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徐明义的手段,李毅被弹劾
“河东君!”
陈子龙很高兴,他以为这件事终于解决了,对钱家也是有个交代,即使不算柳如是这层关系,他与钱谦益也是朋友。
“卧子兄!”
柳如是态度很冷淡,她有自己的理由去讨厌一个人。
就像江南东林党有不少士子把松江的几社看做是朝廷的叛徒,也许是陈子龙、许孚远和夏彝等人得到了那些人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
陈子龙见她兴致不高,没有多想说道:“你先歇息一下,我这就联系徐总管,明天去领人。”
劳役营在杭州城北的余杭地界,男人在搬运各种物资,女人则被集中起来纺纱织布。
劳作的工坊属于福顺昌的产业,徐明义与秦宁是多年的老朋友。
陈子龙亲自陪着柳如是到劳役营外,守卒拦住去路,不一会功夫,徐明义亲自从里面走出来与陈子龙见礼。
柳如是第一次见徐明义,这个闻名已久的江南总督府总管站在那里,浑身像在散发着刺眼的光芒,让人难以挣开眼睛。
那是一种不屑于掩饰的骄傲,也是对周边庸庸碌碌凡夫俗子们毫不留情地碾压。
“难怪陈子龙不愿意与这个人打交道。”柳如是站在那里,知道徐明义从头到尾都没正眼瞧过自己。
这样的人怎能主管江南总督府?
至少,大明的官场容不下这样的人。
但在江南总督府,也容不下大明官场那些得过且过的官吏,其中八成的原因要归到眼前的这个总管身上。
徐明义的行为举止,说话语气,无一处不在显示出干练:“陈巡抚请稍候,人马上带到!”
陈子龙点头回礼。
不一会功夫,劳役营的木门打开,三十多个男女老少相互搀扶往外走,兵丁提着鞭子在后面驱赶。
女人还能好点,男人身上无一不是伤痕累累。
监工们下起手来可不认他们是谁的家人,他只知道事情要是不能按时干完,麻烦就大了。
徐明义让开正中的道路,对柳如是说道:“一个一个认人,是钱家的人带走,不要认错了。”
柳如是躲避不开,只得站出来挨个辨认。
钱家人垂着脑袋从如狼似虎的士卒中走出来,一个年轻人垂着脑袋一直往后缩,最后才从柳如是面前走过。
“这是钱家的大公子!”柳如是巴不得立刻结束这场闹剧,她与钱家人就像被扒光了衣服袒露在这些人面前。
如果说来之前,柳如是只是心里有些不舒服,那么现在她觉得这是一场羞辱。
那年轻人在柳如是面前突然停下来,恶狠狠地骂了一句:“娼妇!”
柳如是愕然,脸上迅速变得涨红,娇柔的身躯晃了晃。
“娼妇!”钱谦益的儿子钱园又骂了第二句,这次声音很大,徐明义和陈子龙都听清楚了。
柳如是嘴唇动了动,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她知道钱园为什么骂她,她却无法为自己辩驳。
在钱谦益到京城的这些日子里,她因为国亡家乱的现状,生出放纵不羁的念头在外找了情人。
而在明军收复江南那些混乱的日子里,钱园把她的情人杀死了。
“我本就是妓女,骂我娼妇也没什么不对!”柳如是只想尽快离开这里。
徐明义看着僵持的两个人,突然朝后面努努嘴。
两个兵丁冲上来,分别把钱园的肩膀夹住,一个人对钱园的嘴巴狠狠地抽起来。
只两三下,钱园的嘴里便多了许多碎牙,鲜血也随之溢了出来。
柳如是看到这一幕,不禁捂着嘴巴,而她左侧的老妇人则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叫扑上来。
陈子龙大惊失色,连忙开口阻止:“徐总管不可!”
徐明义命士卒住手,问道:“他可是钱家人?”
陈子龙点点头:“是,我认得他。”
“我还以为他是假冒的。”徐明义说的很轻松,钱园这会已经瘫倒在地面爬不起来。
柳如是想上前搀扶,但又不敢靠近,她一向被喜欢风花雪月的文人环绕,哪里见过这般粗暴的士卒。
都是那一句骂语引发的风波,陈子龙怕出乱子,连忙向徐明义告辞,与柳如是带着钱家人离开劳役营。
徐明义目送这些人离去,嘴角泛出一丝冷笑,他那几个巴掌是打给陈子龙看的,江南这场戏才开演。
“降清案”只牵连半成不到的乡绅。
徐明义盘查了江南的土地后,认为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将是必行之路,否则富庶的江南也养不起二十万大军。
做好人可干不了这件事。
做好人也无法为江南总督府理财。
因此,江南总督府收缴的每一两银子,都沾染了过去偷税富户的血泪。
时间很快到了二月,满清从扬州撤走一大半的兵马,南京城又变得热闹起来。
柳如是回到南京,越来越多她曾经熟识的人来到这里,有些人是为了参加科举,有些则是为了谋取一官半职。
柳如是憎恨满清,但对收复江南的李毅也没什么好感,尤其是经历了前几天的那一幕之后。
南京士子成群,有人找上了她,她的声望是一种粘合剂。
继开科取士之后,明年朝廷该将各地田赋收归的说法又在朝野蔓延开。
首先提出这个说法的是吏部尚书张肯堂,但户部尚书马士英这一次没敢像前次那般抢风头。
朱大典自以为涨声望的机会来了,便亲自站出来为这事张目。
借助各地士子集中到南京参加科举的机会,各种说法沸沸扬扬,内阁大学士们则是带头哭穷。
有人公然弹劾镇南王李毅私自侵占各地的粮饷,但这份弹劾没有掀起多少波澜,很快被压了下去。
李毅身在杭州,才送走范永斗的信使。
范永斗看到李毅在江南力挽狂澜后,又起了小心思,便派心腹来探探口风。
范永斗在李毅收复北境的计划中占据重要一环,也就没有拒绝范永斗的示好与试探。
至于南京城内的风波,李毅隐约有些不安,他没想到争斗来的这么快。
这一切背后都藏着隆武皇帝的影子。
难怪隆武皇帝会选择朱大典担任内阁首辅,李毅与朱大典并肩战斗过,但眼下已经成了对手。
朱大典行事毫无顾忌,再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坐下去,对李毅以及李毅建立的势力会是个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