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龃龉
第二天,监国一家失踪的消息传了出去。杭州城内的群臣之首张国维赶忙找来行在的宫人问询,不过朱以海走的很隐蔽,根本问不出有用的信息来。
最后群臣还是从守城官兵那里得到了一点有用的消息,张国维略微一琢磨,大叫不好:“国主肯定是坐马车一起出城了。”接着又抱怨道:“如此危急时刻,堂堂一国之主怎能撇下臣民,独自离开?”
张国维命人出城寻找,在城外十里的官道上发现了小王伴当赶的那辆马车。只是车上空无一人,就连赶车的小王伴当也不见了踪影。
不过官兵们在马车内发现了一封信件,上面写着“张阁老亲启”五个字。官兵们也不敢私下里拆看,便将书信带回了杭州。
“张阁老亲启:当你看到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杭州。监国本非我愿……勿寻勿念。专此!
敬颂
大安!”
张国维看完信后一脸颓然,清军才刚刚南下,身为国主的朱以海就来了个走为上,杭州局势不容乐观啊。
其实不只是杭州的局势不容乐观,屯有重兵的乌镇也没好到哪去。
都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话放在乌镇也是一样,哪怕是清军已经逼近,几人还能为防区争个你死我活。
张国维作为兵部尚书和浙直督师,自然要留在杭州主持大局,驻扎在乌镇抵抗清军的兵马以高杰为首。高杰是什么德行,满朝文武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扬州大战前夕,未做任何抵抗就率部溜之大吉,置朱由崧、马世英、史可法等人于险地。可就算知道又有什么办法呢,在浙江一众军头里面,高杰的实力最强。
高杰之下,还有两个实力强劲的军头,一个是率部驰援湖州的方国安,一个是统领水师的王之仁。至于郑遵谦、熊汝霖、孙嘉绩、钱肃乐等人,都是自行招募的义兵。
这一年多以来,高杰、方国安和王之仁三人狼狈为奸,完全不顾及朝廷的命令,将从浙江各府县筹集来的百余万钱粮自行瓜分。
肥了自己的同时,苦了郑遵谦、熊汝霖、孙嘉绩等人的义兵。朝廷发不出粮饷,几人募集而来的义兵走了一大半,如今四人都只剩下不足两千的人马。
而到了乌镇以后,一个削弱王之仁的计策浮上高杰心头,偏偏他说的义正辞严,容不得王之仁不从。
却说尼堪率部沿大运河南下,为了迟滞尼堪的步伐,高杰命令王之仁凿船自沉。王之仁哪里肯同意,没了船的水师,那还能叫水师吗?
可高杰的理由却是冠冕堂皇:“九如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如今清军借运河之利,其火炮,粮草可源源不断运抵前方,彼等人多势众,若任由其畅行无阻,我等如何抵挡?”
“依我愚见,上上之法莫过于凿船自沉于运河之上。江南水网密布,而红衣大炮沉重无比,若靠马匹拖拽,还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去。”
高杰说的并没有错,陆上运输的成本极大,再加上路况不好,运送一石粮草到前线,可能需要消耗掉五石粮草。
无奈之下,王之仁只能下令将麾下水师的船只沉到运河之中,只留下了一部分船只用于己方运粮。
这样做的确效果显着,大运河河面狭窄,水深不过丈余,甚至有的地方只有三四尺的水深。从平望到乌镇的几十里水路上,满是触底的沉船,尼堪的船队可谓是寸步难行。
平望之后,运河一分为二。嘉兴虽然已被放弃,但是为了防止清军从此段运河通行,运河里面也凿沉了不少船只,甚至连渔民的小渔船也不放过。
原本畅通无阻的大运河,如今变得寸步难行,尼堪只能采取最笨的方法,派民夫清理运河里面的沉船。
高杰自以为妙计无双,又打起了郑遵谦、熊汝霖、孙嘉绩、钱肃乐等人的主意。“郑遵谦、熊汝霖。本将命伱二人率本部人马,乘轻舟沿运河北上,扫荡清理运河之北虏。”
郑遵谦和熊汝霖又不是傻子,哪里看不出这是高杰的借刀杀人之计?不过高杰占着大义,二人明知是计,也不能直接拒绝。
熊汝霖说道:“高帅,我营中将士已一年多未曾领过军饷,上下士气低迷,恐不堪大用。”
熊汝霖倒也没直接拒绝,而是拿出了军饷作挡箭牌。想当初他举旗抗清,募得义兵上万,结果因为军饷的事跑得只剩两千人不到。发军饷的时候不见有他,要干活的时候又想起他来了,哪有那么好的事?
“是极是极,标下营中将士同样因拖欠军饷而士气低迷,恐怕难以完成高帅的命令。”郑遵谦见熊汝霖借故推脱,立马附和道。
郑、熊、孙、钱四人已约定好共进退,没有被安排到的孙嘉绩和钱肃乐同样迅速跟上。他二人也没有领过朝廷的军饷,如今机会难得,自然要挽回一点损失。
王之仁眼观鼻口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他巴不得见高杰吃瘪,谁让这莽汉仗着手底下的人马不把他人放眼里。
而高杰早就料到几人会这么说,当即义愤填膺的说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惦记着那点军饷?莫说是你们,就说高某本人也许久不曾领到过军饷了。可你们看到高某有任何怨言吗?不还是老老实实的来到了乌镇!若是大明所有将士都像你们这么要军饷,那还怎么打北虏,不如各自离开算了。”
熊汝霖也不是泥捏的,立马回道:“我等不是不体谅高帅您,可将士们也要吃饭穿衣呀。高帅您难,我们下面的人更难,也请高帅体谅体谅我等。不说发全饷,三成总要发吧?”
这也就是大明,若是换作五代那会,敢欠下面大头兵的军饷,保准他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高杰伸出五个手指:“五万两,我只能给你们四人这么多。”
郑遵谦、熊汝霖二人见高杰真的愿意掏银子出来,也不好意思再拒绝,当下就领了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