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叔仪次日一早就在宫门外候着,宫门一开,便赶着来见朕。他所带来的那张纸,朕只看了一眼,竟与那晚所拟的策问题一字不差。朕当即召来参与拟题的一众大学士,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决定暂停本次春闱,将开考时间延后。至于何时重开,再议。”
将此事的前因后果说清以后,赵伣询问了赵怀月对此事的看法。
“栩儿,你觉得接下去该如何处理?”
赵怀月一直在沉思,等赵伣问起后便问道:“父皇,在作答之前,儿臣能否再问几个问题?”
“可以,你问吧。”
“那晚参与策问拟题的大学士,有哪几位?”
“一共有四人,分别是枢密院副使金临垚、兵部尚书唐奎雄、户部尚书蒋成兴和礼部侍郎刘恒生。”赵伣答完之后,又补充道:“原本刘恒生是不在其列的,不过自前一任礼部尚书史光弼告老还乡以来,这个位置一直空缺着,由刘恒生暂领一切事务。朕本想考察其一段时间,没想到他在上次接待使节团中出了这么大的岔子,没把他的侍郎职位罢免就不错了。但现在又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只好依旧让他兼任。”
“他们之中,应该没人敢承认泄露策问试题一事吧?”
“哼,他们有这个胆量承认吗?”赵伣说起此事的时候,可是一点情面都不留:“他们当然知道朕已经明白是他们泄露的,但焉敢当面承认此事?”
“父皇断定是他们几个之中的人泄露的?”
“试题是当场套路讨论之后定下的,除了他们这几个出题之人外,还有其他人能知道得这么清楚?其实每次春闱出题者和考官或多或少会把定下的试题泄露出去,给自己家的亲族、门生、同乡行个方便,又或者受到了同僚的请托。这些其实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朕也心知肚明,只要不太过分也就算了。可这次却是在酒楼公然售卖试题,朕岂能容之?至于为何会一字不差,这些策问都是从书中节选,他们原本都是饱读诗书之士,只要记住出自哪一本书的哪一卷,就能轻易摘抄下来。”
这个问题无解,按照赵伣的说法,很可能每个参与出题之人都泄露了试题。他们应该不至于为了这么点银子而甘愿冒着这么大风险出去售卖,八成是某个得到试题之人过于大胆做下的。
赵怀月只能继续提问道:“后来可有人再见到过那个算命先生?”
“没有。”赵伣的回答相当肯定:“百里叔仪后来命一个小厮第二天去一品阁等候,不过果真如那算命先生所言,他只来了那么一天。小厮也去向酒楼的掌柜的和伙计打听了,都说此人是第一次来一品阁,之前从未出现过。百里叔仪又让他到开封府中的各大酒楼查探,依旧不见踪影。除了这些,你还有别的要问吗?”
赵怀月回头向白若雪征询道:“你有问题吗?”
“既然圣上和殿下问起了,那微臣还真有一个问题要问,也是微臣最想得到的一个答案。”始终没有对此事发表意见的白若雪,首次问道:“从这件事来看,事情之所以会暴露,是因为这个楚管家留意到了有人在向算命先生购买策问试题。可若是一般人的话,最多只会留意到算命先生在收下银子以后,给了那些书生一张纸而已,怎么看都像是算命先生给书生算了一卦。可是从圣上的话里,却并没有哪一句提到书生与算命先生之间有直接问起过试题。这位楚管家为何会对此事如此警觉,更为了证实这个可能而花费了三十两纹银向算命先生购买试题。这与他这个管家的身份,可不太相符啊......”
“好,问得好!”赵伣龙颜大悦,夸赞道:“不愧是神断,一针见血!”
“听圣上的意思,这个楚管家果然有问题?”
“问题倒算不上,不过他极度厌恶那些投机取巧、依靠钻营才得以中榜的书生。”
“圣上之前提到过,他对那个购买试题的书生说自己曾经也参加过几次春闱。莫非他就是因为有人舞弊,而名落孙山?”
“又猜中了!”赵伣笑答道:“朕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向百里叔仪打听了此人的身份。此人原籍江南东路江宁府人士,年轻的时候曾经三次来京赶考,可是每次都榜上无名。原本按照他的才学,就算进不了一甲、二甲,三甲应该不是问题。但那些远不如他的同乡,却中了好几个。”
“圣上。”白若雪感到颇为不解:“即使他有真才实学,也不见得一定就能金榜题名吧?微臣虽不是靠科举得的官职,却也在小时候听家父说起过,学堂、书院中的佼佼者,最后在春闱落榜的人大有人在。来京城赶考的学子,虽然其中应该有几个鱼目混珠的混子,不过微臣相信绝大部分还是凭借自己的真实实力上榜的。他会多次落榜,只能说是自己实力有限。”
“他曾经发现考生之中有与自己同窗同名同姓的,一开始还以为是巧合,之后放榜了才惊觉有人做了那人的替考。他去检举,考官却不予理会。他还客栈见到有人随身携带整套四书五经的微缩手抄本,加在一起也就巴掌大小,后来才知道是为了便于偷偷带入考场翻阅。几次三番受挫,又见舞弊之风盛行,他终于放弃了科举。一次偶然的机会,百里叔仪看中了他的才学,就请他做了自己的幕僚。后来发现其管理有方,索性让其担任自己的管家,名下的产业也由他代为打理。虽然现在他的日子过得不错,但依旧对自己频频落榜、不能一展所学耿耿于怀。”
“难怪啊......”白若雪这才理解楚管家的心结:“他对那些舞弊之人极为痛恨,所以才会对这种事情如此关注。现在历史正在重演,他当然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