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帮人忙得不亦乐乎,当事人却浑然不觉,还美滋滋地炫耀得来的新素材,完全把皇帝当成了素材池子,听得魏凌霄失笑不已。
不过等过了这桩事后,魏妩才终于和母亲低语几句,这一次说的是凌不语偷偷塞来的信中所提,众所周知的事情是克敏自刎劲双方止战,亲人也投奔元昌。
不为人所知的是克敏将自己的暗卫交给了凌不语,以后这帮人只忠于凌不语!
魏凌霄倒抽了一口气,因魏家是克敏故人,克家人要来定居的事情早就接到通知,但暗卫一事实在耸人听闻,克敏居然全数送给了凌不语?
“这件事情可还有人知晓?”
“除却凌不语外,他只着我们知晓,再不可透露,君心难测,克丞相是怕凌不语步他的后辙,若有龙心大变的一天,凌不语还有转圜的余地,也许,也是给魏家的。”
魏妩倒是误打误撞猜中了克敏的心思,但不知晓的是克敏在最后的时间知道凌不语和自己一样来自另一个空间有何等庆幸,他本是要暗卫保护起魏家,凌不语是最好的新任主人。
克敏没有开口说道歉,他说过不悔当年的决定,他只是站在北安的立场上做出正确决定。
但他仍旧对魏家有补偿,借凌不语之手给他们留了后手,凌不语如此通透,自然能猜到克敏的用意,专程用信告知。
“你和凌不语不和离便是一家人,魏家和凌家拴在一起,”魏凌霄听说信也烧掉了,更是欣慰,女儿做事周全:“此事一定要捂住。”
伴君如伴虎,当今圣上是先帝最终的选择,可见其心性,无情帝王家,岂能真正相信?
克丞相留下的这帮人或许将来能救命,唯愿没有用到的那一日!
魏妩连连点头,今日有了皇帝的许可,她立马与聂明珠商量出新的话本子,没错,话本子这买卖也拉上了齐王妃入伙,反正府里安顺,她闲着也是闲着。
在端木崇的操作下,克丞相在元昌为人称颂的事传到了北安,北安百姓一听不乐意了,敌国都能认可丞相的风骨与气节,他们为什么要遮遮掩掩?
没错,洪烈岂能让百姓将克敏捧成神仙一样的人物,在城中处处挂白灯笼着素衣哀悼丞相时,他勃然大怒,只忍了七日便让城卫强行卸下所有白色灯笼,说是前线仍战,不吉利。
有心之人自然窥得其中深意,笃定皇帝对丞相不满,后来又见到援兵南下,就知道这战事是停不了了,日子一天天过下来,始终没有传来更好的消息。
倒是北安的老百姓发现开始征兵了,这代表什么?前线死伤过重,兵员不够用,没兵怎么打?到了这份上还要拉人上阵?再后来,要求每家每户捐粮捐银,百姓这就不能忍了。
原本说的是去南下,靠战争征服元昌,获得更多土地,如今倒被元昌推进了边界线,他们一再后退不说,现在连人都不够用了。
刚开始还算是和平征兵,后来是强行拉壮丁,这下可把老百姓气坏了,又拉人又薅银粮,这日子还要不要过?一拉壮丁,家里人都出来反对拉扯,总有失手的时候。
于是,有一次强拉壮丁的过程中死了人,这下子被压抑的群愤瞬间爆发,打什么仗,越打越穷,而家里的男丁越打越少!
于是乎,百姓和朝廷站在了对立面,不仅都城大乱,底下的郡县更是出现了兵民对峙的情况,那洪烈登位本就是克敏呕心沥血之作,处处为他筹谋,才让他坐稳皇位。
中间自然也打压了其余人,斩草不够除根,眼见得时局大乱,这些余党又开始兴风作浪。
一时间北安陷入两难境地,这仗要打,但死伤太重,援兵不足,强拉壮丁又引起民愤,更不要说国库渐空,而克敏生前要求治腐,洪烈性引起世家反噬迟疑不定,终遭恶果。
国库空虚外,就连粮仓也出了问题,关键时刻要启用粮仓,发现登记的粮食不是不翼而飞就是粮食没有保存好,悉数发霉,这样的粮食送到前线,不是引发将士震怒吗?
再说那前线伤亡惨重,药护及军医却跟不上,只能看着一条条生命流逝,到了这时候,克敏临死前的呼吁才更击人内心,每每想起丞相止战的呼声,将士们的斗志便磨灭一层。
边关的战报时时传来,元昌显然是士气大增,凌不语是把火器司直接搬到了石头城。
只要原料不断,他带着一帮工匠日夜赶工,不断地生产火药、火枪,甚至在最短的时间里又造也了两门火炮,那火炮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全是生手,不得不一一磨合。
端木崇每每收到战报,便会转一份到县主府,更会透风给百姓,要说这场战争给北安的百姓带来的是苦难的话,在元昌是俨然不同的氛围,居然间接带动了手工业、制造业!
为了给前线供给,皇帝下令加速生产,不少工坊成立,带动了就业及商品的流通,这是这场战争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发展,更因为此,军工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端木崇如今是彻底不急了,就连克敏的家人也好生安置,这克敏的举动是神来之笔!
龙卫也勘察到谢老夫人曾经去往江南见了克敏的家人,但端木崇无意继续窥察,见好就收, 这两家人的恩怨随着魏韦与克敏的相继去世彻底烟消云散。
那克敏是个深思熟虑之人,察觉到北安皇帝对他的不信任及斩草除根之意后,早早地做了准备,其家人不仅保全了性命更是带走了克家在北安攒下的所有现银。
想也知道其名下的宅田肯定被悄悄处理,而现在住的宅子又是皇帝偷偷赏下来的,只要不胡作非为,想必也能下半生无忧,至于他们要不要在当地谋生,且看。
江南曾经迎来过同样隐居的李拜,但其下场凄惨,后来又有江南富商靳家被换子之事,这江南说起来是富庶之地,但出了这两桩事情后,关于江南的传闻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