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宁绍军攻下金山卫所,李毅加封越国公
三天后,韩必先收到李毅的回信,李毅准许他们杀入松江府和苏州府。
但李毅有两个要求,其一,水师不可过南汇,其二,不可对士绅杀戮过重。
水师是宁绍军最大的优势,只要能守住杭州,李毅可以选择从漫长的海岸线任何一点突袭松江、苏州甚至长江防线,前提是他有足够的兵力。
多铎多日强攻杭州城不下,而江南各地又起义不断,于是上书满清朝廷,让多尔衮给他调派援兵。
多尔衮对江南还是很重视的,很快就调遣大军南下。
多铎手中兵力宽裕后,立马命博洛率军两万攻打海盐县,夺回被宁绍军占据的盐场。
博洛憋足了劲想打一场胜仗,洗刷前番之败的耻辱。
可没想到的是,韩必先太大方了,几乎没做任何抵挡,只破坏了一下海盐城的城防便乘船离去。
前往松江府的路上,韩必先又看了一遍李毅的来信。
水师不可过南汇?
这就是不许到崇明岛。
韩必先明白李毅的意思,左右两翼兵马要随时做好救援杭州城的准备。
在方国安不那么可靠的情形下,李毅答应让韩必先出战是担着很大风险的。
不过,这世界上风险和收益一直是最好的伙伴。
因为如果不能迅速挑起江南各地对剃发令的反抗,等各地百姓开始习惯顺从满清,那残明要逆袭满清就希望渺茫了。
这个策略会让很多人死去,而且死的都是有骨气的大明好儿郎。
李毅心里清楚,韩必先也明白,但两人更晓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仁慈的人打不赢这场战争。
在李毅心里,这是最后的希望。
如果丢失了江南,再想恢复汉家衣冠就难如登天了。
战船一路往北,早上出发的时候晴空万里,到了午后竟然阴云密布。
张大彪的脸上布满阴霾,为了不耽误事,他挑选一千精锐海盗先行出发。
韩必先则率大队海船浩浩荡荡跟在后面。
金山卫所是离松江府最近的卫所,有可以登陆的码头。
海风越来越大,战船在行驶的途中被吹得歪歪斜斜,船舱中有憋不住的将士大口呕吐。
韩必先扶住船头的桅杆,从天明到天黑他一直站在外面。
天上没有星星,看架势可能会有场暴风雨。
韩必先在海边待了四五年,从张大彪口中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大海的脾气。
脚下这片水时而顺从,时而暴戾,当它要发脾气的时候,谁也挡不住。
强悍如韩必先,此刻胸口也因为紧张而隐隐作痛,他在为自己担心,也在为杭州城担心。
火器是杭州守军挡住清军的重要依仗,如果下雨,特别是连下大雨,杭州守军将有大麻烦。
至于韩必先自己,如果能安全上岸,他决定回去的时候在普陀山多上几柱香。
天上无云,海上很黑。
宁绍军的战船像是在一个黑暗的盒子里行驶。
熟悉这条海道的水手根据风向辨别方位,战船不敢离岸边太近,如果触礁谁也救不了船舱中的将士。
或许是夜色太过浓郁,又或许是金山卫所的清军太过放松了。
张大彪已经带着一千先锋摸到金门卫所的墙角了,竟也没被发现。
大海中,船头负责了望的水手眼中突然闪过一道亮光,左侧不知有多远的地方燃起烛火般大小的光芒。
“在那里!”水手在海风中呼唤。
韩必先瞪大眼睛看过去,火光看上去很微弱,但他似乎能听见其中的惨叫声:“驶过去!”
战船艰难地向左转动,熟练的水手奋力拉扯桅帆,风力还在加强,天明时战船终于入港靠岸。
当韩必先带着大部人马登陆来到金门卫所时,血战大半宿的张大彪身上的血迹还没擦干净。
黄豆大的雨点从灰云和黑云交错的天空中落了下来,韩必先长抒了一口气,幸亏他的部下并不那么看重火器。
前线战事如火如荼,宁波府城则喜气洋洋。
马士英离开后,众朝臣拥立鲁王为监国的大事很快尘埃落定。
张之维、朱大典、宋普入阁为内阁大学士,浙东有名望的官绅都谋取了一官半职,如余煌为兵部尚书、李向为户部尚书等等。
为了让前线将军卖命打仗,众朝臣商议一番后,决定加封李毅为越国公,授破虏将军印。
加封方国安为兴远侯,加封张名振为兴义伯,加封陈靖玄为安定伯……
为了控制前线大军,众朝臣左商右议后,又定张之维为督师,统御各部兵马。
这边封赏尚未结束,徐明义前往才上任的内阁递交厚厚一沓清单。
这些是陈子龙才从杭州城送出来的,李毅看过后嘿嘿一笑,命人送给徐明义,让他呈交给内阁的几个大学士。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士绅老臣们既然瓜分了朝堂的重要职位,那就要在其位谋其政。
杭州城当前除了需求粮草外,还需要各类硝石、木柴、油盐等物,数目极为庞大。
以浙东偏隅之地想满足这些要求,只怕刮地三尺也做不到。
徐明义望着几位内阁大学士,不疾不徐地说道:“除了这些物资外,军中粮饷也欠了好几个月了,请各位阁老莫让将士们寒心!”
几位内阁大学士面面相觑,清单像烫手山芋般在几人的手中传来传去。
到了此刻,他们方才知道内阁大学士的位子不是那么好坐的。
徐明义把几个内阁大学士的神色变化看在眼里,继续说道:“浙东以绍兴府最富庶,宁波府次之,可提供粮饷。”
“义乌、东阳多山林,可提供柴木硝石。”
“台州临海有少许盐场,可提供食盐。”
“请内阁加紧催促各地输送物资前往萧山行营,否则一旦出现兵变,悔之晚矣!”
“越国公的意思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眼下一切以军务为重,各地府官、县令应多选择熟悉当地的本地人,便于集聚物资。”
“越国公举荐钱肃为宁波知府,熊霖为绍兴知府,朱大典统管金华府钱粮。”
“各处物资钱粮收集后立刻交由萧山行营处理,如此越国公也能给将士们一个交代。”
“另外,前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在收复杭州时立了大功,如今又在杭州城内协助守城,不封官位只怕名不正言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