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武咪咪现在也得意得紧,自己拿到皇后的宝座,自己的儿子也被立为太子,御林军的捷报传来,似乎一切都顺意了。当然,除了长孙无忌这个老必死的还呆在朝堂,不过很快就能把他收拾掉。“九哥,该用膳了,你不觉得饿?”武咪咪笑着问道。

“是吗?我还真不饿。”李治道,“拿下吐蕃,整个河西走廊就安全了,下一步我们可以专心对辽东和西突厥用兵,打掉西突厥,昭武九国和天竺就在我们的眼前了。”

“而九哥的文治武功就能超越太宗皇帝了。”武咪咪调笑道,这才是重点。

“啊啊。”李治皇帝干笑几声。那些老家伙总是拿先皇来压自己,现在也要让他们看看,我李治统领下的大唐可丝毫不逊色。

“九哥想如何封赏你的爱将?”

“把吐蕃和青海合为一个都督府,就成为青藏都督府,薛仁贵作都督,封那曲县候,食邑千户,其他将士各有封赏。”

“唐九郎呢?青藏高原的方略可是他定下来的,虽然他没有亲自参加那曲战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可是第一功,而且很重要一点,青藏高原各部和建设兵团就地供应的物资极大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他也是内政好手。”

“怎么会忘了他呢?加封他为泉州子爵,将来征服辽东,如果他立了功,再加提拔。”武将都是以军功作为进身之阶,唐九郎错过了高原之战,实在可惜了。

“这次那曲之战证明御林军练兵之法切实可行,不如让唐九郎再改编几支卫戍部队,将来作征东之军。九哥总是想御驾亲征高句丽,如果有御林军这样的劲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那就能一战定乾坤。”武咪咪建议道。现在羽林军和左卫都是御林军的人,现在再把其他卫府换成御林军,军官都换一大批,如此军权都集中在皇帝身上了。

武咪咪的提议让李治很动心,高句丽啊!这是笼罩在隋唐两个朝代上空的魔咒,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父皇也没有把这个国家征服,这是个打不死的小强,看样子要在自己手上终结了,这样就能彰显自己作为一代君王的威势。武咪咪也很动心,只要大唐国力蒸蒸日上,相信自己的皇后之位也更加稳固,说起来唐九郎还真是自己的福星。

李治一锤定音:“行吧,组建征东军,让唐九郎把十二卫一起按照御林军的军制一起整编。据说他在御林军搞了一个军衔制,就让他一起施行吧。”军衔是对爵位的必要补充,据说唐志还想搞军功章,这样可以提高军人的荣誉。高原牧民在对吐蕃军的战斗中悍不畏死,顽强拼搏,他们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薛仁贵在军报中有详细的描述,御林军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这比什么都重要。

骑兵的密集冲锋,弩弓、蝎子弩和床弩,加上马其顿长枪阵,这些新武器和新战术在高原上大放异彩。当然,这也是局限在地势平坦的地带,在西域这些广袤的土地上很好用,但是在高句丽和百济这种山地为主的地方,密集冲锋和马其顿方阵都不适时宜,需要运用另外一种战术,比如山地兵。

下一步出战高句丽,是不是让唐九郎和将帅们再拿出一个征东战略?还有生产建设兵团,也可以在辽东实施,李治觉得土地改革这一招釜底抽薪简直无敌了,除非你跟着土改,问题是你要这样干,还没动手就先完蛋了。

朝廷准备改编长安十二卫的时候,唐志正在河套蹲点,和刘旭探讨建立主干渠和综合水利枢纽的可行性。刘旭在651年被唐志忽悠到河套至今,已经有5年了。自从刘旭来到这里之后,他按照唐志教的方法,终年奔驰于田野、察地势、辨土壤,所遇无不精思以求其理,对后套广大地区的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情况,都十分熟悉。他经常在下大雨的时候,骑马奔驰在野外,通过观察积水的流向,考察地形的高低,终于把河套农业灌溉水渠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使荒无人烟的河套地区成为塞上江南。

现在他是河套建设兵团的师长,同时兼职朝廷工部屯田郎中,从五品上,掌河套屯田之事,据说不久将进入朝堂。现在河套有农民30万人,开垦了2万顷耕地,一年可收粮40余万石。现在他准备引黄河水冲刷盐碱地,准备把这些盐碱地变成良田。

河套灌区降水较少,降水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灌溉,这一地区地势平坦,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所以水渠密布。引水灌溉,可以将盐碱地表层的盐分洗去,降低土壤盐分。同时增加土壤的水分,有利于第二年春播。

河套地区虽然艰苦,但是看到河套地区逐渐由一个沙丘、红柳漫野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一个糜子、高梁、麦花香的养人之地,刘旭心中涌现出了不起的成就感。因为开渠得力,当地农民称他为河神,不过他可不敢承认,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唐九郎交给他的,于是善财童子唐九郎在河套地区远近闻名。

唐志建议修建的三座受降城现在还没有兴建,只不过河套地区形成了一个小镇,名叫九原镇,这里原来属于汉朝九原郡地界,兴办了不少企业,水泥厂、砖瓦厂、机械厂,现在都是蒸汽机作动力,太原机械厂的蒸汽机优先供应这里,使当地的企业蒸蒸日上。李琦组建的蒙古建设兵团在漠北贝尔加湖南部,大唐帝国把东突厥贵族都迁往长安和广州,在这里设立了安北都护府统领漠北各部,建设兵团在这里进行土改,大显身手,下一步就是向左、右两翼两方发展,特别是左翼大兴安岭西麓草场。

刘旭和唐志坐在水渠旁,看着渠水静静地流淌,看着不远处长势良好的小麦,心情舒畅。五年过去,两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但都进步不少。御林军在那曲一战定乾坤,可见唐九郎是真有本事的人,刘旭可是看着御林军从30多个毛头小子发展到今天名震天下。

唐志道:“刘郎中能把水渠修好,不淤塞,很了不起啊。你下了苦工。”

刘旭不好意思道:“我的字是东升,你就叫我东升吧。能修建好这些水渠,都是九郎您的指点,没有你提出的那些关节,我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弯路。就是这样我也修了三条废渠。”

唐志笑道:“那也很了不起,要知道即使在河套呆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掌握黄河的水性。现在河套和蒙古高原总算可以自给自足,将来还可以向外输送粮食。其他地方可能有旱灾水灾,但是在这里,只要把水渠修好,根本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刘旭也很有信心,谁知道河套地区还可以这样灌溉,真是天马行空的设想,巧夺天工的设计,竟然能办成,真是不可思议。引水冲刷盐碱地,可以开垦几万顷的良田,黄土高原上的很多农民都陆陆续续迁徙到了这样,生产的粮食可以供应蒙古高原,长安和青海。

目前这里已经修建毛纺织厂、奶油粉、皮革厂,将来会生产奶糖、饼干、熏肉等等一些食品,包头那边正在兴建钢铁厂、机械加工厂和棉纺织厂,偏僻的河套正在成为大唐富庶的地区。

刘旭没有什么遗憾的,老婆孩子在长安生活得不错,孩子现在上了高中,据说对物理很有天赋,将来可以进公司的科研所。他在河套娶了个小妾,生了两个孩子,将来送到长安学习,前途不用担心。关陇集团被打压下去,像他这样家世清白、没有根基但能力出众的官员得到大力提拔,不久就能进朝堂,还有什么遗憾的呢?自己的一切都是拜身边这位公子所赐啊。

657年3月,一道圣旨把唐志召回长安,现在洛阳到长安的水泥路已经修好,大大地缓解了长安运输问题,兴业物流公司和四轮马车开始大行其道。因为水泥和钢筋的发明,大兴水泥拱桥成为可能,物流公司都赏到甜头,下一步准备修建长安到兰州的水泥路,现在公司准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物流公司赚得钵满盆满,其他人也很眼红,开始集资修建道路,特别在黄河以北,这里地势平坦,河流很少,主要靠陆路运输,水泥路加上四轮马车能让货物运输翻倍,还有人到唐家镇参观,希望引进四轮马车制造技术。

唐志已经知道御林军在那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目前大唐境内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特别是转炉炼钢和三季稻的成功,大唐的国力大增,现在吐蕃又被打趴下,朝廷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高句丽了,李治要求唐志和朝廷的老帅李积等人拟定攻占高句丽的方略。

现在长孙无忌可能预感到自己前途不妙,称病在家,李义府现在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和许敬宗等人勾结一起,长孙无忌等一般老臣都靠边站。

唐志离开京城的时候,大唐发生了两件大事。永徽六年(655年)春,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新罗向唐朝遣使求援,唐高宗李治令苏定方与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五月,苏定方等渡过辽水,高丽见唐军兵少,于是渡过贵端水迎战。苏定方等奋力进攻,大败高丽军,杀俘一千多人,焚毁其外城、村落后回师。战后,苏定方拜授右武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说起来很可怜,苏定方在630年灭东突厥的战斗中为先锋官,战功卓着,被封为左武候中郎将,此后20多年一直没有得到升迁,结古之战后,唐九郎封为中郎将,和他平齐。幸好这次进攻高句丽,苏远征才得到提拔,也许这也是唐太宗为了留给李治用,有意为之。要不然那曲战役胜利后,他的孙子苏远征因为战功升为御林校尉,他的脸色还真不好看。

还有一件事跟苏定方有关,655年,西突厥犯边,5月,苏定方随从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咬金征讨西突厥,被任命为前军总管,程咬金整顿广州军务之后就回到长安。

656年12月,在初战告捷后,大军到达鹰娑川(今新疆开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西突厥2万骑兵前来抵御。两军展开恶战,总管苏海政激战连场,未能决出胜负。

西突厥又有2万多骑兵前来增援,形势相当危急。苏定方率领500名精壮骑兵,翻越山岭飞驰直捣敌人军营。西突厥大败,唐军追击溃军20里,斩杀1500多人。西突厥军所丢弃的铠甲兵器、牛马纵横交错地散布在山坡原野上,无法统计。

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功劳,对程知节说:“敌军虽然逃跑了,官军死伤也很多。现在应当结成方阵,将辎重安置在军阵中间,四面列队,人马披甲,敌来就迎战,这才是万全之策。不要让士兵轻率离阵,以致造成损伤。”又假称另有诏命,说程知节恃勇轻敌,让王文度替他指挥部队。王文度随即集结大军,下令不许深入西突厥腹地。

唐军每日骑马,披甲结阵,因此战马大多瘦死,士卒疲劳,没有战斗的意志。苏定方心急如焚,劝程知节进攻,程知节不从。最终唐军无功而返,王文度矫诏该当判处死刑,后特除名为平民;程知节因逗遛不前且追击不力,在减免死刑后,被罢去官职。

这次唐志回长安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李积、苏定方等人一起讨论进攻高句丽的战略。但是这时西突厥还没有平定,扰乱边疆,所以还要讨论对付西突厥的方略,看样子征服高句丽还需要等一段时间,不过先把战略定好也是可以,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高句丽是一个大国,当年杨广倾全国之力也没有把他打死,所以要多加小心。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