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宫墙,两个命运。
科举榜单重新张贴后,大部分抗议的声音都消失了。
原因很简单,之前大部分上榜的士子现在不是在昭狱就是落了榜,而新的取士榜单有南有北,极为公允,甚至礼部剩余的官员生怕这事没办好惹了士子,还将状元以及前十名的士子答卷也贴了出来。
这下子人们是真没话说了,因为那些答卷确实比他们的好。
而且在贡院张贴的榜单旁边,还有两张告示,第一张就是科举即将改制的消息。
能跑到贡院外面等候的人,多半都识字,只是读了一遍,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三年一考,只取进士一科?
增加殿试,太后代为取士?
严禁推荐,府学即可报考?
这些消息一个比一个劲爆,直接转移了士子们的目光,导致士子们甚至无心关注第二张告示了。
科举与他们的前程息息相关,不少落榜士子都打算明年再来过呢,反正家里不差那点钱,谁知道这一等就要三年?
看到后面,倒是不少士子放下了心,原来不是等三年,明年就要进行改制取士,之后才是三年,这让大家都松了口气。
要是回家窝个三年,真是孩子都大了。
不过还有很多士子陷入了绝望,因为告示上说的明明白白,以往多达十几科的科举科目,以后就要统一换成进士了。
以前还能考考那些比较偏的科目,毕竟竞争小,可现在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一些对自己认知比较明确,知道自己没那点斤两的士子当即就闹了起来,大喊此举不公。
不过大部分士子还是接受了这个改制,因为考进士的人本身就占了大多数,如今少些其他科目分取士名额,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一堆人捧,一堆人踩,大家在对于这一点改制的意见上,竟然隐隐形成了均衡的对立意见。
对于第二点,增加殿试,掌权者亲自取士,大家还是比较乐见其成的,谁不愿意当天子门生呢?什么你说太后?太后现在跟皇帝有什么区别。
所以没人对这一点提出抗议,直到第三点。
能参加科举的最终考试,在场的多是权贵子弟,如今一看到朝廷不让推荐,大家不管家境如何都在同一起跑线以州为单位进行考试筛选,还要把名字涂掉阅卷,登时人群中就起了偏偏喧嚣。
除了少数的寒门子弟,大部分士子都对这个改制比较抵制,毕竟以前靠推荐就能来长安,如今居然要和那些泥腿子一起竞争,简直是欺人太甚。
于是议论反抗声越来越大,隐隐有了上次放榜时的气氛。
可来放榜的礼部官员们这次就有些无动于衷了,别看我们,太后的旨意,你们爱反对反对去,关我们屁事。
甚至还有个官员好心拍了拍另一张告示,提醒士子们好好看看。
一个士子大声念了出来:
“经东厂查办,今科科举舞弊案证据确凿,现处置如下:
中书令卢何,收受贿赂,取士不公,贬崖州(今海南)司马,日驰十驿以上赴任;
礼部尚书徐翰墨,收受贿赂,暗许取士名额,贬昆州祁县(今云南昆明)县令;
礼部侍郎乐俊达,流放交州,从军边塞,家产充公,女眷入乐坊司;
太学博士房子实...
贬谪者,至任日,不得别摄余州县官,亦不得通计前后劳考;流放者,贬为贱籍,三代不得移居;
诸士子若有疑惑,但去东厂质之,钦此。”
这下子没人说话了,大家都被这消息震惊了。
落马这么多?
堂堂宰相要去崖州那鬼地方当司马,一部尚书去了穷山恶水当县令,连侍郎都被流放了?
关键是最后两句话,让不服的去找东厂,相当于是太后直接把刀给亮出来了:不服?去东厂,里面现在还有士子在关着呢。
当下也没人闹了,毕竟朝廷给的这个交代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他们想闹都闹不起来。
一时众人久久无言,只被这两个告示上的消息震的哑然无声。
......
既然官员都已经被处理了,那么士子呢?
不得不说岑公公在整人这一方面真是整出了新意,反正太后要的是个交代,官员们只要全部收拾了就行,至于士子...拉两个没底牌没背景的出去和一些低阶官员一起砍了充数,剩下还有价值的就慢慢榨。
别说岑公公胆子为什么这么大,连御史的折子他都敢悄悄往袖子里塞,收拾几个士子而已算得了什么?反正太后的意思很明白,这些士子的命运就完全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捞钱嘛,不寒碜。
手下的宦官贴心的准备好了簿子,两天的拷问下来,该理的东西已经全部理清楚了。
对于厂卫们的办事态度,岑公公很满意,这才对嘛,东厂就该有东厂的样子,进了宫就是伺候人的角色,如今给了你们这个营生,不好好把咱家伺候好了,你们对得起身上披的这身衣服?
优雅的沾了些唾沫打开簿子,岑公公看向了第一个名字,俨然就是那状元胥元白。
岑公公眼睛一亮,往右边扫了扫,有些皱眉:“中人之家?堂堂状元,怎么会是中人之家?”
话出口他才想起这胥元白还真没给朝臣塞贿赂,是靠真才实学被卢何点成状元的,暗骂了一声晦气,喊过了一个厂卫:“他怎么说?”
“禀公公,”厂卫偷眼敲了敲岑遂的脸色,“这胥元白只是喊冤,哪怕用刑也不曾说过其他话,还说...还说出去之后一定要和公公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岑遂冷笑两声,“嘴还这么硬?再给他用用刑,告诉他,家财全部交出来,免他一死,不然就送他去见阎王!”
“是!”厂卫越发小心了,赶紧唤过人来耳语两声。
岑遂收回目光,继续看了下去,看到之后几个家境不错的士子,刚想抬头问问,那厂卫极会看眼色的凑了上来:“禀公公,这几个士子都是长安人士,小的稍加暗示,听到太后震怒,其家人惶恐不安,已经决定将家财尽数捐出,就记在后面。”
岑遂有些意外的看了这厂卫一眼,很是满意,不错,东厂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他漫不经心的看了下去,那些长安权贵们的士子们基本都被敲打了一遍,记在后面的数字让他有些欣喜,直到一个名字跃入眼帘。
“刺史之子...萧平?”