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光友这些日子一直在练兵,这件事贺临也是知道的,她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仓促把这些新兵推上战场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但关键是,现在并没有什么时间给他们再好好的练兵了。
消失在山中的五百名不知道会去哪,要是他们来漳州境内,那总不能将卫所的那些老兵再次推上去吧?
所以今天贺临来找俞光友,就是想要商议防御倭寇的事情。
不能等到倭寇真的过来了再想办法,这种事情总要未雨绸缪才是。
俞光友知道必要时刻,这些新兵没有练好也是要上战场的,这也是无奈之举,并没有多反对,很快和贺临商量好了,在军中发了军令到各个卫所,让其加强防备,有倭寇的动静随时汇报。
****
福建陵定府。
此时已是午时,接连下了好些天的雪,冬日里难得的晴天,不少百姓都从家里走了出来,到街上晒太阳。
因为是冬日,并且前些天还有消息说倭寇入侵福建,为了安全考量,福建百姓出远门的不多,甚至到附近村镇走动的都少了许多。
只有一些因为例如菜贩子之类的,因为工作需要,才会不断进出城门。
正当陵定府百姓在街上闲逛之时,一阵马蹄声飞扬而至,转头一看,一着轻甲的士兵骑着快马飞驰而来,不过几秒便掠过身边,吓的行人纷纷躲避。
一路奔行至陵定府衙门口,士兵跃下马,匆忙走进府衙大门。
陵定府衙二堂里,知府朱立群正与陵定卫指挥使赵武商量着寻找倭寇的事情。
倭寇是在陵定府内消失的,他身为知府,比谁都担心倭寇下一步动作。
而如今最难的不是找出倭寇,毕竟倭寇来福建,是一定会做些什么的,不可能长期缩在山里。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围剿这些倭寇。
朱立群和赵武聊了好一会,一致认同,以现在陵定府的周围卫所的能力,无法将这些倭寇围剿,除非总督署那边调兵来援助。
但没有能力,不代表就能放任着不管。
就算围剿不了,也不能让这五百名倭寇在陵定府的辖区里闹事,最好的办法,便是将其赶到其他府或者州的辖区里。
至于往哪赶,那就得看情况而定了。
两人敲定下战略方针,正在饮茶,府衙衙役忽然来报,陵定境内寿云千户所派了斥候过来呈递军报。
朱立群和赵武对视一眼,知道这是有倭寇的消息了,连忙让那斥候进门。
斥候走进二堂,单膝跪下抱拳:“见过府台大人、赵大人。”
随后起身,将写着军报的纸递给了朱立群和赵武。
朱立群看完后,轻轻的咦了一声。
纸上面写的确实如他所想,是倭寇的消息。
寿云所于辖区的一座山中发现了倭寇的踪迹。
这些倭寇无意在山中停留,似乎只是路过,一直朝着西面而去了。
但由于忌惮倭寇实力,寿云所并未盲目开战打草惊蛇,而这些倭寇也没有发现寿云所打探消息的斥候。
赵武思索了一下:“寿云所的西面……永平县不正在那吗?府台大人,此事得赶紧上报总督署,通知李中丞与丁部堂。”
永平县并不是陵定府的辖区,而是隔壁福州府的辖区。
永平县可是福建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县,比起其他县富饶许多,漳州知州贺临老家就是永平县。
朱立群也想到了这一点,眸子一眯:“军情紧急,是要通知丁部堂与李中丞,但福州下辖卫所向来屯兵众多,此五百倭寇,按照路程来算,只要消息及时送到,福州那边便能阻击这些倭寇,永平应该不会受到损害,但是……”
他从位置上站起来:“福州阻击及时,倭寇定会回旋重新进入我们陵定境内,赵大人,若此时我们派兵,堵住这些回陵定的倭寇呢?”
“堵是能堵,但若府台想将这些倭寇都围剿,怕还要总督署那边派兵一起配合。”
“谁说要围剿了,将他们吓一吓,赶出陵定就是。”
“可如此一来,西边有福州府的兵,南边又是我们兵,那些倭寇岂不是会往北边而去?北边……”
是漳州。
赵武一下就懂了朱立群的想法。
朱立群捋着胡子笑起来:“赵大人,烫手的山芋不好接,便只能丢出去,至于往哪丢,自然要选个对我们有利的地方。”
朱立群是太子党,贺临上任之前,他就收到了首辅杨和谦的书信,让他在福建如果有机会,好好“关照”一下贺临。
朱立群和李鸿仁不仅是同年的进士,还同样都是二甲登科,可李鸿仁如今成了福建的巡抚,从二品的封疆大吏,他却还只是个四品的知府。
于官场仕途,他走的实在坎坷。
朱家也不是什么权贵之家,都到了这个年纪,他若想再上一步,只能借东风。
而现在,贺临便是这股东风。
若能在太子和杨阁老面前立功,得到青睐,朱立群便有机会突破自己为官的天花板,往上更进一步。
赵武身为陵定卫指挥使,自然是和朱立群穿一条裤子的,闻言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办。”
随后领着那个斥候出了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