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建康城南。
“你看此处如何?”
林风道:“甚好,仔细修葺后即可使用。只是略有不足之处...”
周围的人们闻言不由担心起来。
“不足之处是这里是街口通道的所在,离大街,街摊贩都很近,会不会担心有些嘈杂。”
城主和那围在周围的看客们一听各自立即道:“林公子,放心,放心,这里平日静得很呐。”
“是啊,这里可称得上闹中取静,闹中取静啊!”
林风道:“诸位有所不知,古之书院必建于城郊山林之胜地,即远离喧哗世俗,也可陶冶性情,所以选址一定要清净。”
林风是司马绍的好友,林家又是本地名门望族子弟,所以周围人一时也不好反对。
司马绍闻言笑了笑道:“以往士人散居山林,躲避喧嚣,但而今不同。
建康城里左邻右舍所居七七八八都是官宦子弟。
没有哪个地方比建康城中之中,更是人才汇聚,书院建在此处图得就是交通便利,往来方便,二者并论只能说各有千秋。”
说完司马绍继续察看,步出屋子后门时,但见面前就是不知名的野山。
只见山与山之间,是一层浓而厚的云雾,只见山头,不见山脚。
远方云雾萦绕,山峦叠翠,俯视山下,只见绿树成片,绿草如茵,有少许鲜花装点,是个安身修养的好地方。
抬眼望去,只看见重重叠叠的远山次第向天边延伸过去,近处清晰可辨,远方渐渐模糊起来,消失在遥远的天边处。
众人见此此幕都是心旷神怡。
真是一个读书的清净好去处,令司马绍都有等回到年少读书时候的冲动。
司马绍心底已是决定将此地作为书院之处,口中却道:“不过作为书院还是太狭小了一些,这周边几屋的乡邻是否愿意出让,此事劳请城主派人打听一二。”
城主一拍胸脯道:“太子殿下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周围人等也道:“那周边邻居与我相交多年,我可以助城主的人出面游说,尽绵薄之力。”
司马绍笑着道:“如此太感谢各位了,他们若愿意转售,价钱上我必不会亏待。若是他们不肯,你们再回来商量,切记不可强迫百姓。”
几人一并称是,即前往周边人家去了。
......
司马绍闻言大笑,展望眼前山水道:“我打算除了书院之中,再设一个蒙馆,延请建康城中里官宦子弟,富家子女们来蒙馆就学。”
这时林风低声道:“其实以我之见,这书院建在建康城中即在官府眼皮子底下,我担心会多受干扰。”
司马绍失笑道:“你说的是,但以我的身份,若是将书院建在别处,就无有心人的打探吗?倒不如大大方方建在城里,以示吾之坦诚!”
林风仍是道:“可是将书院独立于朝廷之外不是更好,如此好厚养清净之士。”
司马绍闻言心道,自己又不是学儒家书院那样自成一片天地,让儒家学生议政论政,成为天下的舆论之地,这不是自己建立书院的初衷。
但他也知道如林风这样的读书人都有抱负,认为朝廷政治应该出于公议,读书人的想法可以左右中枢决策。
可是古代朝政最后的局势就是官员们的尸位素餐,读书人却积极论事,最后惨遭屠杀。
所以在监督与干涉之间要如何权衡,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度,但无论怎么说先得有自己的书院再说。
司马绍道:“你所言固然是有道理的,但我等办事又哪一样能离得开官府的支持。
与其堵不如疏,把风放进来,至于窗户开多大自己说得算。”
林风错会了司马绍的意思以为他另有对策,大喜道:“殿下所言极是。”
这时候城主这才面带笑容地走来,见他的表情,司马绍就知道书院这事成了。
之后司马绍就命人以这里为根本开始修建这书院,周边的五六户人家,以及山下田地,加在一起一共有几百亩的地方。
随后司马绍命人放出了自己要建设书院的风声,闻此于此司马绍的朋友,周围的百姓乡亲以及地方上的官员都表示支持。
一时之间建康城中之内,风起云涌。
......
“先生,我想...”
中年男子打断年幼者的话道:“人这一生际遇艰难,出头的机会没有几次,错过了,一辈子也是后悔莫及。”
“我至今未取得功名,也是因为在年少时没有遇到一位好的先生。以你的才华,当趁着年轻时候拜一位明师,若继续留在这社学之中就是耽误了。正好我知道有一个去处,你想不想去?”
年幼者闻言抬起头道:“想!”
中年男子点点头道:“前不久深得民心的太子殿下打算在建康城中里开设书院,招募四方英才而课之。”
“我看过了,他们那边招考不设限制,但得识字,不过条件优异者可以放宽,但是前提必须是通过书院的招考。”
“当然,据说有名额限制,取前三百名。”
年幼者闻言定定地站在那一声不吭,但干净的脸上却透露出一股渴望的神情来。
中年男子将年幼者脸色看在眼底继续道:“太子殿下的大名你应该早就听说过了,他是咱们建康城人,也是今年的金科状元郎。”
“他这一次在建康城中办书院,就是打算造福乡里的。他的书院包食宿,优异者还按每个月给俸银,这对于贫寒的读书人而言是一件好事,在他的书院读书至少不用为生计发愁。”
“不过我担心的不是这个,以太子殿下的名望肯定是满省的读书人趋之若鹜啊,多少人要挤破头的要考进这书院来,要凭真才实学考进书院那是何等之难,在这一点上你可别以为太子殿下他会念在有些香火情的份上照顾于本地人。”
“那时考书院的人何其之多,希望何其之渺茫,听到这里你还想考书院吗?”
年幼者没有表态。
他只是道:“先生,学生想试一试。”
中年男子见此摇摇头道:“你有此心还不够,你若真要考进这书院,以你现在的功底少说还要加倍再加倍的努力才行。
你要知道与你一起招考的都是什么人?
咱们建康最不缺的就是能读书的人。
他们各个都比你聪明,甚至还比你勤奋!
你真想去就得努力!”
年幼者肃然道:“先生,学生愿意。”
殊不知,这一幕幕发生在无数家庭私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