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索国进攻巴黎特有备而来,除了从陆地进攻,还部署了一支新队伍:舰队。
跟在杜涵身边这三年,目睹乌拉索国攻打海峡、各大港口,通过海上贸易购买物资,让他认识到:世界的发展会从方寸之地扩大到海上,如果他们不能早早地控制大海,很容易被其他国家从海上进行封锁。
为了控制海峡和成为海上强国,杜涵一来到此地就开始扩充海军,发展乌拉索国的造船业,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造舰计划,择一处港口建立海军基地。
同时广纳人才,招聘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水手、造船匠和领航员,落实、壮大乌拉索国的造舰事业。
除此之外,他还从乌拉索国地五湖四海搜罗了造舰所必需的大量资源:建造船身龙骨的大木材、制造船帆的布、制作锚和钉子的铸铁、涂抹船体的油脂、连接结构的纤维、堵缝防漏沥青......
这些资源被乌拉索国以惊人地效率集中起来,用于造船。
这个时间点,战船主要是桨帆船。
桨帆船外形狭长、行动迅捷,长度一般在30米,宽度不到3.6米,较高的船首可作为作战平台或者强行登上敌船的桥梁。
战斗时,桨帆船上会载满了士兵,两军交锋时先使用投射武器,然后士兵们就会尝试冲上敌船,展开凶残的白刃战。
桨帆船的出水高度极小,所以船体显得非常低矮。
为了将划桨的机械优势最大化,满载的桨帆战船的船体超过水面的高度可能仅有0.6米。桨帆船也可以用帆,但在战斗中的速度和灵活性还是主要依靠划桨。
划桨需要技术熟练的桨手节奏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支桨可能长达0.9米,重量约50公斤,所以需要相当大的肌肉力量。
桨帆战船的优势就是战斗中的高速和灵活性。一艘龙骨得到充分润滑的桨帆船在人力驱动下可以维持每小时7.5海里的冲锋速度达20分钟左右。
如果划桨超过一个小时,桨手很快就会疲惫。
桨帆船在平静海面上速度很快,可也有特别突出的缺陷。
出水高度太小使得它的适航性惊人地差,遇上海浪就会倾覆。
风暴常常将整支海上舰队摧毁。只有在风温和地吹来时,桨帆船的帆才能派上用场;如果有猛烈的海风,船桨也就没用了。
杜涵为此十分头疼。
他拥有卓越的指挥天分,也储备了非常丰富的战略措施,却对落后的帆船知之甚少。
如果你问他星际时代飞船的改良方向,他能洋洋洒洒给出一份完美的企划。
对于桨帆船,他感到棘手。
遗憾的是,他也未从星际世界带来相应的人才,只能让蓝星上的土着人才对桨帆船进行改良,建造了一批新的三层桨战船
三桨座战船由单层桨战船改良而来。
原来的桨战船,只有一层,两侧各25只桨。
三层桨战船分为三层,这样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桨手,以便给战船提供更大的动力。三桨座战船中第一、二层的桨手们位置在甲板之下,第三层桨手的位置则在甲板之上,同一侧的桨手们上下相互交错。
他虽理论知识不太全面,还是亲自监督了很大一部分造船工作,精挑细选海岸地区经验丰富的水手、技术特别熟练的桨手、熟练船员、舵手、三层桨战船船长、其他船只的船长和海军统领,以及各种类型的船员。
这支舰队的部分船只早在3月份就在往金角湾运兵,直到4月初,舰队主力才集结就绪。
巴巴半岛附近海域在这个季节刮的主要是北风,因此乌拉索国的海上舰队北上航行既不顺风,也不顺水。
通往君士坦丁堡的航道长达480公里,对桨帆船来说是一次缓慢而艰难的旅途。
所以,乌拉索国舰队到来的消息沿着航道不胫而走,激起了人们的震惊和恐慌。
杜涵没有拦截这些消息,甚至在背后推动一把。
蓝星发展到这里,使得海军和陆军一样,它的优势兵力也具有心理上的优势。海面被密密麻麻的船桨和桅杆遮蔽的景象让人惶恐不已。
乌拉索国舰队约有12艘三层桨和两层桨的战船混编、80艘较小的轻型桨帆船、25艘重型运输驳船、一些轻型双桅帆船和小型传令船,总计约140艘大小船只。
这支舰队浩浩荡荡地出现在海平线上,一幅风雨欲来的态势。
守军一边恐慌一边制定自己的海军策略。
金角湾的防守由崔问负责,还有不少巴黎特的海军大臣协助他。
4月2日,守军已经用铁链封闭了金角湾,为自己的船只建立了安全锚地,并有效地保护海墙免受攻击。
这种策略在巴黎特的历史上曾多次运用,一次又一次阻拦敌军。
4月9日,崔问对在港内所有可用的海军资源都进行了组织,一切准备就绪。
他们的船只种类混杂,有3艘大型桨帆船,这种船是海上贸易的主要工具,比普通的桨帆战船慢,但是更为坚固,舷侧更高;还有两艘狭长形桨帆船,船体细长,出水高度很小。
剩下的船更多的是风帆商船。这种商船,侧舷较高、以风为动力的圆形船,它的船尾及船尾楼较高、坚固耐用且带有桅杆。
理论上,这些船只都不是战船,但蓝星的海域上海盗活动猖獗,导致很多商船都配有武器,如果配备武器和善战的士兵的话,也是发挥出不输于战船的力量。
杜涵花了很长的时间了解巴黎特的军事力量,明白乌拉索国舰队并没有格外突出的优势,决定将火炮装载到船上,增强杀伤力。
桨帆船第一次搭载的火炮,口径很小,而且位置太低,很难发挥出火炮所拥有的威力。
乌拉索国花费两年的时间,招聘人才对其进行改良,才设计出能够装载在桨帆船上的大威力火炮。
船舰上装载的火炮和陆军手里重炮一样,在杜涵看来,称得上粗制滥造,可这个世界的发展水平就是如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空有超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也没有施展的地方。
况且,他也不能久久留在第三宇宙,他是要回去统帅独立军,在这里待得越长,同星际世界脱轨程度就越大,他要尽快回去。
所以,他制定了攻城的策略,交给乌拉索国皇帝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