部罢黜官位,流放各国就此没落。

藤原仲麻吕在民间野史中,被描绘成一位愚蠢不堪,靠裙带关系发迹的幸进小人,但实际上藤原仲麻吕颇有才干。能升任太师还是主要依靠自己的才干。

天平宝字元年,施行祖父藤原不比等制定,却因为旧权贵反对而搁置长达39年之久的《养老律令》,并吸收大唐的经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中男的年龄由17岁以上改为18岁以上,正丁的年龄由21岁以上改为22岁以上,以防班田农民逃亡;为了平衡米价,还设置了常平仓;另外,国司的任期也由四年改为六年。

只可惜世人,关注的只有那些子虚乌有之事。

“当真朽木不可雕也!”高师盛不用猜也知道,长田盛氏在想些什么龌龊勾当。

亏得他还想教化眼前这个文盲,闹了半天是长谷川隼人那种夯货,干脆起身去田里看看,忙活得怎么怎么样了。

注释:班田制度公元前743年就废除了,藤原清河正好是班田制度废除前十年,比较有名的大臣。

土断,取自南北朝的真实事件,班田制度崩溃后,依旧多次颁布《庄田整理令》,但都收效甚微。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漫威里的鬼剑士穿越修仙:废柴的无敌征程蓝拳大将开局获得九阳圣体,我镇压天地!捡了一片荒野凌峰天尊传九大法相成神,我也不想无敌啊王者荣耀末日降临灵楼住客我在火影炼丹奇异新世界破碎地球我在诸天群直播原神之我自异世界而来亲爱的楚楚杀破云端之废材崛起幻境·圣灵石神脉醒!雷霆现!废材手一挥三界齐拜见韩教授总想碰瓷我诸天万界第一剑山外帝国综漫:从质问佩恩开始的流浪忍界死神之大虚狂想曲一人一枪,镇守魔窟百年人生流浪妖孽娘子:拐个师叔来暖床诡异侦探事务所洪荒:九叶剑草到鸿蒙灵根绝世丹神双重抉择巫术世界之旅太乙仙游我在东京做搞笑艺人系统被我攻略了柯南之单元剧真的好麻烦哦我居然成了山神医不小心1老公,情深不负从永生开始长生诸天无限:从一个人的武林开始她养的崽长大了真武神帝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符箓师:符定地狱轮回亲王殿下的双面猎妖师限时广告助我成神文道祖师爷生死武神次元末世之完美融合吴云肖雪燕太上武神诀免费阅读全文逐斗山海斗罗之魔君
爱看读书搜藏榜:九大法相成神,我也不想无敌啊王者荣耀末日降临灵楼住客我其实只想当个大领主一壶九杯我在火影炼丹反派:开局女主和主角母亲都黑化我成了一只通灵僵修仙工厂:批量丹药神兽空间之最强炼丹师最强整蛊系统,敌人都被整疯了奇异新世界破碎地球我真的是医修惊!全家盼来的小福宝是玄学大佬太极轮鸿蒙古尊我在诸天群直播斗罗之我成为了大BOSS我从拳击手变成女神剑仙在上废材中年异界崛起原神之我自异世界而来问道天阙花都小仙医洪荒:鸿钧被我玩坏了斗罗之魔道降临绝世唐门之我是邪眼无敌神帝签到准帝修为,打造无敌老六宗乃木坂之终将离别独家挚爱,总裁的蜜恋甜妻堕神他又惨又黏人转生异界乐子血姬,旁白过于犯贱亲爱的楚楚洪荒:只有我知道剧情人在高武,杀怪飞升杀破云端之废材崛起诸天之靠人不如靠己火影之轮回破晓带着魔王去修仙重生之称霸足坛我在游戏里带飞全场魔界狂想曲万古龙神爷本红妆,妖孽相公速速来秋芳缘宁死不当文抄公绝品帝尊反派:不朽帝族,族人竟都是老六传送试炼星,开局搭救女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我在魔法门世界当领主厨神:精灵?魅魔?是餐厅服务员大秦:我即国运,建立不朽仙秦傲婿医仙大秦:开局觉醒逆天悟性永恒修仙:我的分身会惊艳所有人太虚镜转世重生,回归地球之后永恒灵帝幻域电竞:魔法觉醒洪荒:蚊道人,开局截胡盘古三清玄幻之无上剑道人在洪荒,三清团宠丹神萧羽秦军横扫万界臣服骑士与魔法:从零开始的无限进化人生巅峰从逃离宗门开始到底是谁?教他这么当孙悟空的富贵历险记极天狂少道圣魔祖星裔觉醒身有武道树,练一功法长一道果我成系统啦心念通达,一天突破一个新境界!被陷害的我,反手灭了仇家满门!逗比仙途之爆笑逆袭快穿:这就是生命多的力量宗启苍穹星辰帝宙洪荒再逼我我就证道了修仙的我,遇到了末世爆发掌控异界的那些年葬天古路史上最牛召唤大师兄,师傅又把妖怪吃掉了梦醒异界医者仁心陈南开局获得九阳圣体,我镇压天地!领主:万族帝国我与天命女主们一起打压主角荒诞主义无稽仙府长生:谁让他这么御兽的!丹神武圣魔神争霸姆咧大陆开局被发配充军,从满级箭术开始河海跃行开局锦衣卫:怒喷上司兵王重开成冷宫皇子遗孤归来:斩尽一切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