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杨和谦的信之后,秦渊大为震惊。
杨和谦这封信话语十分犀利,直言太子可能谋反,甚至大骂太子大逆不道,而且还让秦渊做好准备,若太子真的逼宫,秦渊就立刻进京勤王!
除此之外,他甚至在信中同秦渊分析利弊,说这次太子成功的几率很小,但秦渊勤王成功的几率很大,而且还利诱秦渊,告诉他一旦勤王成功,就是大功一件,说会在京城配合秦渊,阻止太子逼宫。太子之后若被废,秦渊则必然可以上位。
秦渊不清楚杨和谦是怎么知道太子打算逼宫,可他没想到在这种关头杨和谦居然会选择背叛太子,毕竟杨和谦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太子党啊!
不过除此之外,这封信背后没有言明的一些东西更加引人深思。
首先,京师外可以率兵勤王的将领很多,为何偏偏选了他?单纯是因为自己现在是平虏大将军吗?
杨和谦就不怕自己跟太子是一伙的?
或许在杨和谦眼里,击败太子成为下一个太子,比支持太子,当太子的臣弟对自己这个皇子来说更加具有诱惑。
而杨和谦愿意写信将这些告诉自己,恐怕也有着自己的算盘。
杨和谦背叛太子,自然是不希望跟太子一起倒下。
可太子倒下之后,他又该何去何从呢?难道归附老对手六皇子吗?
自然不可能。
秦渊意识到,这封信不仅仅是一封信,还是杨和谦的投名状。
他打算同秦渊联手阻止太子,得勤王之功,这样不仅能抵消他因魏高奕一事惹起的皇上怒气,在太子倒下之后,还能转而扶持自己,而不至于被六皇子等人落井下石。
不过杨和谦这封信,秦渊并不需要回。
反正勤王总归是要做的,至于愿不愿意接纳杨和谦在太子倒下之后为自己助力,那也是之后要谈的事情了。
*****
九月初五,又是一个雨天。
鞑靼退兵的消息传来之后,京城就已经解除了戒严。
然而在京师戒严的半月多时间里,京师外许多地方都被鞑靼劫掠一空,虽然鞑靼退还了一部分劫掠来的物资,可这是退还给朝廷,而不是退还给百姓。
其中大部分东西,有些拿去慰问各地赶来勤王之师,有些则入了户部的仓库。
本就是深秋,加上被劫掠,此时的京畿各地是一片惨淡之景,不少人都为这个冬日该如何度过而发愁。
京城里面虽未遭鞑靼毒手,可这股惨淡从城门开了之后,便逐渐往城内蔓延,街上的乞丐也多了不少,时不时还会看到维护秩序的兵马到处走动。
朝阳初升,城外忽然来了多了许多人马,说要进城。
这些都是五军都督府的人马,姜开成此时已经卸任了城门守卫一事,负责城防的兵士本想看着这里浩浩荡荡的人马,本想拦,可对方自称收到口谕进城复命,守城兵士拿不定主意,只能将此事往上报。
城防营将领亲自到了,命令他们将城门打开,放人进来。
城门开了之后,这些人便都浩浩荡荡的都进了城,却不走校场,朝着奇怪的方向而去——皇宫。
大街上,兵马迎着绵绵细雨奔驰,一直到宫门前。
皇宫门前的守军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大叫:“干什么的!”
然而话音才落,一支利箭便插入了他的胸膛。
“反了!”
“他们要反了——”
“给我杀——”
叫喊四起,宫门迅速往回关。
可箭矢如雨,洋洋洒洒落下。
厮杀声响彻。
午门之外,千步廊两侧是六部办公之所,这些人所攻之门乃皇城的东安门,离千步廊并不算远,震天的厮杀声很快惊动了六部的各位大人,他们纷纷走出衙门,四处眺望。
东安门附近的民众早已因为突如其来的厮杀而四处奔逃,六部官员看到这种情况,也都意识到了情况不妙。
可那些兵士不止朝着宫门去,还有不少人朝着六部来的。
他们杀到之后,二话不说先将门卫砍死。
反应快的大人们,早在厮杀声刚起之时已经逃往家里。
可大部分人才刚知道情况,就已经被这些兵士锁在六部衙门里,看着那明晃晃的刀刃,他们都只能咽着口水,乖乖呆在衙门里。
锦衣卫的办公所离五军都督府衙门最近,也是第一个被封锁的。
秦如风手持长刀,此时正率领着几个部下往外突围,杀的浑身是血。
京师乱成一片,六皇子本来正在府上饮茶,听闻下面人匆忙来报,他茶盏没拿稳,摔了下去,四分五裂。
“太子……一定是太子!他疯了,他简直是疯了!”
“王爷,顾不得那么多了,乱军朝着这过来了!快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